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2月4日是第10个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宪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关于宪法你又知道多少呢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民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宪法宣誓制度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018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三、《宪法》对公民的定义是什么?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一)平等权。即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
(二)政治权利。即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
(三)宗教信仰自由。即公民依据内心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四)人身自由。又称身体自由,即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五)社会经济权利。即公民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的具有物质经济利益的权利。
(六)文化教育权利。即文化与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
(七)监督权。即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五、《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基本义务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它决定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政治与法律地位。我国现行宪法第五十二条至第五十六条规定公民有以下基本义务:
(一)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义务。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四)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五)依法纳税的义务。
(六)其他义务。
六、《宪法》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七、《宪法》对选民资格有什么规定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八、《宪法》对保护劳动者权利的规定有哪些?
九、《宪法》对保护妇女权利的规定有哪些?
《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让我们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自觉,加强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