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国1972年生人,山东泉舜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2004年起从事律师执业,专注刑事辩护领域,在全国范围内成功辩护过众多轰动一时的大案、要案,参与和推动了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发起成立山东律师联谊会、刑辩前沿论坛等律师交流平台;应邀参访过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静宜大学、东京大学、苏黎世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应邀出席过在西班牙举办的世界反死刑大会、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亚洲反死刑大会等国际法学盛会;入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2010中国律师年鉴》人物,现任山东省律师协会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专家。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功能性很强的书,尤其对于刑辩律师很有参考价值。抓住细节,才能赢得辩护。刘卫国律师从刑辩律师应当具备的技能入手,展示了刑辩律师在每一个辩护环节中把控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决定成败,这是赢得辩护的最好注解。本书有对律师职业道德和伦理的探索,也有试图突破现有法理桎梏努力提升辩护空间的尝试,还有对广大律师同仁的期许和建议,是刘卫国律师结合二十年辩护经验的用心之作。
序言
刘卫国律师将他的新作《刑事辩护的细节》初稿(电子版)发给我,要求我给他写序。我问他为什么找我来写,他的理由简单,且不容置疑:我们都是专职刑辩律师,一起做过很多案子,是好友加“战友”。这话不错,我和卫国一起合作十多年了,有很多成功案例。济宁某强奸案,我们两个介入后,历经周折,当事人在二审被无罪释放;临沂职务侵占案,我们联手阻止了检察机关的起诉,当事人被宣布无罪不起诉;济南某特教老师被控虐待儿童案,我们再次合作,向检察机关提出了“特教老师基于监护职责善意约束智障儿童狂躁”的行为具有正当性,最终使年轻的女教师获得无罪处理。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刘卫国律师给我的印象是专业、果敢。刑事辩护对抗性极强,控辩双方各执证据、法条为武器,彼此攻防,最终是为了保障案件审理结果的公正。刑事辩护律师必须尽快进入角色,让自己进入竞技状态,或者防御,或者以攻为守。记得在十年前,我和刘卫国律师在河南南乐为同一个被告人辩护,庭审时公诉人突然出示了一份证人证言笔录。这个笔录让我们大惊失色:这个证人不是失踪了吗?怎么突然出现了?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我和刘卫国律师曾经多次寻找这个证人,公安机关告知该证人已经失踪了。于是我们当即申请法庭休庭,通知该证人到庭作证。审判长认为,公诉人当庭提交了该证人的询问笔录,无须其出庭。控、辩、审三方顿时陷入焦灼状态。刘卫国律师提出,该证人是指控我方当事人诈骗的控方证人,对本案定罪量刑至关重要。如果该证人不出庭,将导致事实不清。如果法院继续强行推进庭审,不通知该证人出庭,我们将无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将建议当事人辞掉我们另行聘请律师辩护。几经周折,法院最终宣布休庭。如果当时不这样做,我们就不仅维护不了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也最终无法维护其实体权利。
刘卫国律师《刑事辩护的细节》的初稿我认真阅读了一遍,耗时一周左右。这本书开篇先介绍了刑辩律师应该具备的技能。刘律师比较独到地提出了五个日常习惯和五个思维习惯。特别是前者,五个日常习惯:克服拖延症、健身、早起、阅读和坚持写作,这是刘律师一直坚持的。
谈起自律,刘卫国确实是个牛人。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阅读、写作、健身,无论天气好坏,在家还是在外。我们起床后,总能看到他发的健身照片或者刚写完的文书。大家都知道,交给刘卫国的事情你不用催,他从不拖延,而他交给别人的事情,他也会按时“收作业”。
刘卫国律师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书籍和卷宗,置身其中,书香浓郁。
而他无论读书还是阅卷,腰板一直挺立着,像一个抚剑静思的武士。
“与哀哭的人同哀哭”,刑辩律师是无助之人的主心骨。
同时,本书还非常坦诚地谈到了签约和收费的问题。我认为,这些内容会对很多同行有借鉴意义。毕竟,“做工者得工价”,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律师服务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律师付出的是智力、体力劳动,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对价,符合市场道德和社会伦理。令人不耻的是那些“勾兑律师”和骗子律师,他们以各种名义收取家属巨额钱财,既败坏了律师形象,也恶化了司法环境。
本书明确反对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按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上诉等阶段分别收费的做法,认为这种方式影响了案件办理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律师与当事人、家属建立信赖关系,最终影响了辩护的质量并危及当事人的利益。我同意这种看法,但同时认为,律师与委托人之间毕竟是一种购买服务的契约关系,签约、履约方式只能由双方协商确定。
本书取名为《刑事辩护的细节》,书中内容涉及刑辩律师从收案到结案的诸多工作,非常具体。我认为这本书对刑辩律师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工具性资料备查。
初入此道的年轻律师,在法学院学了一堆原则和概念,接触到具体案件后感到手足无措,原因就是缺乏实操经验。刑事辩护是技术性职业,很多东西法学院没法教给你,也不可能教给你。所以,你到律所后要先拜一个专业的刑辩律师做自己的师傅,一点一点地学习和积累。比如,文书怎么制作,卷宗怎么整理,复制回来的卷宗怎么梳理和摘要,辩护观点如何形成,如何取证,如何准备出庭,在庭审中如何控制庭审节奏等,这些东西太重要了,细节决定成败,需要一个好的师傅帮忙入门。
这本书就是一个刑辩老师傅,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了许多决胜法庭的法宝。它几乎囊括了一个律师收案到结案的全过程,诸多细节既有理论上的梳理,也有实操,还整理了大量的法条。收藏一本放在床头或者公文包里,随时备查,你肯定不会失望。
赵永林
2024年1月4日
目录
序言001
前言004
第一章刑辩律师基本技能001
第一节律师应当每天坚持的五个习惯001
第二节律师应当具备的五大思维习惯005
第三节全面掌握法条的重要性009
第四节保密规则的灵活运用013
第二章案件受理016
第一节刑辩律师的重要作用016
第二节律师费应该按照阶段收取吗018
第三节及时委托律师的重要性021
第三章受理案件后的准备工作026
第一节有关管辖的注意事项026
第二节管辖条款的灵活运用030
第三节有关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的重要规定032
第五节讯问开始前要求签署认罪认罚承诺书的违法性042
第四章律师会见043
第一节首次会见的准备工作043
第二节律师会见的七大禁忌047
第三节如何解答犯罪嫌疑人关于审讯的咨询050
第四节临近节假日时会见的重要意义053
第五章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054
第一节刑事案件阅卷技巧054
第二节刑事和解制度058
第三节认罪认罚及反悔的处理060
第六章刑辩律师的重要技能091
第一节辩护词应当提前写好吗180
第二节辩护观点如何切入184
第三节刑辩律师能否发表猜测性观点185
第四节涉黑案件的辩护重心是危害特征188
第七章开庭前的重要事宜108
第一节合议庭组成人员告知108
第二节回避提出的时机114
第三节回避申请被驳回后的应对118
第四节公开审判的深层意义124
第八章庭审发问127
第一节庭审发问在刑事辩护中的重要意义127
第二节庭审发问要达到的目的131
第三节刑辩律师能教被告人如何回答问题吗134
第四节庭审发问的第一组问题如何把控138
第五节发问提纲的制作141
第六节针对被告人之外的其他出庭人员进行发问145
第七节如何围绕案件核心进行发问154
第九章庭审质证167
第一节价格认定不应定性为书证167
第二节受贿罪既遂与未遂并存时的处罚原则170
第三节职务犯罪追诉时效的特殊运用172
第四节涉黑案件“纪律规约”的排除方法175
第五节被告人的经济实力不代表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