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网络数据风险也随之增加,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2021年11月14日发布了《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数安条例)。截至今天(2022年4月24日),条例尚未正式发布;仅从现有内容看,这部条例算得上是近几年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集大成之作。甚至你我每天刷视频的体验也会因此而改变。
先说一个法律小知识,这对我们理解数安条例会有很大帮助
我们先来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这个名称,这里面并没有出现《xx法》这样霸气的名字,这是因为“条例“属于广义上的法律。但当我们并列”法律“和“条例”这两个名词的时候,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由全国人大颁布的“基本法”,名字上一般以“法”为后缀。
而条例则是“法规“的一种形式。法规是由国务院或地方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或本地区实际需求而颁布的规定。除了“条例”,法规还会有“办法”、”规则“、”规定“等后缀。
举例来说,我们会看到,网安法的标题下,有“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字样。而如果你搜索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会发现它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45号“下面。
除了发布机构和名称,法律一般涉及某个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而条例针对的事项会更加具体。
数安条例实际上是对其他法律的具体化,是以其他法律为依据而完成的,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思路继续来看这部条例的内容
主要内容
当我们看到这时,其实已经从章节名称中联想到了近两年的一些安全事件。但是因为内容太多,我们会从“几部”这两个字开始解读。
前面多次说到,数安条例作为法规,是根据几部法律制定的,这几部法律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数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保法”)。数安条例是对这“三大基本法“的一种具体化——我们会从联结、落地、补充三个方面来阐述。
联结
补充
日活用户超过一亿的大型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平台规则、隐私政策制定或者对用户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修订的,应当经国家网信部门认定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并报省级以及上网信部门和电信主管部门同意。针对“大数据杀熟“,数安条例第四十六条提到:
互联网平台运营者不得利用数据以及平台规则等从事以下活动…无正当理由对交易条件相同的用户实时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定价等损害用户合法利益的行为。
设置易于理解、便于访问和操作的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选项,允许用户拒绝接收定向推送信息,允许用户重置、修改、调整针对其个人特征的定向推送参数
针对数据运营等细节问题,增加三大基本法中没有涉及的部分,这是数安条例在“补充“上的体现。总结
但数安条例的重要内容不止于此。比如在数据跨境等国家安全的问题上,数安条例也有定量的、可操作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