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华北地区某双非院校法学专业本科
本文目录
一、个人介绍
二、备考攻略
(二)各科备考策略
(三)心态调整
三、结语
一、个人介绍:
本人2024年毕业于华北地区某双非院校法学专业,本科期间前三学期学分绩点排名前10%左右,英语六级583分,现一战考研上岸武汉大学法律硕士
二、备考攻略:
1.准备阶段(2-3月):
多看经验贴,确定目标院校,搞清楚各科如何复习、用书、老师选择、避坑、心态调节、高效复习方法等基础内容。
关于择校,在法硕考试竞争愈渐激烈的当下,求稳或许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但是对于像我这样深陷高考失败阴霾而郁郁不得的人而言,“名校情结”是我考研的重要内驱力之一。在备考以前,曾经无数次听到或者刷到“好高骛远”的反面教材;在备考过程中,曾经无数次在被问及目标院校时顾左右而言他;在考试完毕时,跟妈妈说要是考上了再告诉你报的是哪个学校。事实上,每个人考研的内驱力是不同的,所谓他人眼里的“好高骛远”对于自己而言未必是坏事,我可以失败但是决不妥协。
同时,我想特别强调经验贴的问题,众所周知,经验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幸存者偏差”的问题,但我个人认为经验贴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上下限。和本人情况最相类似的经验贴能够帮助我们明确在幸运因素加成的情况下自己能够伸手够到的“天花板”,我备考期间主要参考了一位二战上岸复旦大学的学长的经验贴,他的英语水平和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学习情况和我本人十分类似,其在经验贴中十分强调全面复习的重要性,因此全面复习的理念贯穿于我的整个法硕备考全程。
2.基础阶段(3月-7月):
(1)专业课:
在B站上听众合的法硕课;
梳理知识点、刷基础配套练习、竹马APP、2000题等巩固知识并整理错题;
完成一轮听课后将教材全部认真看一遍,整理背诵。
(2)英语:
利用红宝书小册子和不背单词APP背考研词汇;
阅读外刊(经济学人等);
四月份开始每天精做一篇考研英语阅读(无论对错,全部精读)。
3.强化阶段(7月-9月)
一轮背诵(资料:《考试分析》+背诵宝典(刑法));
刷题(《历年真题章节分类详解》、真题套卷等)。
二刷真题,重点突破,分析错因;
每天持续背单词。
(3)政治:
听《徐涛强化班》并建立基本知识框架,做肖1000。
4.真题阶段(9-11月)
继续背书;
继续刷真题并加入模拟题(华图和众合)并及时温习错题;
听主观题方法论并适当练习(尤其是案例分析题)(10月10日左右开始)
三刷真题且每天至少保证完成一篇阅读;
背诵作文范文(王江涛)并辅以黄皮书上的范文;
持续背单词;
翻译(唐静,11月开始每天一句)。
滚动记忆知识点(小红册子和整理的错题);
肖1000二刷,整理错题;
徐涛、腿姐题库一刷并及时整理复盘。
5.冲刺阶段(11-12月23日)
刷真题(套卷):主观题是重中之重;
滚动式复盘背诵(无死角);
多看教材,查漏补缺(兼复盘错题);
刷模拟题套卷(按答题卡模式作答)。
整卷模拟(2022-2023),模拟考场状态;
突破翻译,巩固作文。
背诵肖四和肖八,多翻翻小册子和错题巩固知识点。
1.经验
(1)政治
(2)英语
我的考研英语的学习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单词、阅读(包括常规阅读、完型和新题型)和作文。
(3)专业课
整理错题、全面复习(不要自己给自己划重点,即使背不下来的多看几遍有点印象也好)。法硕备考的内容十分繁杂,而且存在很多边边角角的零碎知识点(尤其是民法和法制史),采用应对本科阶段的期末考试的划重点式的学习方法不足以应对法硕考试。采用全面复习的策略意味着备考的压力和难度,尤其是后期背诵的压力骤增,但是实际上通过前期多轮反复的学习和理解,到后期即使仍然存在有背不下来的知识点,在实际考试或模拟的过程中也能够凭借模糊的印象加之对知识点的理解完成答题,而不至于在考场上和完全不熟悉的知识点对峙。
在资料的使用上最好从一而终,把一本书看五遍远远胜过把五本书看一遍。本人建议除非《考试分析》存在原则上的大改,不要轻易舍弃自己前期的背诵资料。本人在后期的背诵和模拟中发现,我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提取(尤其是做简答题时)往往是通过定位其在我的背诵资料的位置开始的,因而持续使用同一个背诵资料能够帮助强化这种位置记忆,从而能够帮助更快更精准地定位知识点。我个人认为对于一本新资料,即使其内容是已经完全熟悉的知识点,但是只要和原先的位置和排版存在较大差异,就会存在一段“磨合期”,和临时换老师讲解同样内容是一个道理。
2.教训
(三)心态调整:
1.总担心自己开始晚,进度慢
(1)提高效率就行,不要过分追求学习时长。
2.学习计划总被意外事件打断
所以,在整个备考阶段,凡是只是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不会因此动摇备考信心和意志的事件统统“letitgo”,保持一颗平常心,既然外界的干扰不易改变,就不要也在内心折磨自己了。
3.背书背到心态崩溃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遗忘是必然的,因而无需因此对自己产生任何怀疑。其次,实际上会存在一种“假性遗忘”的情况,很多知识点在毫无提示的情况下我可能会背得磕磕巴巴甚至全无印象,但是如果动笔写是能够写出个七七八八的。我记得在考前的一次专业课的整卷模拟中,我首先翻阅了简答题,一看很熟但是怎么也想不起第一句是啥,心一下凉了半截,但是等做完选择题之后真正沉下心去写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是能够很快组织语言将题目完整有逻辑地答出来的,而且最后对答案的时候还惊讶地发现有些自以为是自己组织的语言其实就是书上的原话,绝大多处甚至一字不差。实际上,背书就只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加深的过程,无需特意强调遍数,也不需要急于检验某一轮的效果,功夫下足了自然水到渠成。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