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名: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密封线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律职业伦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当代中国司法活动中,法官运用的法律推理方式主要是()。A.归纳推理B.演绎推理C.辩证推理D.类比推理2、我国公民享有从事体育活动及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和社会精神财富积累的活动的自由,它们都属于()。A.政治自由B.文化权利和自由C.人身自由D.受教育的权利3、甲将一部相机借给乙,乙擅自将
2、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丙,丙又将相机卖给不知情的丁并交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根据善意取得相机的所有权B.丁基于丙的交付取得相机所有权C.丁在甲追认后方可取得相机的所有权D.丁在付清全部款项后方可取得相机的所有权4、下列职务中必须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B.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C.自治县县长D.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是()。A.立法权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行政管理权D.制宪权6、在精神病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给他人造成人身擅害,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是()。A.精神病院、
3、精神病人的监护人B.精神病院C.精神病人本人D.精神病人的监护人7、在我国,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A.双方不得有血亲关系B.双方完全自愿C.双方签订婚约D.男方在25周以上,女方在23周岁以上8、1997年刑法典确立了与1979年刑法中类推制度相对立的原则,即()。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刑罚人道主义原则9、甲非法举办推介会,以支付40的年息为条件,向50多名退休人员“借款”300多万元。甲后将这笔钱转借给乙,并约定收取60的年息。不料乙携款潜逃,致甲无法归还借款。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非法经营罪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C.集资诈骗罪D.贷款
4、诈骗罪10、引进保安处分制度的刑法典是()。A.大清新刑律B.暂行新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1928)D.中华民国刑法(1935)11、关于德治,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德治主张国家应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化来治理B.现代意义上的德治不再局限于运用儒家的道德理念来治理国家C.在当代社会,法治和德治有着目的上的一致性D.法治和德治,在一个社会中是不能兼容的治国模式12、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时起转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A.交付B.登记C.所有权转移D.合同履行13、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A.故意伤
6、“N”。甲看后未予理睬。后甲发现乙公司向自己收取了该费用,遂要求返还。甲与乙公司之间的天气预报服务合同()。A.不成立B.无效C.可撤销D.有效17、典卖契约是一种附有回赎条件的特殊类型的买卖契约。宋朝法律规定,以原价赎回标的物的最长期限是()。A.10年B.20年C.30年D.40年18、黄某是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楚是县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19、某导演的
7、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属于法律客体的哪一种类()A.物B.行为结果C.精神产品D.人身20、唐朝规定国家机关具体办事细则的法律形式是()。A.律B.令C.格D.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A.抢劫罪B.故意杀人罪C.劫持航空器罪D.绑架罪2、关于宪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宪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B.宪政存在和发展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条件为基础C.宪政是法治发展的最高形式D.实行宪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3、遗嘱继承适用的条件包括()。A.没有遗赠扶
9、,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D.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特点6、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有()。A.自留地B.树木C.书籍D.宅基地7、在解放战争时期,处理婚姻问题在强调感情因素的同时,注重政治条件,规定夫妻一方是()者,对方可以据此为理由提出离婚A.恶霸B.地主C.富农D.有反革命活动8、形成权包括()。A.债权B.追认权C.解除权D.放弃继承权9、甲向乙借款5万元,乙要求甲提供担保,甲分别找到友人丙、丁、戊、己,他们各自作出以下表示,其中哪些构成保证?A.丙在甲向乙出具的借据上签署“保证人丙”
10、B.丁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本人愿代还3万元”C.戊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由本人负责”D.己向乙出具字据称“如甲到期不向乙还款,由本人以某处私房抵债”10、下列选项中,可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有()。A.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乙归还欠款B.丙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丁按照合同约定给付货物C.戊向第三人巳表示,他会到期归还庚的欠款D.辛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壬还债,被人民法院驳回起诉11、甲公司为乙公司运输一批羊,途中有三只羊逃跑,被丙、丁拾得。丙将其中两只羊赶回家,丁带着剩下的一只羊在路边等候失主。戊驾车经过此地,因车速过快将羊撞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11、A.甲公司有权要求丙返还两只羊B.乙公司有权要求丙返还两只羊C.甲公司有权要求戊赔偿D.丁有权要求戊赔偿12、下列行为中不合法的是哪些()A.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关于外贸基本制度的法律B.国务院制定有关诉讼和仲裁制度的法规C.某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某单行条例并宣布自通过之日起生效D.某省人民政府制定规章规定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措施13、婚姻关系因法院的离婚判决而终止,导致这一具体法律关系消灭的事实称为()。A.事件B.消极行为C.积极行为D.行为14、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
12、惯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作出的分类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之一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判决依据15、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财产可以设定抵押的有()。A.某医院给院长配备的小轿车B.土地所有权C.土地使用权D.某工厂的生产设备三、问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30分)1、(本题5分)甲公司因生产经营需要,于2007年10月10日以自有的2号厂房作抵押向A银行借款200万元,双方于10月15日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同年10月30日,甲公司又以自有的专利权作
13、质押与B银行签订了100万元的借款合同及专利权质押合同,但未办理质押登记。2008年1月7日,甲公司的2号厂房因意外事件被烧毁,保险公司为此赔付甲公司保险金260万元。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1)A银行对甲公司的2号厂房是否享有抵押权请说明理由。(2)B银行对甲公司的专利权是否享有质权请说明理由。(3)A银行对保险公司支付给甲公司的260万元保险金是否享有权利请说明理由。2、(本题5分)泉庞淯母者,赵氏之女也,字娥。父为同县人所杀,而娥兄弟三人,时俱病物故。仇乃喜而自贺,以为莫已报也。娥阴怀感愤,乃潜备刀兵,常帷车以候仇家。十余年不能得。后遇于都亭,刺杀之。困诣县自首。曰:“父仇
14、已报,请就刑戮。”禄福长尹嘉义之,解印绶欲与俱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身死,妾之明分;结罪理狱,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后遇赦得免。州郡表其闾。太常张奂嘉叹,以束礼之。-后汉书.列女传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赵娥的行为是何性质?依汉律,对此行为应当如何处理?(2)赵娥报仇后到县衙自首。汉承秦制,秦朝关于自首的规定如何?唐朝又是如何对自首加以完善的?(3)该案反映出中国古代怎样的礼法关系?3、(本题5分)简述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4、(本题5分)冉某,男,29岁,小学文化,某工厂工人。冉某于2000年3月因聚众斗殴罪被判刑3年,刑满释
15、放后,经常夜间携带三棱刮刀到处游荡。2003年9月上旬,冉嫌这把三棱刮刀不锋利,又购买一把0.30米长的三棱刮刀带在身上,9月16日晚9时许,冉与其朋友陈某在当地人民路人民饭店饮食部门前闲逛,遇见相识的周某、匡某、吴某等人。周、匡、吴等先后来向冉要香烟,冉给匡、吴各一支,未给周,周抓住冉的衣服与之纠缠。冉将周的手拨开,发生拖拉,周打冉面部两拳。冉受伤后退几步,随即拔出携带的三棱刮刀由上而下对周的左肋骨刺一刀,伤及心脏,周倒地死亡。冉见状后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但是在法院审理期问否认了犯罪事实。问:(1)冉某的主观罪过是什么(2)对于冉某有何量刑情节(3)如果冉某在法院审理案件期间没有否
16、认自己的犯罪事实,但是提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又应当如何处理5、(本题5分)简述离婚与撤销婚姻的区别。6、(本题5分)请运用宪法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下列条款的含义及其意义。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第33条第4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1、(本题10分)某工厂排放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周边居民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居民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工厂停止污染行为并赔偿损失。请分析此案中工厂的行为是否违法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本题10分)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一种新型工艺,被竞争对手指控侵犯其商业秘密。戊企业否认侵权,双方陷入法律纠纷。请分析此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的法律要点和证据收集问题。第5页,共5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2.58Gold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