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6)天中午,从外地避暑归来的罗先生回到小区,当看到小区大门口竖立起“禁止非法经营;一切外来游客……”的告示牌,罗先生非常高兴:“小区里的民宿问题,终于有人管了!”
在得到派出所的支持后,罗先生所在的弹子石长嘉汇小区,已经开始了清理民宿的工作。虽然一时无法让所有暗藏在小区里的民宿都消失,但有了这样的进展,已经让住户们很欣慰了。
近年来,随着重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游客量大大增加,各种“公寓”“民宿”,在许多居民小区里出现。虽然这些民宿受到外地游客的追捧,但作为与“公寓”“民宿”为伴的小区居民来说,各种烦恼和担忧也让他们充满了怨言。
南岸:发现外来游客进小区可报警
昨天上午10点过,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来到位于南岸弹子石的长嘉汇小区。小区大门口,物管单位竖立起的告示牌十分显眼。“住宅小区,禁止非法经营,一切外来游客,禁止进入园区;一经发现,将立即报警!”而这样的“温馨提醒”,显然是针对小区内的民宿,以及准备住民宿的游客。
住在9栋的住户陈先生(化名)称,之前小区里确实存在许多民宿公寓,进进出出的游客,让居民们感觉不自在。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毕竟这是封闭式小区,和路边的旅馆酒店不同,大量的外地游客进入小区,我们也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万一出了事该怎么办?该找谁负责?”
住户们反映,自从派出所以及物管开始整治后,小区里民宿的情况得到了好转。虽然无法“一步到位”,将小区内所有的民宿都清理干净,但整治措施正在进行,小区物管也同时在征集居民们的意见。
渝中:居民想办法阻止游客进入
渝中区七星岗的财信渝中城小区内,民宿存在的现象十分严重。而如今,这样的状况依旧没得到缓解。
26日中午12点,财信渝中城周边的小饭馆里,挤满了用餐的顾客,但在小区内,几位上了年纪的大妈,则守在3栋的出口处,用警惕的眼光注视着来往的陌生人。
“我们现在准备用‘物理隔断’的办法,阻止外来游客进入小区的中庭……”60多岁的邓女士称,小区的五栋居民楼里,或多或少都存在“公寓”“民宿”。特别是3栋,该楼内的民宿达到400多户,几乎整栋楼都是民宿。虽然说3栋属于商住楼,这成为了不少民宿经营者“合理存在”的理由,但该楼直接连通到小区的中庭,外来的游客住客,可以直接通过该楼进入小区内部。而这样的情况,也是居民们最担心的,“平时孩子老人都在小区中庭里玩耍,那些外地游客可以直接进来,安全问题就产生了。”
现象:景区周边居民区里民宿扎堆
沙滨路、南滨路沿线、渝中区朝天门解放碑周边……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市长公开信箱中,关于“民宿”“小旅馆”“日租房”的投诉中发现,民宿比较集中的居民区,主要在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沙坪坝区。
据知情者介绍,民宿经营者在选择位置时,通常会考虑“交通”“景点”等问题。民宿要招揽游客,不能距离景点太远,例如洪崖洞、磁器口、李子坝轨道交通站等最近和以往比较火热的景点,周边的居民区内民宿存在的情况就比较严重。同时,临江的居民区,也成为民宿扎堆的地方,例如南滨路,长滨路。入住的游客,可以在房间内欣赏江景,这也是民宿招揽顾客的噱头。
其次是要交通便利。游客在网上预定了民宿后,乘飞机、动车来到重庆后,能够轻松赶到住宿地点,因此民宿都集中在主城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多个民宿问题突出的小区内采访时发现,居民们对于民宿反映得最多,也是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不仅是小区内原住户们的安全,还包括住宿民宿的游客的安全。
“曾出现过三室一厅里,入住了三男六女的情况,而且其中的许多人没有携带身份证,这样的游客入住小区里,怎么能让我们放心呢?”财信渝中城的住户刘先生这样说。并且,民宿内的消防是否过关,平时是否有专人管理,这都关系到入住游客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期待:早些出台法规规范民宿行业
渝中区的陆先生是一位民宿经营者,不过他是将自己的房子,改为了民宿,用于出租。“以前我的房子是用来出租的,但我身边有朋友在搞民宿行业,我也跟着他一起干。”陆先生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随着来重庆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中档次民宿,在网上的生意十分红火。有时,房间的预定已经到了几天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