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宗教读书笔记

首次听说有一个叫做伯尔曼的学者花了40年的岁月,著了一本书,书名为《法律与革命》,之后我是久久不能回神,深感震撼,课间

我无数次的幻想着此书的作者会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本什么样

的书,是怎样的执着与追求才会拥有这份胸襟与气魄来花费人生中

的半辈子于一本书上?我无数次的设想倘若这本书不被世人接受,

倘若作者最后实在是续写不出内容,那么一本没有结局没有未来的书,作者又该如何自处?课后我终于鼓起勇气翻阅了这本跨越了一

个学者四十年时光的书籍,虽只是阅读了冰山一角,亦是深感折服,这对于自己的原有的认识模式,认识方式,确实是一次重大的理念

一小部分,接下来,我将从六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治学之道

治学之道究竟是什么,伯尔曼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阐释。治学需要

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需要有执着的发现真理,追求真理,需要有耐

性毅力守护者自己的学术神殿而不被世俗的种种所阻碍,甚至毁灭。《法律与革命》一书是作者伯尔曼育40年之心血,精心锻造的一部集法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学等的宏篇经典巨著。作者渊博的学识,治学的方法与态度,缜密的思维与逻辑,对

于后世而言都是一笔无价之宝。治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昙花一

现还是流芳百世成为永恒?我想作者40年来坚持对于这本书修修改改,直至达到他心中的完满这一选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这

个选择而阻碍了他可能的千千万万的下个选择,但是作者能够集中

于注意与它所研究的领域中的最微妙和最奥秘的现象,给自己亦给

世人留下永恒的财富以及精神支撑。

二、公正的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

律体系,清晰地给我们勾勒了一幅西方法律传统起承转合的盛世宏图。即使只是欣赏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我的感触也是很深。在我眼中,过往的特别是一些久远的历史是那么的苍白,愚昧与残忍,不

间都是花在了本国的现代法律体系之上。现在想想,思想确实是有

点狭隘,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治学态度。国可灭,史不可断,我很

欣赏这样的治学气度,以史为鉴,可以知新替。只有公正,客观地

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清醒的看到我国法律史的磕磕碰碰,起承转合,才能更好的发现现况,展望未来。

三、法律与革命

伯尔曼指出法律制度的根本转变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事情,因为法律

的基本目的是提供稳定性与连续性。当法律中大规模的变化即革命

性实际上是“不自然的”。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必须采取某些措施

防止他再次发生。必须牢固确定

新的法律,必须防止此类危机的发生,必须将进一步的变化限制于

渐变的范围之内。这些措施亦是于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这些固有

的属性所极力支持的。

四、法律与宗教

伯尔曼提出西方的法律传统孕育于宗教之中,宗教的发展促进了法

律的发展与延续。从宗教革命创立教会法这个西方近代第一个法律

体系开始,到描述宗教促成西方世俗法的形成,全书无处不在浸润着

宗教在西方法律传统形成中的基础和根源作用。

伯尔曼的这个观点对于我而言不亚于一场思维革命,对我而言各国

各派的宗教无非是两种观念:一是过于神秘遥不可及,二是过于愚昧,狭隘,浅薄。几乎是不会联想到他竟然可以成为是西方近代的

第一个法律体系,到可以促成促成西方世俗法的形成。由此,我也回

想到法律强制力的基础究竟该是什么,法律的遵守是为了不违法而

守法,还是为了自己的内心不受谴责而守法。当犯罪盛行是严刑酷

法如杀人者死,盗者砍其一臂还是从事情的根源出发,多方面双管

齐下的解决问题。事实上,法律并非马克思所说的单纯的统治阶级

的意志,而是包括公众的良心以及他们的习俗与惯例的社会共同体

所认可的体系。对于世上的万事万物,我们应该采取辩证开阔的风

度去研究运用它,而非一味的给于肯定或者否定。我国是否也可以

借鉴西方法律对于宗教的有效利用,而非一律的无神论者。

五、法律的历史继承性与完整性

伯尔曼认为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于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以教皇

革命为起点,教俗两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为基础。这可以在他的

文中得以体现,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介绍教皇的革命和教

会法;第二部分论述西方世俗法律制度的形成,即关于西方封建法、

庄园法、城市法、商法和王室法的形成。作者洋洋洒洒的七十万字

的鸿篇巨著集其在中世纪早期罗马法和教会原始材料以及在知识传

播中的近五十年认真批评性的学术成就,将一个西方法律传统的历

史清晰地归纳整理出来了。

法律并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一个静态,间断的过程。但是,可叹

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法律教科书似乎只注重于给读者展示最

法律体系,以及被取代的原因却是避而不谈,甚至,给读者一种法

律从来都是如此,从来就只有现存的这一个法律的错觉。这并不是

法律发展的原貌,也不利于全面科学的了解法律发展史,更何况,

是否为新的法律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被经验资料所证实,法律并

不因某些反例的存在,而必然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即使是可能不

合理的法律学说学,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是这门学科当时的完整历

史的组成部分。正如我们所说的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学派都有其

存在的特殊价值,法律实证主义并不因为纳粹法的存疑性而失去其

历史价值,同样的自然法学派也不因为纳粹法而获得无尚的地位。

法律教科书不应该是一个不科学,不合理的正确法律体系的重组的,加工的“科学体”。读者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而不是一个失真,加以加工,改造的法律体系。

六、如何看待西方的法律文化

对于西方的法律制度,我国的学者大致分为三种观念:一种是对西

方的盲目崇拜,甚至到了漠视鄙视国内法的制度。一种是对西方法

律的反感,认为他们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荼毒了本国法律工作者,破坏了国内法律体系的完整性。还有一种折中的观念即借鉴但不完

全照搬。我们应该将西方的法律史看成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工具,而

不应该将其视为金科玉律,视为禁锢我国法律制度正确健康发展的

枷锁,刻意的,不加考查地将西方法律制度塞进我国现有的法律体

系之中,扭曲我国法律的发展进程。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法律制度

并不是一门法律制度的终结,而是一门制度研究的新的开始与素材。.法律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阔体系,是集过去,现在,将来

的法治理念为一体的综合体系。法律制度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不断扬弃的过程。没有一种法律制度可以完美的解释一切现象,必

然有局限性,而且法律本身亦是有着固有的局限性,这需要不断的

涌现出新的理论来化解矛盾,完善法律制度,以更好的调整社会关系。

THE END
1.知识渴望者的心得分享学习常用法律1000条的经历在我对法律的深入研究之旅中,我遇到了一本书,这本书让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就是《常用法律1000条》。这不仅是一本简单的法规汇编,而是通往司法正义世界的大门钥匙。每一条法规,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谜题,解开它,你将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 一https://www.erdqcvtxm.cn/xing-ye-dong-tai/375665.html
2.笔记(送法下乡)书评三、审判委员会的构成和运作◆ 从谈及的一些具体案件来看,有些实际不存在事实上的或法律上的疑难问题,只是如果依法判决,判决无法执行或执行起来会带来严重后果。四、法官的看法和理由◆ 总体而言,不存在审委会影响办案和司法公正的问题。六、另一个视角的考察◆ 最主要的也许就是,可以以此来抵制人情和保护自己。八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56722/
3.法律知识读后感10篇(全文)法律知识读后感 第1篇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叫《小学生法律知识》的书,阅读后才知道不仅大人要懂法律,而且我们儿童也要了解法律知识,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切身的利益,。比如说人人都要遵守的《通路交通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想不到有这么多的法律跟我们儿童是息息相关的。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9orrq8f.html
4.关于法律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关于法律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法律观后感1000字左右 作文一:《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 》4800字 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以下是本网站小编为各人经心保举的关于执法读后感的作文1000字,接待阅读珍藏,盼望对您有所资助。篇一:执法职业读后感1000字这是霍姆斯在给哈佛大学本科生演讲的一篇竣事文。从这一篇文章中,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61121.html
5.法学读后感(通用8篇)篇1:法学读后感 《行政法学》读后感 13级行政管理(专升本) 133330105 王晓骊 由罗豪才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学》,是我选择写读后感的书籍。作为行政法,其核心是要调节个人与公众间的利益,要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在本书的第五章以行政法律责任命名,在本书的第十五章以国家赔偿制度命名。这两章是比较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n17y1a4.html
6.为王利明校长正名——《法律解释学导论—以民法为视角》读后感之一自从今年元月15日收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寄来的王利明校长新作《法律解释学导论—以民法为视角》一书后,花了近1个月时间将其粗略地读了一遍。之所以提起笔来写这篇读后感,原因有二:一是这本书的来之不易。今年元月7日,我以一篇《投稿、被拒绝、再投稿》获得“我与中国民商法律网(论坛)” 有奖征文活动二等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12787
7.“世界水日”宣传活动简报1科普类书籍读后感 1. 社区安全常识宣传 社区安全常识宣传 1.社区安全教育宣传内容 消防安全管理的地位和份量愈来愈显著,然而管理单位在落实各项工作的同时,却滋生了大量的火灾隐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产生的问题亟待解决,那家庭防火措施有哪些呢?电暖器、取暖炉等要远离家具、电线、电器设备等;睡觉前或家中无人时,http://yingkaiwangyou.com/774b063C40c4.html
8.法律常识读后感(3篇).docx法律常识读后感(3篇) 【第1篇】读《中小学生必备法律常识》有感800字 当我认真地读完《中小学生必备法律常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知道了法律跟我们孩子也是很有关系的,我们可以用它随时武装自己、保护自己。 某小学的王同学和其他两个同学在学校偷偷地用皮弹弓打麻雀。因用力过猛,其中一颗石子弹在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14/6225230132004235.shtm
9.法治的细节读后感2000字法治的细节读后感2000字 《法治的细节》和《圆圈正义》一样,是一本讲述法律原理的易懂有温度的书。作者具备湖南人的典型特征,桀骜不驯颇有侠义之气。在法律原理和现实之间的细节矛盾之处,阐述法治的主张。正如作者的概括总结,法律在不断进步,法治的细节在不断完善,一代又一代法律人与民众共同推动着法治细节的完善https://www.dushuganwu.cn/article-2144.html
10.《法律的概念》读后感《法律的概念》这本书就个人而言有精读的必要性,原因大致如下:研习法理学绕不过的几本书之一赫然就有哈特的《法律的概念》,这点毋须多言,此其重要性一也;分析实证对于我们法学研究的重要性再日渐显现,无论是语义实证还是逻辑实证,都具有纯化某些粗糙的理论的作用,此其二也;除了以上这些客观因素,个人口味的转换也https://www.wm114.cn/wen/38/74423.html
11.《给孩子讲民法典》读后感500字《给孩子讲民法典》读后感第5篇: 《给孩子讲民法典》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作为一名家长,我非常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因此我认为这本书是非常有价值的。 首先,这本书的写作方式非常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孩子阅读。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解释了许多法律概念和法律知https://www.dushuqun.cn/article/q_16837.html
12.王港续志第一篇1987年根据中组部和县委组织部的有关精神,党委决定结合隆重纪念党的诞辰活动,在全乡(镇)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中,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支部,简称“二优一先”。同时推荐一批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支部参加市、县的评比。此后,这项活动与两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http://szb.pudong.gov.cn/pdszb_pddfz_zz/2012-05-06/Detail_4233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