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叨叨丨莫言在线打假,急出表情包:真不是我写的!“伪金句”为何爱傍名人?揭秘→

中国当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在个人公众号上发布一篇名为

莫言对一些谣传是其本人

发布视频进行打假,

还不忘配上本人表情包。

视频中,

莫言提到的假冒作品

包括《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莫言说》

《我》和一些诗词金句等。

对于这些署名莫言的作品,

他表示:

“以上都不是我说的——莫言”,

并配上了“告辞”表情包。

莫言透露,

自己还曾因诗歌《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被选入某大学教材,

收到400元稿费,

“我希望此诗的作者

赶快把自己的'孩子'认领回去,

同时也把稿费领回去。”

他表示,

“这些作者都是才华横溢,

完全可以用自己名字发自己的作品,

用我的名字,岂不是便宜了我。”

“现代文学史上,靠一首诗成就诗人之盛名的例子很多,你这么好的诗寄在别人名下,在网络上流浪,实在是太可惜了。还有那首充满智慧的《我》,很多老年朋友都很喜欢。但遗憾也不是我的作品,我也衷心希望原作者速速把《我》认领回去,你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根本无须借助我的虚名。”

随后,

莫言还附上了一封给友人林泉的回信,

再一次澄清一些作品并非他本人创作。

莫言说:

“有些人据此批评我的三观,

对此我只有哭笑并叹息了。”

对于莫言这种幽默的打假方式,

“好哇,表情包太可爱了,偷了”

“视频上那个哽住的表情包好可爱”

“莫言老师好可爱啊”

其实这并非是莫言第一次

对谣传是自己的作品进行打假

在2017年,莫言就发了多条微博来进行澄清。

——“理不糙,可我也想知道这是谁写的。”

——“写得挺好,没必要署我名字。”

——“非我所作”“不是俺写的”↓

其实,身为中国最具知名度作家之一的莫言,还是一个互联网冲浪达人。他不仅早就开通了微博,还经常在个人公众号上跟年轻人交流。

在B站上,莫言更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关于莫言的视频点击量都很高。2022年五四青年节,莫言还在B站给青年朋友写了一封信《不被大风吹到》,在镜头前,莫言缓缓为大家讲了两个故事,回答大家,当自己遇到人生艰难时刻时是怎么做的。这封信在年轻人之间引发了强烈反响,莫言虽然是“50”后,却一直离“90后”“00后”的年轻人很近。

近年来,

网络上的“名人名言”让人真假莫辨,

普通网友根本分不清,

一些名人也频频中招。

张爱玲是另一位被“假语录”缠身的作家。此前,某女星在微博上发布对张爱玲作品的心得体会,却被指出引用的是张爱玲的“假名言”。为此,网友还专门整理了一份“张爱玲假语录合集”。

另一个被造假的专业户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的鲁迅先生,不断有网友杜撰一些话语,还标注:“鲁迅说的。”

对此,2017年,“鲁迅说过的话”检索系统正式上线了。这其实是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建立的“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包括鲁迅著作全编、译作全编及研究月刊三个子系统,网友们可以通过这个系统一键查询“鲁迅说过的话”,辨别网络上打有鲁迅标签的名言的真假。该系统上线之后,由于查询的人数实在太多,一度陷入崩溃。

外国作家更是“假名言”的重灾区。近年来一直在国内属于畅销书作家的村上春树,在网络上也出现了不少的假名言。

有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白岩松曾就所谓的“白岩松语录”进行了一一辨认,鉴定结果是,大多不是出自他本人。例如,“有时候,觉得自己其实一无所有,仿佛被世界抛弃;有时候,明明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却依然觉得孤单;有时候,走过熟悉的街角,看到熟悉的背影,突然就想起一个人的脸;有时候,突然想哭,却难过得哭不出来;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觉得寂寞深入骨髓;有时候,突然找不到自己,把自己丢了。”对于这句话,白岩松明确表示:“没说过。我没这么文艺青年。”还有一些言论被他“鉴定”为“去掉前言后语、被曲解的语录”。

“伪语录”的流行,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互联网文化现象,乃至于讽刺“伪语录”的句子的流行程度完全不亚于“伪语录”本身:

“我即使是死了,钉在棺材里,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我没说过这句话。”——“鲁迅”“你们尽管编名言,说过一句,算我输。”——“宫崎骏”“如果你不知道某句名言是谁说的,就说是马克·吐温说的。”——马克·吐温

除了心理共鸣与名人背书,促进“伪名言”广泛传播的原因还有一条:难证伪。名言的证伪无法依靠风格判定,最保险的办法是通读该作者的所有作品,这对于著作等身且已经不在世的作家来说,证伪更是难上加难。中外网络都流传着一句著名的伏尔泰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最早提出这句“名言”的,其实是英国女作家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这是她对伏尔泰的评价,而非伏尔泰本人说过话。

现在网络上不时就会冒出一些杜撰的名人名言,让网友们看花了眼,也让名人们陷入尴尬的处境。

网友们看到莫言的辟谣,心中有话不吐不快。“莫言本人都无奈了”“套牌只为快出线,否则才华谁人见”“杜撰名人名言,有关部门该管管了”……

网络的便捷让名人名言有了发展的基础,但其权威性存疑。在实际中,也有先行者尝试用检测系统的方式,为名人正名。

2017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正式上线,该网站收录了鲁迅的名人名言。在网站简介中可以看到,该网站资料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文物资料保管部整理,系统为鲁迅著作全编系统,包括了著作、书信、日记等。

这个系统上线之初,引发了网友的大讨论,瞬时的集中访问,甚至让网站整个崩了。这一番操作让杜撰者也蒙了,这下鲁迅的话是真是假一验便知,再也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杜撰名人名言,会不会背上法律责任呢?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业务部主任律师钱军表示,杜撰名言的侵权实际分两种情况,具体以名人是否在世作为区分。

如果是在世的名人被杜撰名言,可能会造成两种侵权,一种是侵犯姓名权,一种是侵犯名誉权。钱军称:“若给他人社会评价造成损害会构成侵犯名誉权,若未造成他人明显社会评价的降低,那可能就侵犯了姓名权。”

如果是已经去世的人被杜撰名言,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钱军解释,“如果说是近代人被造成名誉的损害,他的近亲属还在世,近亲属可以提出诉讼,被告涉嫌侵犯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誉权;如果是古人,发现被别人杜撰名言并且造成的社会影响比较坏,就应由行政部门,比如公安机关来进行处罚。”

钱军强调,“名誉权、姓名权被侵犯可以提出诉讼,包括登载的主体可以一并被诉。”

7月11日,莫言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文在线打假,称网上很多“莫言作品”都不是他本人写的,但他钦佩这些冒名作者的才华,也为这些作者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而感到惋惜。

比如这个挂名莫言的《酒色赋》,开头就是“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如果男人不恋女色,女人还有什么盼头……”实在让人俗得有点无话可说。还有什么入选某大学教材的《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这首诗格调稍高,但也难掩打油气息,什么“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看着也有些肉麻。

莫言不是第一个“受害人”,也未必是最严重的。鲁迅、张爱玲、杨绛、金庸、村上春树,哪一位不是“伪金句”傍身。尤其是鲁迅,假冒伪劣太多,以至于“这句我没说过”都成了一个网络梗。2017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建立的“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正式上线,这被戏称为“鲁迅说过的话”检索系统,人们为了给鲁迅打假也是蛮拼的。

仔细看看,这些网上流传的句子大多是一些简单的道理,或是一些人生的体会,或者干脆就是一些鸡汤。这些句子大多既也不深奥也不复杂,都是可以嵌入生活、代入情境的大白话。说实话,有的也不乏一些巧思与匠心,但是,为什么它们要傍上名人?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很简单,可能就是为了提高一下流传度,蹭一下名人的流量,为书籍出版、账号营销添一把柴。不过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这类金句名言格外有市场?这可能和读者盲目崇拜权威的心理有关。

今天的人们,格外希望有名人或是大师来为自己指点迷津,来为自己点破那些生活中的疑难与困境。爱而不得的无奈、价值空虚的迷茫、百思不得其解的纠结,人们有太多的心灵缺憾需要弥补。

街里街坊、亲朋好友乃至无名无姓的普通网民说了都不好使,让人难以完全信服,但如果是名人,那当然效果是不一样的。伪金句里的聪慧和狡黠,再配上名人头衔的身份加持,一下让人不得不“信服”,迫不及待地按下转发,并在心里感叹一句:“大师就是大师,原来他早想透了!”

不过莫言这番打假,倒更应该“打醒”很多读者:不要天真了,难道大师就天天琢磨儿女情长、人生百态、家庭琐事?这个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大师,也没有百试百灵的道理。生活中的烦恼,没有一个公用的、普适的解决方案,那些难题终究要自己去面对,要自己去寻找答案。什么男人女人、花开花落、心静心动,这些千差万别的人生风景,哪有背两句名言就能应付的道理?

识别这些伪金句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那些圆润的、灵巧的、甜腻的,大多不是真的。比如这句“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就是一句挂名汪曾祺的金句。为什么这种句子不真?说得宏观些,就是因为真正的智慧与感悟,大多朴素而粗粝,是从真实生活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玩弄文字堆砌起来的。

如果人们更好地理解了生活的意义,理解了智慧的源头,有了独自解答人生的勇气,或许也就不再那么依傍“高人指点”。那些繁花似锦的“名人金句”,也就自动散场了。

文学圈内,不少作家都有“人在家中坐,作品天上来”的遭遇。曾经流行一时的“杨绛百岁感言”,已被出版社辟谣,部分内容系拼凑而成;鲁迅、张爱玲等作家也被“假语录”盯上过。此外,白岩松面对“假语录”时坦言,“不仅躺着中枪,行走坐卧都中枪。”杨澜也澄清过,网上的“杨澜语录”有一半都不是她说的。网红教授郑强、主持人乐嘉等人同样是被“假语录”击中的“受害者”。

然而,网上很多“经典语录”都是名言找名人,和名人本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小部分高仿“语录”,尚能注重“品质”,深度模仿名家口吻,多数拼贴伪造的“语录”只是蹭名人热度、赚流量变现,内容无病呻吟,让人尴尬不已。

知名作家的著名词句,往往都有生发的具体语境,而且被打上了个人风格的烙印,精彩的文字时常是兴之所至、倾泻而出,灵感才思的迸溅可遇不可求。以杨绛先生为例,文学史家洪子诚曾说:“杨绛的魅力不是色调斑斓,一眼可以看出的那种。作品透露的人生体验,看似无意其实用心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委实需要用心琢磨才能深味。”然而,作伪的语录,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刻意为之的扭捏作态,即便语言神似,情感风格也难以企及。为熬一碗浓“心灵鸡汤”,“假语录”还遍布滥情和粗鄙的文字,缺少节制和优雅的美感。

“假语录”也会给名人带来困扰。莫言提到,有人会根据一些并非他写的名言警句,臧否他的三观,而他只能“苦笑叹息”。据媒体报道,打着名人旗号“横行”社交网络的“高仿鸡汤”背后,暗藏着一条收益不菲的产业链条,为了圈粉变现,一些人便不择手段,胡乱杜撰。之前,针对有视频平台以博眼球的标题、断章取义的内容传播过往演讲内容一事,郑强教授曾发长文澄清批驳。某些时候,偏离事实的“假语录”将损害名人的声誉和权利。

虽然名为“莫言”,莫言却是“朋友圈金句”的一大“主力作者”,太多情意绵绵的心灵鸡汤,或措辞犀利的警世恒言,都是以莫言的名义广为流传。莫言此番“官宣”,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不掠人之美的态度,同时也不忘幽默了一把——他不仅配上了一些网友制作的“莫言表情包”,而且亲自奉上了一个“拱手告辞”的新表情。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并没有对“朋友圈文学”嗤之以鼻,即使频频被人盗用名义,莫言也表现得十分慷慨大度。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

说起来,莫言列举的“朋友圈金句”,确实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但其中高质量的“伪作”终究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只是一些貌似很有道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的“心灵鸡汤”。不仅仅是莫言,太多名人都曾享受过同等待遇。如果说莫言是当代的代表,李白和杜甫毫无疑问是古代的“劳模”,种种“伪作”早已乱花渐欲迷人眼。

伴随着“语录体”的流行,“朋友圈金句”大行其道,由此折射出的现实则是知识传播日益碎片化。当越来越多的人绕过深度阅读,直扑“朋友圈金句”的时候,“金句”注水乃至伪作几乎不可避免。毕竟,“朋友圈金句”的作用在于提供谈资,其中的“含金量”不在于文字的内涵,而在于作者的咖位。

莫言对伪作说“不”,体现的是一种个人态度。不过,这种个人态度却不乏公共反思价值——当我们乐此不疲地转发“朋友圈金句”的时候,我们有多久没有摊开一本大部头书籍,展开一场真正有价值的阅读了?

THE END
1.法律名言集锦法律名言集锦 探索法律的智慧,这些经典名言带你领略法治的真谛!Part 1: 法律的原则与精神1 "例外证明法则的存在":法律并非一成不变,例外也是其组成部分。 2 "过于确定就会破坏确定性":法律的确定性需要平衡,过于绝对则可能束缚。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724134851435776692
2.法律名言金句(汇集75句)法律名言金句网络文章阅读这篇文章,仿佛带我去到一处安静而舒适的地方,下面提供了一些关于“法律名言金句”的解答希望对你https://bbs.openke.cn/thread-620070-1-1.html
3.关于法律的名言名句中国人法律留学 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德)歌德 安定法律礼貌德国名人名言歌德 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英)卡莱尔 礼貌法律英国名人名言卡莱尔 有一条法律是管一切的:不做违背良心的事,你就不会在世界上做什么坏事了。——(苏联)高尔基 https://www.jinjuzhai.com/tags-322.html
4.《法制的细节》名言与金句摘录(法治的细节)书评法治的细节,这本书如名所释,对法律和法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有思辨性的哲理和普及大众法制观念的热情。书中,罗老师对于当今一些比较有争议性的议题和社会现象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见解,同时也为我们抛出了很多问题与思考,奈何我学术和造诣有限,无法在这些矛盾中提出自己的评述,所以在这里摘录了一些书中的名言和金句,颇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352876/
5.《论法的精神》经典语录金句名句摘抄赏析本页收录的《论法的精神》经典语录/《论法的精神》经典语句/摘抄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论法的精神》语录可以了解《论法的精神》名句的文案特色。如果您也有喜欢的《论法的精神》好词好句金句,欢迎分享。 人口越多,人口比例越稠密,人民的欲望就越多,人民的虚荣心便越强。越是在人口众多、大多数人之间彼此https://www.mingyantong.com/article/%E8%AE%BA%E6%B3%95%E7%9A%84%E7%B2%BE%E7%A5%9E
6.申论名言金句——依法治理(2)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诸葛亮?《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3)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饰邪》 (4)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3.国外名言 (1) 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 https://m.hlj.huatu.com/2024/0205/2005268.html
7.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50金句守信用的名言名句二年级寄语: “言”行一致,事业才有“成”;“人”要大写,九鼎换一“言”。走出家门,莫忘带上“信用”卡。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50金句由励志故事网整理推荐,欢迎阅读,带上你的诚信卡出发吧。 1. 一点一滴培育诚信,一生一世成就事业。 2. 法治与安定同在,诚信与文明共存。 http://www.zzfmdn.com/article/324200
8.2021年书法六字名言书法六字金句.docx文档介绍:书法六字名言书法六字金句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书法的六字名言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xx为你分享的是书法六字名言的内容,期望你喜爱! 书法六字名言最新 1) 士可杀不可辱 2) 万变不离其综 3) 三寸不烂之舌 4) 三折肱为良医 5) 井水不犯河水 6) 太岁头上动土 7) 五十步笑百步 https://m.taodocs.com/p-481238105.html
9.金句名言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治文化【金句名言】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 ? 此句出自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公平》。全句是:“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 释意:法,是国家的秤,是社会的准绳。秤是用来判定轻重的,准绳是用来纠正弯曲的。用它们来比喻法治,http://sqda.suqian.gov.cn/sqda/fzwh/202309/bd5b988a27b74e4aa6032fb5da8591cd.shtml
10.名言名人名言名言金句名人名句名言警句名言网有着全网最全的名言大全,经典语录,名人名言,名言警句,经典台词,格言,名人,励志名言,好句子大全,名人作品,名著经典语录,爱情语录,搞笑语录,非主流经典语录,英语语录,书籍语录,搞笑语录大全各种语录、各种句子、最全面的语录句子尽在名言网,欢迎关注。http://www.mingyan6.com/
11.圣经金句精选箴言圣经启示录圣经中10句最经典名言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圣经金句精选箴言_圣经启示录_圣经中10句最经典名言_圣经详解_中英文版圣经圣经编辑《圣经》(Bible)是神所默示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最初出于希伯来文kethubhim,原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希腊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汉译作"经"。圣经是犹太人和欧洲人的信仰经http://zz.ychedu.com/QTZY/593821.html
12.石仲泉:毛泽东是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宗师创造了许多广泛使用和长久传播的名言金句和新文辞 毛泽东作为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宗师,不仅创造了新文风、新文体,还创造了许多闻名遐迩又朗朗上口的名言金句,成为广为传颂的新词语。 以“老三篇”为例。《纪念白求恩》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http://www.kunlunce.com/e/wap/show2022.php?classid=63&id=1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