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12:51:28阅读量64683字数3673
“当我在描述纳西人的领域时,那逝去的一切又一幕幕地重现眼前,那么多美丽绝伦的自然景观,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妙森林和鲜花。那些友好的部落,那些风雨跋涉的年月和那些伴随我走过漫漫旅途、结下深厚友谊的纳西朋友,都将永远铭记在我一生最幸福的回忆中。”
——约瑟夫·洛克
今天,记者告诉大家一个重磅消息!洛克的绝笔著作将在不久之后与大家见面……
洛克先生同丽江的情缘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中,这位来自西方的男子对神秘的国度进行了一次充满奇幻色彩的探险,洛克第一次探知了栖居在中国西南一隅的这个神秘且富有魅力的民族。自此,洛克便将毕生心血都献给了纳西文化,并成为当之无愧的“纳西学”之父。
1962年洛克先生晚年,在对丽江的极度思念中,拖着病体完成著作《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之后,感觉时日无多的他,决定把对丽江四十余年的积累,以一种通俗的表述方式写成英文版的《纳西族的文化与生活》。
这次与读者即将见面的书就是《纳西族的文化与生活》的中文译本。洛克先生1963年完成他生命的绝笔《纳西族的文化与生活》后,溘然长逝。
书籍封面
德国的威斯巴登公司出版该书后四十多年后,多批次的文化人多方寻找该书未果。1996年剑川籍文化人张仲琨,历经一年多的周折,终于在早已倒闭的该出版公司的旧仓库底,找到此书。
1998年纳西学子和匠宇博士在欧洲游学时读到此书,心头一热,立刻将著作翻译成中文,并在这次出版时改名为《洛克眼中的纳西》。
书籍内页
出版社的张跃兵老师在编辑时更是别出心裁的将洛克写丽江的书与和匠宇写洛克的书放到了一起,并取名为《洛克眼中的纳西,纳西眼中的洛克》加以出版,这样的策划立刻使这本书变得有趣起来。
“我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纳西人,虽然本专业也不是做文化研究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没有理由退缩,在编译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我都是在为保护丽江的文脉努力。”和匠宇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本书的前言编撰者——意大利国家博物馆东方馆馆长、意大利罗马东方研究所董事罗伯特·查拉先生对于该书的出版十分激动,这份心情在他所撰写的前言中展露无遗,大家可以一睹为快:
受作者之托,我十分乐意和荣幸为此书作前言。由于是洛克博士和30多年前就认识的和匠宇博士,使我了解了纳西族及其辉煌的文化。从此,纳西族一直就是我为之骄傲和仰慕的民族。
很多人不知晓的一个事实是:作为奥地利籍美国人的洛克,从上世纪20年代到1950年以前,洛克所做的工作大部分局限于为美国国家地理等机构从事探险、采集植物、摄影。哈佛大学1946年出版的《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就是对他前面工作的一个小结。而洛克的全部学术巨著,是1950年以后逐渐由意大利罗马东方研究所支持、资助和出版的。
由图齐教授创办的意大利罗马东方研究所是世界性研究东方学权威的机构,前所长图齐教授也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汉藏学家。
这个民族就是生活在中国边远和四面环山的丽江地区的纳西族。从此,在图齐的指导、支持下,洛克先生从一个植物学背景的科学家,从采集植物、摄影和写游记为生转变为一个杰出的亚洲文化研究专家。
意大利罗马东方研究所已经出版了的罗马东方丛书中,优先出版了洛克博士的两本著名著作。这两本著作是:东方丛书12辑《纳西族的纳加崇拜及其有关仪式》2卷,1952年;《阿尼玛卿山脉及其邻近地区》,1956年。在洛克逝世后,他一生顶峰的代表巨著《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上下卷于1963和1972年在我所东方丛书28辑出版。
图齐先生在工业化开始在欧洲风行时的50年代就忧心忡忡,在洛克一本著作的前言中他曾这样写道:“而在目前急剧演变的亚洲景象中,纳西文化已几乎完全消失。
这是非常令人焦虑的现象,因为纳西文化体现了许多使人们感兴趣的现象,特别是从宗教和人种学的立场来观察。在我们的这个时代,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哪个学者被冠以专家的头衔,也没有哪一个能与洛克博士相提并论。
他在纳西文化研究上有着不容分辩的权威性,在纳西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知识也无人能与其匹敌。我们真挚地感激他在生活在文明世界外围的纳西部落,收集了众多精美的象形文经书。
这对研究纳西历史,神话及宗教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他树立了一个德才兼备的榜样,只是在当今的世界,这样的人太少有了。无私的奉献表明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和科学家。”
所幸的是,纳西文化没有消失,在丽江,在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在为留住它,默声地做着奉献。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为出版此书所作出的支持、资助,就如当年罗马东方研究所支持洛克的研究一样,永远会被铭记。
洛克当年的心愿,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丽江,了解纳西族,了解纳西文化。他曾说:”我已经窥见了纳西的生活,他们的文化,语言,等等。我要把这一切以一种简明扼要的形式在这本奉献给大家。”这本书的出版,我想是了却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