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主要具有鉴证、保护和证明三方面的作用。
(1)鉴证作用。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该意见具有鉴证作用,得到了政府、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及潜在的投资者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来判断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进行投资决策等。
(2)保护作用。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可以捉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依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必须要查阅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因此,审计报告可以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起证明作用。例如,是否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发表审计意见,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否与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审计工作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的规定,我国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十项要素:
(一)标题
审计报告应当具有标题,统一规范为“审计报告”。
(二)收件人
审计报告的收件人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业务约定书的要求致送审计报告的对象,一般是指审计业务的委托人。实务中,审计报告的致送对象通常为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或董事会。
(三)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部分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指出已审计财务报表,应当包括下列方面:(1)指出上市公司的名称;(2)说明财务报表已经审计;(3)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一财务报表的名称;(4)提及财务报表附注;(5)指明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一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通用目的编制基础中,整套财务报表的每一财务报表的名称分别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此外,由于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提及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有反映时点的,有反映期间的。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意见段中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或涵盖的期间。
(四)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的部分主要提供了关干审计意见的重要背景,紧接在审计意见部分之后,包括下列内容:
(1)说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
(2)提及审计报告中用干描述审计准则规定的注册会计师责任的部分;
(4)说明注册会计师是否相信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恰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五)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管理层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以及恰当评估和使用持续经营假设是管理层的责任。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部分应当提及这些责任,因为这有助干向财务报表使用者解释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包括下列方面: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审计报告中指明管理层的责任,有利于区分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降低财务报表使用者误解注册会计师责任的可能性。
(六)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与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相区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部分应当说明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执行以下工作:
(1)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4)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
(6)就集团业务活动执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如适用);
(9)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与治理层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说明确定哪些事项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因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
理解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内容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向财务报表使用者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不存在重大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认为已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存在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错报。合理保证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的是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错报可能由干舞警或错误导致,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第三,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工作,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具备了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八)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
(九)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
(十)报告日期
审计报告应当注明报告日期。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日期。
审计报告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及所发表的审计意见,可将审计报告分为以下四种: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中又包括标准无保留意见和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同时,后三者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又统称为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此外,除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外,带事项段的无保留意风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均被称为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简称非标意见)。
什么是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能说明什么问题
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我们认为”作为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我们认为”作为意见段的开头,并使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等术语。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工作,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要求,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举例如下:
一、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后附的ABC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已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X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X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无保留意见意味着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表的反映是公允的,能满足非特定多数的利害关系人的共同需要,并对发表的意见负责。无保留意见也是委托人最希望获得的审计意见,可以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较高的信赖。
但注册会计师发表的是自己的判断或意见,不能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做出绝对保证,以避免财务报表使用人产生误解,同时也可明确注册会计师仅仅承担审计责任,而并不减除上市公司对财务报表承担会计责任。
此外,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还包括两种:标准无保留意见和带有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如带有强调事项段、其他信息段或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两种。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包含的审计报告要素齐全,属于无保留意见,且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否则,不能称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什么是无保留带强调事项段审计报告,能说明什么问题
(1)该事项不会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2)该事项未被确定为在审计报告中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
从审计理论上来说,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意见段发表明确的审计意见。并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段增加说明,用来说明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理由。而额外增加强调事项段,只是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提高审计报告的有用性,不影响发表的审计意见。如果以强调事项段代替发表审计意见,就会导致审计报告类型出现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