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控、法律维权就选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大律师在线!
客户至上团结协作引领创新
现在我们经常会遇到填写表格的情况,上面总是会有一栏写着籍贯,有人写户口所在地,有的人写出生地,那么到底籍贯应该如何填写呢实际上籍贯就是自己祖上长久居住的地方,不是户口所在地以及出生地。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籍贯到底怎么填写吧。
籍贯,又称为祖居地或原籍,是指祖父(爷爷)或以上父系祖先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籍贯原则是一般是跟随父系,也有少数跟从母系的。现在一般不做强制要求,新生儿可以在父母任何一方的常住户口所在地申报户口。
籍贯并不是户口所在地。籍贯是不会变的,但户口所在地是可以变更的。举例来说,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郫县,出生地是湖北江陵县,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省桃源县,如今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那张三的籍贯和户口所在地都是哪里呢张三的籍贯是湖南省桃源县,户口所在地是北京。
身份证上面的,籍贯是一项很多表格中必填的栏目,如同性别、职业。籍贯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本人出生或祖居地;;;。现在的常见的所谓贯籍应该为祖居地。通俗的说就是祖父的出生地。这里出生地是唯一的,而祖居地则是一个比较灵活的概念。
譬如,一个人的宗族在江西,但其曾祖父、祖父都在湖南出生、生活,其父亲和他本人又在广东,那么这三地哪一个成为这个人的籍贯则主要看他父母(在他未成年市)和他本人对;;;籍贯;;;一词的理解。
现在最主流的实践是以一个人父亲的籍贯为自己的籍贯,而不是这个人自己的出生地。由于在中国大陆填报籍贯的历史不到一个世纪,大多数人的籍贯其实通常是其在二十世纪初出生的那一代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
把如今的行政划分地对照祖辈的长久居住地。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籍贯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但特别是年轻人不很重视,他们普遍错误认为籍贯就是户口所在地或出生地,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的一种表述。
由于近代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徙,大量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籍贯地或忘记了自己的祖籍地,就勉强以父亲或母亲的户籍地作为自己的籍贯地,这是很错误的一种说法。
而;;;祖籍;;;要追溯到哪一代,一般是曾祖父辈。举个例子,李四此前户口在河南,出生地是河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四川,如今户口从河南迁到了北京。他的籍贯准确说是四川。
经常使用的某某人,其中的某某人指的就是他(她)的籍贯,而不是户籍地,比如;;;湖南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地是湖南,是湖南的人,而不是说某人的户籍地是湖南。
总而言之,户籍地就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即个人的出生的地方(按照最新的地域划分)或居住地,不是父亲或母亲的户籍地,也不定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籍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五条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