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二蛋题库

提示:检索不到题目时,可以尝试精简关键字,并去除括号一类的特殊符号再尝试:)

选项(5分):

《墨子》对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思维训练都进行了论述,尤以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训练见称。

正确、正确。

错误、错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

“产婆术”是柏拉图创造的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相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

为政就要少言慎言少干事,宁可无功,也不可有过,官才可当的稳当

《墨子》贵义,它所讲的义,摆脱了儒家“义以礼出”的窠臼。

孔子提出,人的天性或本性彼此差不多,相接近。

夸美纽斯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教育问题。

墨家施教,还注重引导学生“明故”,遇事总要问一个“为什么”,激励他们广搜博采,积极探索。

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资本积累的重点应该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

墨家的科技教育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使人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

《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学科的独立。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西方教育理论的始基。

自然后果法是指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基于少年儿童的理智尚处于所谓“睡眠”状态的观点,卢梭反对对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也反对对他们施以严酷的纪律和惩罚,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

葛洪认为国家兴亡在于时运,与人才的培养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孔子认为守礼是各种美德的标准和底线。

《庄子》认为宰牛一定不要顺着牛身上的自然纹理。

《劝学篇》提出了改革学校、变科举、游学、广译西书、兴办农工商学等建议。

《庄子》要人们超脱外物的牵挂,既不追求个人的功劳,也不计较个人的名位,达到物我两忘,与万物合而为一的境界,以达到精神上的超脱。

《曾文正公家训》一书中,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无视家风培养和家庭环境对子女德性的陶养。

在王安石的思想中,人才的使用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步,是人才的完成。

《墨子》强调应以科学技术作为造福黎民的工具。

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

孔子认为光有美德“恭”、“慎”、“勇”、“直”还不够,还需“约之以礼”。否则容易让美德走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少年立志对自己一生的规划

《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通过评估现有的各种教育制度,批驳了陈腐的传统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

王安石“任之之道”的三原则:“宜”、“久”、“专”。

孔子从事教育,只注重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抱朴子》一书是葛洪的主要代表作,以道家为主,杂糅儒、墨、名法各家思想的神仙道教理论体系。

英国在80年代以后,颁布了《1988年教育改革法》实行家长自由选择学校的制度、核心课程,校本管理。

教学相长说明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它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施教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沃特的葛雷制亦称双校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葛雷制学校一般都包括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与商店、礼堂四部分。()

学术自由是春秋时期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在春秋时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主要是“活教育”理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

虚壹而静的主张是孟子提出的。

马卡连柯把为了影响个别学生而影响集体的方法称为“平行影响的教育”。()

1881—1882年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教育法》,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为近百年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革命根据地教育首先是为政治服务的。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

A明明德

B亲(新)民

C止于至善

D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包括()。

A明了

B理想

C系统

D方法

陶行知开展乡村教育实验过程中创办的两所著名的学校是()。

A晓庄师范学校

B山海工学团

C平民学校

D爱国女校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A古典主义

B人本主义

C世俗性

D宗教性

18-19世纪自然主义教育家有()。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贝尔

D斯宾塞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等命题。

A“学以致用”

B“心即理”

C“致良知”

D“天人合一”

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民国涌现出很多教育思潮,主要有()等。

A平民教育

B实用主义教育

C科学教育

D职业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观点有()。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在生活中学习

D“教学做合一”。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要学习七技,具体是指()。

A骑马、游泳

B投枪、击剑

C打猎、吟诗、弈棋

D打猎、吟诗、饮酒

民国时期,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A设计教学法

B道尔顿制

C二部制

D导生制

书院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为主。

A自学

B讨论

C共同讲习

D教师指导

墨家以培养()为目的。

A君子

B儒生

C“兼士”或“贤士”

D工匠

A洛克。

B斯宾塞。

C赫胥黎。

D卢梭。

1918年,英国国会颁布了(),免除小学学费,禁止12岁前的童工,为2~5岁的儿童开办幼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14岁。

A《巴尔福教育法》

B《巴特勒教育法》

C《费舍法案》

D《费里法案》

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

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

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

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A寺庙学校。

B教区学校。

C文法学校。

D修辞学校。

孔子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B兼士

C帝王

D公民

以下哪一项属于“骑士七技”之一().

A文法

B音乐

C算术

D吟诗

汉代书馆又称书舍,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识字教育,也传授一些数学常识。所用的字书有《仓颉篇》、《急就篇》、()。

A《凡将篇》

B《律令篇》

C《脉书篇》

D《引书篇》

约翰·洛克在1693年他出版了一部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本主义与教育》

D《教育漫话》

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音乐等。

A弈棋

B吟诗

C几何

D击剑

要素主义教育把人类文化的()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A“平等要素”

B“统一要素”

C“平均要素”

D“共同要素”

西方古代“三艺”为()所创设。

A柏拉图

B智者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了_____。

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雅典大学

D亚历山大大学

1828年,()成立,英国开始了新大学运动。

A牛津大学

B剑桥大学

C伦敦大学

D帝国理工学院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担任副主席职务的民主人士是()。

A李济深

B宋庆龄

C刘少奇

D张澜

教育能为人生境界的提升做些什么?

学术自由是科学事业、教学实践特别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基本自由。

THE END
1.百条法律法规精解守护社会秩序的坚实基石在现代社会,法律法规就像一座座庞大的城墙,维护着每个角落的和谐与稳定。100条法律法规,是这一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还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公正、透明的环境。以下是对这些法律法规重要性的六点论述: 法律基础 确立社会秩序的根基。100条法律法规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人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56508.html
2.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习惯和法律B.风俗和法律C.道德和法律D.习惯和风俗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387948.html
3.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维护一定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其中基本的手段是A.教育和指导 B 维护一定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其中基本的手段是 A.教育和指导 B.规范和约束 C.道德和法律 D.警察和监狱 重点推荐指数: 答案解析 道德和法律都是行为规范,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都属于()。 A.经https://www.shangxueba.cn/zj16643.html
4.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判断题】儒家强调建立社会秩序,不等于维护陈旧腐朽的社会秩序。()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与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 )。 A. 社会要求 B. 社会规范 C. 社会愿望 D. 社会制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远期汇率与利率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a536b1a9ef7d4cf1bf0fd9c78b03f062.html?fm=bdbdsc850f5d5c0425fd9a7fab77975bcdfab
5.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https://www.netkao.com/shiti/828389/2890090tt47ct8lbt.html
6.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B、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C、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D、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3、(AC)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7.职业道德与法律课12篇(全文)D、奉献社会 7、慎独是人们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重要途径。要做到慎独,关键是 A、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 B、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C、要做到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一样 D、要理解慎独的内涵 8、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习惯和法律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nods97b.html
8.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维护社会公共的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这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https://wenku.baidu.com/view/f64f4641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8.html
9.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律师普法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道德整合、法制建设、政府控制、社会公平、纪律与风俗等。其中,道德与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个基本手段。实质上是运用自觉与强制来规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 《中华https://www.110ask.com/tuwen/2873705295017761468.html
10.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有:政府控制、社会公平、道德整合、法制建设、纪律与风俗等。其中,道德与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个基本手段。实质是运用自觉与强制来规范行为。维护秩序,最重要的仍是人们正确的道德观,这能够帮助人们增强遵守法律的概念,从而使维护公共秩序得到真正的实现。遵守公共秩序是中国公民的基https://m.66law.cn/v/wenda/788528.aspx
11.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什么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公共秩序是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所确定。而正确的道德观,能够帮助人们增强遵守法律的概念,从而使维护公共秩序得到真正的实现。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7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