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典型案例新闻频道

央视网消息:据司法部公众号消息,8月23日,司法部举行“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发布”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典型案例。

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实施以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贯彻法律援助法,提高办案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次发布的案例反映了各地法律援助机构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的新进展新成绩,反映了人民群众尊法守法、遇事找法、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也展现了法律援助制度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公开发布6个典型案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案件类型多样、受援群体广泛。从案例类型看,既有请求劳动关系确认、支付劳动报酬等常见案件,有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案件,也有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有民事案件,也有刑事案件;从受援群体看,既包含了农民工、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等重点群体,也有网络直播卖货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充分展示了法律援助“接地气”“惠民生”,依法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雪中送炭。

二是案例典型性指导性强。这些案例法律关系复杂、历经程序较多。比如,有一起案件历经了仲裁、诉讼一审、二审;还有一起案件,当事人先后多次与医院沟通,均未能解决合理赔偿问题,最终在承办律师帮助下,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案例也为法律援助人员办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借鉴。

三是法律援助机构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从这次公开发布案例可以看到,法律援助机构坚持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群众。有的当天接受申请、当天完成律师指派;有的区、市法律援助机构在一审、二审中接续用力,依法实施援助,确保案件质量。承办律师依法办案,他们用心用情为民服务,反复研究案情,多次与受援人沟通,调查取证,提出了高质量法律意见,展示了良好的职业操守。

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典型案例

案例一、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对马某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

【基本案情】

赵某于2020年10月入职北京某运输公司(下称公司),承担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家电的派单上门送货工作,双方就工作事宜进行了口头约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自2020年11月开始,赵某使用自己的电动三轮车进行送货。2021年5月5日,赵某在送货途中突然死亡,被医院认定死亡原因是猝死。

赵某的配偶马某与公司协商赔偿事宜,公司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马某向北京市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并审查后,指派北京市雄志律师事务所丁赛律师承办该案。承办律师帮助马某向西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要求确认赵某与公司的劳动关系。2021年8月16日,西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22年4月20日,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一审中,丁赛律师继续受北京市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提供法律援助。

2022年10月2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请求,维持原判,确认了赵某与公司的劳动关系。

案件结束后,受援人马某依据终审判决确认的劳动关系另行向西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死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费用,已获仲裁委支持。

【案例点评】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劳动关系确认案件。本案中,涉案人赵某死亡,对于全面准确核实和获得证据材料有一定影响。承办律师从认定劳动关系的三要素出发,积极调查补强证据,深入论证分析,最终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为后续依法申请赔偿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市、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力援助,承办律师在仲裁、一审、二审三个阶段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最终取得了令受援人满意的结果。

案例二、上海市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对农民工刘某某工伤赔偿提供法律援助案

2020年9月,重庆籍农民工刘某某来到上海务工,通过上海某劳务公司派遣至奉贤区某工地工作。同年11月23日,刘某某在工地作业时被倒下的钢管砸伤。后经申请认定为工伤,鉴定结论为伤残八级。

2021年11月17日,刘某某来到上海市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法律咨询,同时申请法律援助。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并审查后,指派上海儒君律师事务所刘群律师承办该案。

承办律师了解到,劳务公司与刘某某约定工资为400元/天,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工作期间刘某某实际月平均工资为8000余元,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公司未缴纳员工社会保险。事发后,劳务公司通过工程项目参保申请工伤认定,并前往社保局办理工伤赔偿手续。同时,劳务公司以办理工伤赔偿需要补签劳动合同等材料为由,将事先准备好的劳动合同、辞职信让刘某某签字,其中补签的劳动合同中对于工资约定为每月4000元,180元/天。后社保局向刘某某支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但劳务公司拒绝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待遇、交通费等。

2021年11月22日,承办律师向闵行区劳动仲裁委提交了仲裁申请。2022年1月27日,闵行区劳动仲裁委作出裁决,由劳务公司支付刘某某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差额3042元和2020年11月24日至2021年4月8日期间的停工留薪工资差额6603.45元。刘某某收到裁决书后当即表示不服,希望继续委托承办律师提供代理诉讼服务。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农民工工伤赔偿案件。本案中,因入职时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对受援人遭受工伤后依法追讨赔偿造成了影响。承办律师接受指派后,从维护当事人实际利益出发,深入了解研究案情,在仲裁裁决仅支持受援人部分请求的情况下,依法提出有针对性的代理意见,与劳务公司进行沟通协商,并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解决了双方劳动争议问题,有效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三、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对魏某某劳动争议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

12月3日,魏某某来到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受理并审查后,指派江苏智融律师事务所解善宇律师承办该案。

2021年12月6日,承办律师向相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立案材料。2022年1月30日,该案开庭审理。公司代理律师认为,魏某某作为网络主播,没有达到公司的直播绩效考核要求,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承办律师提出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如解除,魏某某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双方劳动合同,并可以要求公司补足其工资损失。

2022年5月11日,苏州市相城区劳动仲裁委裁决公司继续履行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并支付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损失27000元。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向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苏州市相城区法律援助中心继续为魏某某诉讼阶段提供法律援助,并指派解善宇律师继续承办该案。

该案于2022年9月16日开庭。公司认为魏某某在面试的过程中存在隐瞒怀孕的事实行为,且魏某某系网络主播,基本工资并非9000元/月,而是3500元/月。承办律师提出,魏某某系在入职后才知道怀孕,且是否怀孕并非录用的条件,魏某某不存在隐瞒重要事实的行为。关于工资基数,承办律师补充提交了考勤及工资发放记录,认为基本工资系9000元/月,劳动合同中对工资进行了拆分,与事实不符。

案例四、四川省某县法律援助中心对未成年人赵某某涉嫌盗窃罪提供法律援助案

2022年5月1日,牛某发现一些小区门口停放的一些小汽车未及时上锁,便约赵某某、刘某甲、刘某乙对未上锁的汽车实施盗窃。同日22时,牛某等4人在某酒店停车场附近寻找作案目标时,发现一辆黑色奔驰车未关闭车窗,便由牛某带领刘某甲、刘某乙在四周“望风”,由赵某某钻入车内盗窃了一个黑色背包(内有现金800元及一副蓝牙耳机)。5月20日零时许,赵某某又约牛某采用上述方式进入一辆小轿车内,盗窃车内现金人民币1330元。

本案经四川省某县公安局侦查终结后,移送某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由于赵某某犯罪时是未成年人且没有委托辩护人,某县人民检察院通知某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其指派辩护律师。该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四川诰通律师事务所冯泸平律师承办该案。

通过与受援人的父母多次沟通、交换意见,以及阅卷与会见,承办律师认为:赵某某作为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早年辍学,较早步入社会,沾染了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好逸恶劳。但赵某某涉事不深,应考虑如何更好地教育挽救他,让其回归正常生活。为此,承办律师提出如下辩护意见:一是赵某某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坦白;二是赵某某案发时未满十八周岁,且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三是由于赵某某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心智尚不成熟,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建议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2022年9月,某县人民检察院采纳了承办律师的辩护意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赵某某的行为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赵某某具有坦白、认罪认罚、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等法定和酌定从轻处罚情节。考虑到赵某某的认罪、悔罪情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某县人民检察院对赵某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考验期六个月。

本案是一起涉及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由人民检察院通知辩护的案件。承办律师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出合理化的量刑建议上,指出受援人犯罪时尚未成年,有坦白、认罪认罚等法定情节,建议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或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最终被人民检察院采纳。承办律师在办案中,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特点,从人性化角度提供尽可能的帮助,让当事人感受到社会温暖,有利于其今后更好地生活成长。

案例五、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法律援助中心对李某某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

2021年3月30日,李某某因右足跟外伤到某医院接受治疗。4月8日,某医院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原因,致使李某某术后出现了右下肢皮肤感觉减退、右踇背伸肌力下降的神经损伤等表现。李某某就医疗损害赔偿多次找医院协商无果后,于2022年3月1日,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汶上县法律援助中心受理并审查后,指派本中心李吉君律师承办该案。接案后,承办律师分析证据,与李某某及家人共同研究确定证据补强方案,克服困难,调查取证,提出了民事诉讼并申请司法鉴定。

2022年10月23日,汶上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采纳了承办律师大部分意见,确定医院对李某某的损伤承担70%的赔偿责任,判决医院赔偿李某某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90837元。双方均未提起上诉,医院按期支付了款项。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是法律援助法规定援助事项范围的案件类型。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复杂性强,专业要求高。本案中,在承办律师的帮助下,受援人申请了医疗鉴定,证明了医疗机构在诊疗行为中存在过错以及过错行为与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为案件的胜诉获得了有利的证据支持,最终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该案例示范性较强,为法律援助人员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有益借鉴。

案例六、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法律援助中心为军属范某某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

2011年7月,范某某驾驶普通二轮摩托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与对向直行的孔某某驾驶的货车相撞,造成车损及范某某受伤的交通事故。交警大队认定孔某某在本次事故中负次要责任。孔某某驾驶的货车车主为陈某某,该车在保险公司投保有第三者强制保险和第三者商业保险。

2012年7月,范某某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承办律师帮助下,在法院主持调解下与对方达成协议:一、由某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赔偿范某某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后期护理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239636.69元(后期护理费暂计10年)。二、由陈某某赔偿范某某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后期护理费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9895.87元。

2023年2月,范某某因10年护理期限已满,仍需继续护理,于是向磐安县法律援助中心再次申请法律援助。磐安县法律援助中心经审查认为,范某某儿子在部队服役,其妻子无固定工作,且有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符合法律援助法和《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决定对其提供法律援助,指派磐安县正平法律服务所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戴育平承办此案。

接受指派后,承办人查阅了2012年的案件卷宗,调取案涉驾驶员孔某某、车主陈某某的户籍信息及保险公司的企业信息、范某某的病历资料、司法鉴定意见书、民事调解书等证据材料。为帮助受援人尽快获得后续护理费,承办人主动与保险公司人员联系沟通,建议保险公司派人对范某某现有的身体状况予以现场确认,尽快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护理依赖程度的重新鉴定。保险公司在派人与范某某接触后,放弃了重新鉴定的想法。同时,承办人还积极与保险公司接触,希望能寻求一次性解决方案。

关于范某某护理依赖的赔偿标准,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的指引》,承办人提出,应当适用最新的护理费用赔偿标准,并明确提出了护理费用数额。

经过多轮沟通,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磐安县人民法院作出了(2023)浙0727民初414号民事调解书,由某保险公司再支付范某某10年的后续护理费166150.92元。目前款项已履行到位。

THE END
1.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揭晓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轶出席活动并对获评十大案件作点评。 作为一年一度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宣传活动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1/id/7782751.shtml
2.目前我国有哪些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现行法律?┋法律案例┋- ┋法律案例┋ - 武安生活网 新闻,图片,文 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现行法律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还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计量法实施细则》等国务院制https://www.360doc.cn/article/4068779_62754642.html
3.媒体是如何报道刘学州事件的?Q:如何确定刘学州事件的新闻价值? A:第一,从社会关注度而言,近年来有比较多的寻亲案例,寻亲也成为公共话题;第二,从事件的张力而言,因为寻亲成功后,往往也会出现亲子双方产生矛盾的情况,比如亲生父母和小孩之间情感的阻隔、生活上的不适应,类似于孙海洋和孙卓之间的情况。所以能通过刘学州和他亲生父母的互动展露这种https://www.huxiu.com/article/517838.html
4.2024年刑法第226条在实际案例中的执行难点有哪些?导读:刑法第226条主要规定了强迫交易罪,该罪名在实际案例中的执行难点主要体现在犯罪行为的认定、损失数额的计算、"强买强卖"与正常交易界限的区分以及对"情节严重"的判断等方面。 刑法第226条在实际案例中的执行难点有哪些? 1. 犯罪行为的认定:刑法第226条规定的强迫交易罪,其行为特征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使https://www.maxlaw.cn/n/20240327/11031924713755.shtml
5.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案件审判情况新闻发布会仅去年,我院召开8场新闻发布会、通报会,发布典型案例23件,全年案件旁听总量超过4600万。同时,发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清朗网络空间”倡议,与市版权局联合发起“规范图片版权市场 共促图片产业健康发展”倡议,倡导互联网企业实现自律、自管、自建的企业社会责任,得到相关行政机关、互联网平台及传媒机构代表的http://cyberla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035.html
6.最新法律新闻最新法律行业动态新出的法律法规必有法律网站汇集最新法律新闻、最新法律行业动态和新出的法律法规,掌握法律领域的最新动态,获取权威信息与专业解读。https://www.biyouteguandao.com/
7.从“丹东邢某案”看自媒体新闻敲诈本次案例分析聚焦于事件“辽宁丹东邢某等组织“网络水军”强迫交易勒索案”。 主要讨论新闻敲诈及其产生的原因。 1.新闻敲诈的定义 “新闻敲诈”是由马克思提出的,最早用来说明英法媒体常常根据当前局势情况决定新闻信息发布的时间,继而从中获取有利于媒体自身所代表阵营的最大利益。随着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迭代更新,新闻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008/3193.htm
8.新闻月盘点2016年5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不经意间5月就这样的悄悄走过,最高检、最高法、国土部、国务院、等部门发布重要立法;北京、辽宁、武汉等地也积极的在5月里加快地方性法规的发布。 除了典型案例,你听过被遗忘权吗?你知道百度又成被告吗?让我们回首5月,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请跟随北大法律信息网小编一起看看有哪些重要立法及案例在我们身边发https://www.chinalawinfo.com/News/NewsFullText.aspx?NewsId=81001
9.人类法律史上从未有过因传染病而进行国际追偿的案例新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霍政欣|人类法律史上从未有过因传染病而进行国际追偿的案例 节目简介 新华视频 2020(上) 播出:芒果TV 主持人:未知 地区:国内 类型:时事 简介:整合新华社视频资源,围绕重大主题、话题、热点新闻,体现新华社具有全媒体报道特点的多媒体报道https://www.mgtv.com/b/336067/8730868.html
10.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公布一批差错案例!注释标点符号用法第33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整理了一些参评作品典型差错案例,今予公布,以为镜鉴。 本届审核委员会最终确定的728条审核意见,按类别统计,“文字差错”和“表述不当”占比最大,“导向欠妥”占比最少。这说明参评作品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总体是好的,但在正确使用文字和准确叙事表达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KVQ37Q7053469LG.html
11.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十起涉家庭暴力典型案例推广审判经验 统一法律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十起涉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来源:2014年2月28日《人民法院报》第3版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记者张先明)今天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人民法院近年来打击家庭暴力行为的有关情况,同时公布了女童罗某某诉罗某抚养权纠纷案,郑某丽诉倪某斌离婚纠纷案,陈某转诉http://www.szlawyers.com/info/42220d1f95644c6fa795a71e816d6643
12.法律网·中国法律网手把手教你打官司 ·打官司前应该准备些什么? ·打民事官司如何交纳诉讼费用? ·怎样写民事答辩状? ·如何写反诉状? 刑事辩护公安国安律师服务范围 [法制新闻]·国务院安委会组织开展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明 [法制案例]·取件不收费的“菜鸟驿站”,到底靠什么盈利 https://www.5law.cn/
13.最温柔的牵挂山西法院保护未成年人十大典型案例公布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意义,6月1日,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 撑起未成年人保护法治蓝天”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山西法院保护未成年人十大典型案例。 周某某故意伤害案——不当教育伤害未成年子女被依法惩处 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2-06/01/content_127697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