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恶法非法”

二战结束后,在对纳粹的清算中,实证主义法学被认为是纳粹的帮凶之一。一般认为,正是实证主义法学“法律就是法律”的理论态度,使得法律和法律人没能成为制约纳粹的力量,反而成了纳粹实施统治的称手工具。在对纳粹和实证主义法学进行清算的同时,自然法得到了复兴。

二战后自然法的复兴主要源于政治现实的刺激。但政治正确不代表学术正确,近代以来法律与道德在法学理论中的分离有深远复杂的理论缘由。因此哈特说:

“它(拉德布鲁赫代表的对实证主义的批评)不是以细致推理为基础的,相反,它是人们基于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而产生的情感诉求。”

法律实证主义的自我辩护可分为两个互相独立的论题:其一,从为分析而分析的学术立场来看,分离命题是否是对法律现实的更好分析?其二,从现实功用来看,分离命题的现实效果是否更为积极?富勒敏锐地察觉到了哈特辩护的不确定性:

“有时,他似乎在说无论我们如何谈论法律与道德的区分,这种区分是实实在在的,并将继续存在。这种区分表现为一种现实,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如果我们不想胡言乱语的话,就必须接受这种区分。而有时,他似乎在警告我们,这种相互区分的现实本身处于危险中,如果我们不修正我们思考问题和谈论问题的方式,我们就有可能丧失一种‘珍贵的道德理想’,即忠于法律这一理想。”

这种不确定性使哈特与富勒之争颇为复杂:他们究竟是在争论谁提出了一种对法律更好的描述理论,还是在争论谁更具政治上的积极功效?

哈特对分离命题的辩护

哈特首先强调,“边沁和奥斯丁并非玩弄语词区别的枯燥的分析家……相反,他们是热情如火的社会变革的先驱者……”他们之所以坚持这种区分,是因为在分离的前提下才可能“严格地遵守,自由地批评(toobeypunctually,tocensurefreely)。”从而有助于我们掌控两种危险:“第一种危险是,在人们关于应然法的诸多观念中,法律及其权威可能会被消解;另一种危险是,现存法(theexistinglaw)可能会取代道德而成为行为的终极标准,从而逃离批评。”

对分离命题的一个常见批评是,事实上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交叠处。哈特认为这种批评根本误解了分离命题的实质,功利主义者并不否认法律与道德的交叠,问题是何种意义上的交叠?从历史上讲,法律的发展当然受到了道德的极大影响;功利主义者也不否认道德可以被引入法律体系,法院也可以在法律之内依正义的观念进行裁决。“无论边沁还是奥斯丁所急欲宣称的,只不过是下述两个简单的方面:其一,在没有明确的宪法与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仅仅从一个规则违反了道德标准的事实,不能说这个规则不是法律规则;以及,相反的,也不能仅仅从一个规则在道德上是值得赞扬的,就说它是一个法律规则了。”因此,功利主义者并不否认法律与道德在事实上的交叠,他们所宣称的只是两者在概念上的区分。

还有一种批评“不是以细致推理为基础的,相反,它是人们基于刻骨铭心的惨痛经历而产生的感情诉求。”这是以拉德布鲁赫为代表的、基于纳粹造成的悲剧而形成的对分离命题的批评。哈特对拉德布鲁赫表达了同情,但认为如果认为纳粹德国对道德的麻木和对国家权力的屈从是由于“法律就是法律”的信念,那就太过天真了。拉德布鲁赫根本不懂自由主义的真谛,“对于对‘法律就是法律’这一箴言的邪恶利用的真正自由主义回答,或者对法律与道德规范相分离的邪恶利用的真正自由主义回答就是,‘很好,但这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法律不是道德,不要让它取代道德。’”在纳粹进行审判时面临一个困难,即被指控者认为其行为符合当时的纳粹法律,因而是无辜的。拉德布鲁赫式的解决方法是宣称“由于触犯了基本的道德原则,他们所依据的那些法律不具有法律效力。”哈特则支持用新的溯及既往的法律来进行审判,因为“当我们对制度进行道德批评时,如果有足够明白易懂的语言,一定不要用争议性的哲学命题。”

哈特并不否认法律体系的存续必须符合某些道德规范或其他标准,这些必须符合的标准就是哈特后来所谓的“最低限度的自然法”。当然,这种自然法是无法让分离命题的批评者满意的,它源于基于功能视角的推理,不具有规范性道德色彩。

富勒的回应

富勒认为,当把“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忠于法律的旨趣联系在一起考虑——而非仅仅追求知识的清晰——时,实证主义的法律定义没什么用处。哈特“要实现他所提出的目标,就不得不更加深入地考虑使忠于法律这一义务具有意义的法律定义。”简言之,清晰不再是检验法律定义唯一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对“忠于法律”这一理想有用。

如前所述,哈特区分了道德与“应当”,并认为主张不区分法律与道德的态度导致的可能是“不道德的道德”进入法律。富勒则认为逻辑连贯性与善而非恶的目的更具亲和性;相较于自然法,实证主义的态度无助于抵御“不道德的道德”进入法律。

如前段所述那般,“制定法律的权威必须得到道德态度的支持”,除此之外,“只有我们的君主(制定法律的权威)准备好接受法律自身内在的道德性时,我们才能说法律存在了。”这就是富勒最著名的“法律的内在道德性”的观点,富勒认为如果说哈特的基本规则触及了“法律的外在道德性”的话,对于“内在道德性”则是完全忽略了。富勒认为,法律并不就是“在那里”的经验材料,而是需要人类努力的一项事业,而这意味着“法律体系的存在(即使是坏的或邪恶的)永远都只是一个程度问题。”实证主义无助于这一事业。

哈特认为,纳粹倒台后德国法院面临一个两难困境,即忠于法律这一道德义务和做正确之事的不能两全,而德国法院和拉德布鲁赫所谓的“当一个法律如此邪恶时,它就不再是一个法律”,这只是对这种两难困境的轻巧逃避。在此,富勒对哈特的批判可分为两点。首先,富勒认为纳粹法与比方说英国法的区别并不如哈特所认为的那样仅仅在于前者用来实现邪恶的目的。纳粹制定了许多具有溯及力的法律和未公之于众的秘密法,还无视自己制定的法律,因此富勒认为纳粹的“法律”实在称不上是法律。其次,富勒认为哈特的观点于事无补,无益于对法律的忠诚,拉德布鲁赫的观点更清醒地认识到了“德国人必须恢复对法律和正义的尊重”这一实质问题。

接下来,富勒论证了实证主义对纳粹的纵容,“德国法律职业盛行的这种态度(‘法律就是法律’)有利于纳粹份子”。法律的内在道德性可以用来论证纳粹法律的无效,而无须求助于“高级法”。

在第七部分,富勒通过分析哈特的“核心与阴影”学说处理了法律解释问题。富勒认为哈特这一理论“最明显的缺点在于假定解释问题主要依靠单个词语的含义。”但事实上不存在在任何语境中都保持不变的“标准情形”,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解释单个词语的含义,并且这种解释离不开“目的”。哈特的这种错误源于“意义的指称理论”的错误,而这一错误已经被维特根斯坦、罗素和怀特海这类代表逻辑分析最前沿的人物所抛弃。

富勒认为,只有借助目的性解释,“忠于法律”才是可能的。实证主义者担心目的性解释将会严重威胁人类的自由和尊严,但实证主义的立场对此问题是无能的。

THE END
1.法律大模型harveyharvey法律(一)Harvey的创立背景在法律行业中,数据以文本为主,多为绝对事实和真实案件,并且法律工作具有强知识性和逻辑性,这些特点使其与大模型能力天然适配,很适合作为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在LLM出现之前,法律AI(以NLP为主)主要应用于合同管理、诉讼预测、法律研究等领域,如DocuSign主要应用于电子签名领域,国内的北大法宝、裁判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429382/article/details/144257753
2.哈特法律的概念.pdf哈特_法律的概念.pdf 13页内容提供方:恬淡虚无 大小:1.28 MB 字数:约7.42万字 发布时间:2020-11-14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146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哈特_法律的概念.pdf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法律的 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0/1114/6114053152003021.shtm
3.哈特《法律的概念》哈特《法律的概念》 经过一章的讨论,哈特给出了一个“命令理论”的强版本,该版本基于最简单的“抢匪模型”演化而来。接下来的两章哈特将检验该理论能否恰当地回答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6516497/
4.法著品茗昏暗里的一道曙光——评哈特《法律的概念》行政法学院2022级研究生 谢鲲龙摘要:《法律的概念》在法哲学史上有着特殊影响,其成功之处在于复兴了法律实证主义的传统。哈特将实证主义同语言哲学结合起来,通过对语言的敏锐洞察来廓清对现象的认识。在写作框架上,哈特通过对奥斯丁的命令模型的批判,逐步发展出自己的观点。第一,命令说无法解释多样的法律——尤其是权https://www.360doc.cn/mip/1109252906.html
5.梁灯:解读哈特《法律的概念》――从两个核心概念的中文翻译开始一.两个核心概念:第一性、第二性 1.哈特对奥斯丁的批判 “凡存在法律的地方,人类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非任意性的或必为的。”这是一个事实,哈特与奥斯丁等命令实证主义者在此问题上也存有共识,但基于这同一的出发点,哈特与命令实证主义者却引申出不同的法律观念。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9/10/641126_62148422.shtml
6.「好书快读」「美」哈特《法律的概念》在阅读【美】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后,我对法律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视角。哈特以他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深刻的论述,使我重新审视了法律的本质、作用和价值。下面我将从背景介绍、深入分析、个人观点、对比与参照以及结论和评分五个方面,分享我的读后感。一、背景介绍 哈特(H.L.A. Hart)是20世纪英国著名法学家,他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283821432495798&wfr=spider&for=pc
7.哈特法律的概念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 ^ 一、 赫伯特 ? 哈特(Herbert LionelAdolphusHart,简称 H.L.A.Hart),1卯7 年 生于英国北方的哈罗盖特 (Harrogate),1926年人读牛津大学新学院(NewCol? lege),1929 年毕业。自1932 年开始,担任过 一段时期的出庭律师的工作 。二战后, 回到牛津大学担任哲学研究员 (Fellow)。1952年,https://www.mayiwenku.com/p-39409718.html
8.哈特:《法律的概念》4专题介绍[J];北大法律评论;2017年02期 5陈敏论战中的哈特[J];理论月刊;2003年12期 6余煜刚;法律的概念:哈特与富勒之争——以“理想类型”的建构为视角的分析[J];理论界;2022年07期 7亢居阁;哈特《法律的概念》之读后感[J];法制博览;2016年35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SWZ196203007.htm
9.法律的概念哈特.doc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法律的概念__哈特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猜你喜欢 简单模板直接租赁合同 21页 煤矿事故的人因失误原因及控制 4页 冬至祝福语200字 12页 生活的滋味十篇 12页 住宅楼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15页 谈谈数学https://www.taodocs.com/p-3491782.html
10.浅谈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浅谈哈特的《法律的概念》 摘要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是 20世纪法理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是哈特在和富勒关于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数次交锋后的总结,集中体现了哈特的法学思想。本文依据二战后分 析实证法学面临的困境以及哈特和富勒的论战为背景,在精读《法律的概念》的基础上分 析哈特对于分析实证法学的贡献并提炼出https://doc.mbalib.com/view/cbbef68ba33a3d86013483c6c3d54bd5.html
11.《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英)哈特著)简介书评天下·博观·法律的概念(第三版),点击进入! 作者:(英)哈特著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31.30 定价 ¥39.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法律出版社当当自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2488285.html
12.读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有感读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有感 牛津大学法学院教授赫伯特·哈特-Herbert Lionel Adolphus Hart(1907-1992),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创始人,他以其实证主义的姿态构建了一个庞大而自洽的法理学体系。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带入法学,将传统(奥斯丁)的一般法理学进行了一番现代的梳理改造,开创了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同时也使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0/11/id/2274250.shtml
13.[英]哈特《法律的概念》百度云资源百度网盘资源百度云搜索热盘搜的百度云搜索服务仅提供[英]哈特《法律的概念》.pdf百度云搜索搜索结果和关于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pdf百度云资源下载页面,由百度网盘用户网盘***719在2022-12-02分享,该网盘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要您自行判断,点击下载地址直接跳转到真实百度网盘页面,可进行下载或转存等操作。 http://www.repanso.com/f/36845e4bee0ba9cc94aa43d7a2e31e9d.html
14.哈特代表作《法律的概念》(第三版)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哈特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法律哲学家之一,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代表人物,牛津大学法理学教授。哈特在分析哲学框架内发展了一套精深的法律实证主义理论。哈特最大的贡献在于以语言分析哲学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法理学体系,挽回了“二战”后饱受批评的分析实证法学。哈特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自由与https://www.ximalaya.com/album/49179406
15.分析实证主义视角下的“法律概念”——解读哈特的《法律的概念》作为现代西方新分析法理学的开创者,哈特基于实证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立场,运用分析主义的研究方法,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自洽的法理学体系。在这一理论构建过程中,《法律的概念》一书可为其法理学思想的经典代表作品。在该书中,哈特首先对约翰·奥斯丁的分析法理学,特别是“法律命令说”展开了严肃的批判分析,并在理论批https://pkulaw.com/qikan/dc5bcd3bc003b456b18eeb9a68082a5abdfb.html
16.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将规则分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将规则分为:()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效率。考试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0137f8b5ac2a41b8955e70a6d1e94b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