《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解读普法专栏

一、什么是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普通法律的主要区别?

1、宪法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根本制度和国家机构的组成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的标志与象征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普通法律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区别:

(1)在规定的内容上与普通法律不同。普通法律作为部门法,调整的只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它规定的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就明确宣布:“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

(2)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所具有的就不仅是一般的法律效力,而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一是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二是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三是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为了体现宪法的严肃性,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多数国家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规定了不同于普通立法的特别程序。

如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二、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及修改

(一)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现行宪法的修改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分别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004年3月、2018年3月11日,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完善。

三、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五部分构成。共计143条。

四、第五次宪法修正案重大意义

(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二)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战略步骤,有利于更好地团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四)进一步明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六)修改宪法是为了更好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的国家根本法作用

(七)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五、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一)如何加强宪法实施?

1.设立“宪法日”;

2.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誓词如下: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3.一切法律、法规、政策、行为不得违反宪法;

4.加强宪法解释工作;建立违宪审查机制,健全宪法解释机制,建立对违反宪法的审查制度,这是维护宪法权威的关键。比如宪法上的“人权”、“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与地方关系”、“国营”、“国家所有”等等,需要解释。

5.合宪性审查是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的最佳途径。

(二)合宪性审查的内涵

合宪性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合宪性审查制度。

(三)切实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确保宪法生命力和权威的关键,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建设。

THE END
1.宪法与民法典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三、宪法与民法人事立 法之区别 层级差异: 宪法高于其他所有法律,其修改过程更为复杂严格;而 民法人事 立 法虽然也具有较高的地位,但其修订程序相对灵活。 内容范围: 宪法主要关注的是国家基本制度及其运行规则;而 民法人事 立法,则聚焦于个人的财产权利、合同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568.html
2.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的区别是什么律师普法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的区别:宪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部分,是指对宪法内容、含义和界限的解释,是宪法制定者或者国家机关或者其他具体主体对已经存在和有效的宪法规范的含义的解释。宪法监督是指国家为确保宪法实施而建立的制度和活动的总称。宪法监督的主要活动是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指有权机关为确保宪法的实施,审查法律、https://www.110ask.com/tuwen/10054182793312798109.html
3.宪法学普通法律的起草和制定通常由常设的立法机关进行,无须成立专门的机构。 (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宪法草案要求最高立法机关的议员或者代表的特定多数通过。普通法律的通过只要求立法机关的议员或者代表过半数同意即可。 2.宪法修改与普通法律相比有四点区别: (1)宪法修改权的主体由宪法设定,通常由最高https://www.zikao365.com/demo/flz/three/c506268-v101/
4.读书笔记违宪审查意义上和法院直接依据宪法裁判个案意义上的“宪法司法化”在中国宪法架构下是很难成立的,而合宪性解释作为宪法实施的另一类途径,从一种法律方法慢慢演变成为法官的宪法义务,并以此将宪法的基本决定和价值安排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贯彻于部门法的规范体系中。 https://www.douban.com/note/791989506/
5.宪法解释在法律上是否与宪法有同等效力?律师解答共有1条 法律解释的效力和法律本身的效力不同,因为一般来讲法律的效力大于法律解释的效力。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在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解释法律。法律分析法律是规范性法律文件,而法律解释是对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6235529.html
6.宪法解释方法对此可以理解为是法院为不使宪法成为“虚置”的法律,在违背社会公理而宪法又无明文规定的社会现象出现时对此实施具体的法律救济是通过宪法解释的形态来表现的立场。从而,宪法的最高法效性和在以宪法上的司法审查制度为着重点的前提下,不得在公民的基本权域以议会的立法形式划定法院的宪法解释权界限,应该是允许法院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144&spn=8692
7.“艾尔弗斯”案判决与宪法解释方法的运用此外,“艾尔弗斯”案在德国基本权利释义学体系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其中对于《德国基本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一般行为自由”作为“兜底基本权利”的规范内涵的形成,对传统的“法律保留”原则在基本法时代的重新解释,以及对于宪法诉愿范围的扩大,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148784917038242304
8.法学考研宪法学高频考点: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4.宪法解释 所谓宪法解释,是指由法定的机关对宪法条文的内容、词义以及适用范围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宪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形式,也是宪法规范渊源的一种。 宪法的解释权属于哪个机关,各国情况并不一致,大体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由议会解释宪法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95231.html
9.答案法考理论法法理学法律解释的分类(一)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 1、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又称有权解释或法定解释,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对有关法律条文的含义所作的能够产生实际法律后果的说明和阐述 (2)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 ①立法解释:就是立法机关在法律制定后,根据法律的执行情况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对法律https://ln.offcn.com/html/2019/08/161961.html
10.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定义六:“法律解释是指对特定法律规定意义的说明”。从广义讲,法律解释包括对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解释,从狭义讲则不包括对宪法的解释。“法律解释既是实施法律的一个前提,也是发展法律的一个方式”[⑥b]。 定义七:“法律解释乃是法适用之不可欠缺的前提”,“为了解决具体的案件,必须获得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这种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11.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宪法解释 客观性 主观性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OUB199906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