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利中的禁止反悔原则

文/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田磊

内涵、宗旨及目的

禁止反悔原则,又称禁止反言原则,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般契约理论,其基本内涵是“Mywordismybond”,即说话算话,不得出尔反尔。

关于禁止反悔原则设定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对专利权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一种平衡。我们都知道,虽然各国专利制度各有不同,但总体的侵权判定原则大同小异,最基本的是以下五大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LiteralInfringement)

等同原则(theDoctrineofEquivalents)

禁止反悔原则(ProsecutionHistoryEstoppel)

捐献原则(DedicationRule)

特意排除原则(SpecificExclusion)

在实际侵权判定中,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侵权原则最为常见。在全面覆盖原则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在专利侵权诉讼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可以延伸到字面含义之外,这就是司法实践中常常采用的等同原则。可以说,等同原则是一种实现专利权公平保护的重要制度,是对专利权利要求字面保护范围的扩张,是对专利权字面侵权的适当补充。

然而,在专利纠纷中,等同原则也容易导致权利人过宽和过滥地扩大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进而造成对公众(被诉侵权人)的不公平,损害公共利益。因此,我们需要对等同原则进行一定的限制,这其中就发展出了禁止反悔的原则、捐献原则和特意排除原则等对等同原则进行限制的原则。

这样,就需要对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条件和限制范围做出规定。如果禁止反悔原则的限制作用过强,专利权人将无法依据等同原则获得有效的保护;如果禁止反悔原则的限制作用太弱,不受限制的等同原则势必破坏权利要求的公告功能。

美国专利中的禁止反悔原则的发展

在美国,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要求专利权人对权利要求的限缩必须是以书面方式进行的,并记录在官方的专利审查档案中。因此禁止反悔原则在美国又称审查档案禁反言(filewrapperestoppel)。此外,源于美国最高法院对禁止反悔原则作出解释的著名判例FestoCorporationvShoketsuKinzokuKogyoKabushiki,该原则又被称为Festoestoppel。

关于禁止反悔原则在美国的发展,包括:

1879年的Leggettv.Avery案和Sergeantv.HallSafeLockCo.案是最早对禁止反悔原则的描述。

Sergeantv.HallSafeLockCo.案主要关于弃权。在Sergeantv.HallSafeLockCo.案中提出了“对组合装置发明来说,发明者做出的限制和附加性条款,特别是那些在被否决后又写入申请的,应该以不利于发明者,有利于公众的方式严格解释。这应该是弃权带来的必然结果”,“当申请者因申请被专利局驳回,为了限制权利要求范围而引进新的要素,之后他在维护专利时,就不能抛开此要素以拓宽权利要求范围”。

1980年8月,在Dana上诉案中,对于禁止反悔原则,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1982年,在HugesAircraftCo.v.UnitedStates案中,联邦巡回上诉法院采纳了“弹性障碍规则”,认为修改导致等同物范围变化的效果可能“从大到小到零”,取决于修改的性质和目的。在1984年到1997年间的判决,联邦巡回法院在大约50个案件中都采纳了“弹性障碍规则”。

200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FestoCorp.v.ShoketsuKinzokuKogyoCo案中,对禁止反悔原则的使用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意见:“应当考虑权利人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修改的真实意图,不应剥夺当事人对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进行辩解的权利”,从而驳回了上诉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的“完全障碍规则”,最终确定了“弹性障碍规则”。

注意:上文提到的“完全障碍(completebar)规则”和“弹性障碍(flexiblebar)规则”都是关于禁止反悔原则和等同原则之间的关系,即禁止反悔原则对等同原则应当限制到什么程度的学说。“完全障碍规则”认为,如果修改了权利要求的某个技术特征后,此项技术特征被适用了禁止反悔原则,因此在任何情况下这个技术特征都不能再使用等同原则进行判断。“弹性障碍规则”认为,并不是适用了禁止反悔原则的技术特征就一定不能再次适用等同原则,能否再次适用等同原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Festo案分析

Festo案是界定禁止反悔原则适用范围的一个典型案件,在这个案件中美国确定了“可专利性”的判断标准,因此可以作为经典案例来进行分析。

1.案情介绍

1)涉案专利与被诉侵权产品

原告Festo公司拥有两项关于磁性无杆式气缸(Magneticrodlesscylinders)的改进型专利Stoll(US4354125A)和Carroll(US3779401A),如下图,这两项专利包括三个基础组成部分:活塞16、气缸10和套筒18。其中,活塞和套筒都装有磁铁,并被分别安装在气缸的内部和外部,通过相互之间的磁性作用,活塞能够带动套筒运动,来运送物体。

被告SMC公司的被诉侵权产品与Festo公司专利的权利要求存在两项区别:I)Festo专利要求在活塞上安装一对单向密封环(one-waysealingrings),而SMC产品只在活塞一端装有一个弹性的双向密封环(two-waysealingring);II)Festo专利要求套筒由磁性材料制成,而SMC产品的套筒由铝合金制成。

2)原告及被告观点

原告Festo公司认为,二者虽然具有差异,但应属于相应技术特征的等同物。因此,根据等同原则,应判定侵权。

被告SMC公司认为,Festo的两个专利在申请过程中都经过了修改。具体的,Stoll专利在申请阶段中因描述缺陷被驳回后,Festo对权利要求进行了进一步限定,即限定了该装置有两个单向密封环,其套管由磁性材料制成;Carroll专利在复审过程中也限定该有两个单向密封环。因此,根据禁止反悔原则,应判定不侵权。

2.Festo案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诉讼过程:

→1988年Festo向美国马萨诸塞州地区法院提起针对SMC的专利侵权诉讼;

→1994年地区法院作出侵权判决;

→1995年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维持地区法院判决;

→1997年最高法院办法调卷令提审此案,撤销CAFC的判决,将该案发回重审;

→1999年CAFC再次维持地区法院判决;

→2000年CAFC在全体法官出席的复审程序中推翻了地区法院的判决;

→2001年最高法院再次颁发调卷令提审此案;

→2002年5月28日最高法院推翻了CAFC的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

3.地方法院判决

地方法院认为Festo对上述技术特征的修改既不是为了克服专利局的驳回决定,也不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事实上Festo的专利申请文件并未披露其修改的原因,因此不适用禁止反悔原则,地方法院判决SMC对Festo的两项专利构成等同侵权。

4.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判决

1)如果修改不是为了避免公知技术,是否应对其修改禁止反悔?

CAFA认为,禁止反悔原则的使用不限于为避免现有技术而做出的修改,而是适用于为了满足可专利性的要求做出的任何变窄修改。

2)如果权利要求是自愿修改的,而不是说应审查员要求,也不是为了可专利性的原因,禁止反悔原则是否仍然适用?

CAFA认为,既然自愿修改和被专利局要求的修改一样,对公众来说都意味着申请人放弃了一部分权利要求,没有理由认为这两者有什么差异。

3)如果申请人不能提出修改的理由,等同物的范围是什么?

CAFA认为,如果没有对修改的原因进行解释,等同物的范围为零。

4)在权利要求被修改后,禁止反悔原则是等同原则的完全障碍,还是有些情况下等同原则仍然适用?

CAFA的意见有所分歧。在Festo案之前,美国法院在禁止反悔将多大程度上影响等同物的问题上,一直采用“弹性障碍规则”,即法官根据申请文件修改的目的与措辞的个案情况,来决定对权利要求只做字面解释合适准许使用等同原则。

CAFA的多数成员认为,CAFA一直以来运用的“弹性障碍规则”缺乏可预测性而不起作用。因此,为了强调专利权利要求范围的确定性和宣告其功能,CAFA中多数成员提出了“完全障碍规则”,即对于因可专利性而修改的要求来说,就没有有效的等同物了,这样提高了专利范围的确定性(这在专利界引起了巨大分歧)。

5.联邦最高法院判决

1)联邦最高法院认为任何为满足专利法规定而缩小权利要求范围的修改都可以导致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而不限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修改。

2)联邦最高法院不同意“完全障碍规则”。最高法院承认专利边界确定的重要性,但也认识到语言在描述发明时的不精确性,在以前的体制下对权利要求做出的修改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所有的等同物(实际上,CAFA的上述判决将对大量的仍然有效的专利产生巨大影响)。

3)最高法院提出了一项“可预见性障碍规则”,认为专利权人一旦做出修改,就被假设放弃了原始权利要求和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之间的差异部分。专利权人的应对措施是在做出修改时描述等同物,或应当解释其没有放弃争议的等同物,否则当专利权人无法解释修改的理由时,将采用“完全障碍规则”。

4)最高法院认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并不意味着专利权人放弃了等同物:

A在申请时,等同物是不可预见的;

B修改时与争议等同物无关的;

C专利权人无法描述争议中的非实质性替换。

总结

回归到最初的目的,禁止反悔原则的设立本就是平衡专利权人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Festo案之所以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因为它阐明了应用禁止反悔原则的条件,提出了一套新的检验方法,可预见性、无关性和合理性检验,来调整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间的关系。这一套方法比“弹性障碍规则”和“完全障碍规则”都能达到更好的平衡。实际上,“可预见性障碍规则”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禁止反悔原则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禁止反悔原则

【2】Patents——Whatisprosecutionhistoryestoppel

【3】PrincipleofProsecutionHistoryEstoppelsinPatentLaw

【4】从Festo案看禁止反悔原则在美国的新发展

【5】简评美国禁止反悔原则的发展——兼评Biogen案和Festo案

【6】拨云见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FESTO案剖析

【7】从Festo案看禁止反悔原则及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机构代码:1122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七层

邮编:100004

提交将接受我们特别的服务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咨询的电子邮件

THE END
1.美国司法部下属移民规划局官方网站全新上线,提供权威移民政策解读1、USCIS隶属于美国司法部,是美国移民局的一部分,移民法的执行权属于司法部长,但通常授权给移民局,使其成为移民法的核心执法机构。 2、美国司法部是美国 *** 的一个重要部门,其部长享有阁员地位,该部门的任务是保障法律的实施,维护美国 *** 的法律利益,并确保法律对美国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其部长是美国总检察http://migrate.kacled.com/1efd758c22fc.html
2.美国“强迫劳动”话语荒诞无稽他山之石校园文化报告介绍了中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有关人权的众多法律条文,通篇充斥着对于中国“人权问题”的指责和“人权进步”的“期待”。1987年起,美国“人权报告”涉及中国的部分,开始出现“强迫劳动”一词。但此时美国报告中对于“强迫劳动”一词的使用,均明确指向服刑人员和被拐卖人员的强迫劳动行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7年https://zgcsswdx.cn/info/12210.html
3.美国的法律教育(通用6篇)在美国福特基金的资助下,中国自2000年秋季开始,有七所政法院校开始推行法律诊所教育。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我国法学专业学生的极为热烈的欢迎,事实证明法律诊所是一种符合法学实践教学规律的教学形式,我国法学教育应借鉴这一教学形式。美国法律诊所教育及其教学特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8j2w7bz.html
4.题库影响客户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什么1.消费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商品交换活动中消费者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方面() A.消费活动中营销环境 B.以上选项全选 C.消费者行为的发展变化趋势 D.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和规律 E.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状态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951440
5.美国对华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案”上诉机构观点质疑这是对中国有利而对美国不利的法律解释。专家组的观点(与美国的立场基本一致)则是,“公共机构”是被政府控制(所有)的机构,“国有企业”应被纳入“公共机构”的范围并且是补贴提供主体,即“国有企业公共机构论”。据此可知,这是两种不同解释,前者(接受调查者)在缩小而后者(发起调查者)在扩大补贴提供者的应有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28.html
6.打印朱继东:青年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5/0503/812954.shtml 精彩论述:http://www.71.cn/2015/0503/812959.shtml PPT:http://www.71.cn/2015/0503/812960.shtml 大家好,今天的讲座是一个命题作文——《青年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812522
7.美国大学协会范文12篇(全文)如美国就业辅导协会对提供就业辅导的工作人员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就业辅导员要掌握辅导技巧、个人和团体评估技巧、使用电脑的相关技巧、就业安置技巧、拓展社区关系技巧、专业发展技巧等。就业辅导员区别于其他类型辅导员的特点就是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就业法律,其宗旨就是维护大众的就业权利。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288sr8t.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法律法规本协定生效条件:签订本协定两周内应开始进行法律程序,以终止附件A内产品现有的反倾销通令。 在本协定有效期内,如果根据美国法律就任何议定产品进行申诉、调查或诉讼,美国政府应同有关各方就实现本协定宗旨的该行为所具有的影响交换意见。 交换意见后,如该申诉、调查或诉讼仍在继续,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应进行磋商,以https://code.fabao365.com/law_32883_1.html
9.美国课后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治理逻辑与公益取向―中国教育信息化网ICTE摘要:美国K-12教育阶段的课后服务机构多为公益取向的非营利性组织,服务于高中升学考试的课后服务机构多为营利性组织。美国课后服务机构治理遵循将课后服务纳入法治轨道,宏观调控与分权治理相结合,以及建立课后服务监测系统的逻辑。美国课后服务机构秉持公益取向,体现在以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并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为宗旨,为职业女https://www.ict.edu.cn/sknews/sjjyxx/neirong/n20231219_82910.shtml
10.XDWL.PPT高职高专:现代物流学ppt大学课件预览( 1) 物流是有目的的活动 。 ( 2) 物流是社会物质的活动 。 ( 3) 物流是一种系统的活动 。 ( 4) 物流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 1.1 现代物流概述 1.1.2 现代物流与流通 1.1.2 现代物流与流通 1)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 1)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http://read.cucdc.com/cw/63325/181295.html
11.美国联邦反淡化法立法宗旨及一般性问题探讨驰名商标认定美国联邦反淡化法立法宗旨及一般性问题探讨 1、立法宗旨 联邦反淡化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驰名商标,防止继商标驰名以后,因第三人的使用而使该驰名商标的显著特征受到玷污、贬低,即使这种使用不存在公众混淆的可能性。关于议案的国会报告指出,反淡化法规定的联邦法律救济措施为驰名商标提供了一个统一的、一致性的保护。https://www.liketm.com/americantmbaohufandanhua.html
12.美国情报工作外包服务的模式经验及启示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通过研究法律文件、政府官方网站文件为美国情报工作外包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性支持,通过研究专家学者文献剖析美国情报工作外包服务的演变及运行模式。 2.对比分析法 在分析美国情报工作外包服务产生的原因基础之上,分析我国实施情报工作外包服务的可行性,由于两国文化、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13308
13.武卉昕:美国的“遏制战略”是一贯的稳定的连续的递进的!尽管“遏制战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点的运作机构、资金扶持力度、舆论宣传媒介、人员培养对象、影响方式等会有形式上的变化,但是“美国全球利益优先”的战略宗旨始终未变。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伊朗政变”、60年代的“布拉格之春”,还是70年代的“越南战争”、80年代的菲律宾“黄色革命”,以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https://m.hswh.org.cn/wzzx/xxhq/bm/2023-05-25/81940.html
14.从管制到自由——论美国贫困人口迁徙权的宪法演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贫困人口的待遇不断获得改善的同时,原先对流浪乞讨的严厉禁止被逐渐打破。到今天,流浪甚至上升为一种不能被政府随便剥夺的宪法权利。从管制到自由的漫长历程中,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在思维与制度上都经历了一个大转变,而这个转变过程对于中国处理自身的类似问题颇有裨益。 本文主要从美国在https://china.findlaw.cn/xfwq/xiaofeiweiquanlunwen/59353_19.html
15.世界十大法学家以及三大法学派自然法对于美国法学产生了在形成、发展自己独特法律思想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作为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法哲学家,霍姆斯不可能回避西方法律史中的自然法传统。但是,霍姆斯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自然法的呢?这种强调前提假设与逻辑推理的古典自然法学构成了西方现代法律的理论基础,并且直到19世纪末仍影响着西方https://www.360doc.cn/document/34152255_696694362.html
16.如何注册美国基金会?一步步教你成功注册美国基金会美国基金会是一种非营利组织,旨在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注册美国基金会可以为您的慈善事业提供法律保护和税务优惠。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注册美国基金会,以及相关的法律和税务要求。 一、确定基金会的目标和使命 在注册美国基金会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基金会的目标和使命。您需要确定基金会的宗旨是什么,以及希望https://www.gtzxhk.com/a/7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