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法治统一至关重要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2014年,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提“法治统一”,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一些地方利用法规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对全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造成障碍,损害国家法治统一”。在2020年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维护国家法治统一至关重要。”可以说,维护法治统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法治统一不同于法制统一,不仅要求法律规范的统一,还要求法律实施的统一,包含法律制定、法律解释、执法标准、裁判尺度等方面的统一;意味着国家最高立法权和司法权归于中央,所有地方和部门规范性文件、所有社会规范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当然,法治统一也不是法治同一。我国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从法制统一到法治统一,体现了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法治只有统一,才有尊严和权威,才能做到平等保护,才能平衡秩序和活力,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从政治上看,维护法治统一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集中体现,维护法治统一就是维护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就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比如,今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明确将“是否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备案审查的首要事项。做好备案审查工作,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就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体现,讲法治与讲政治高度一致。

从经济上看,维护法治统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的普遍性、统一性特点与统一市场的需求天然契合。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市场经济提供“规则之治”。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进一步部署。通过统一的法律规范把有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制度规则“立起来”,通过统一的法治实施把不利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公正、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在质和量两个层面的跃升,这一来自经济基础的力量,不仅呼唤法治统一,而且必然造就更高水平的法治统一。

从历史上看,维护法治统一是中华法制文明的优良基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秦朝实行“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后,就实现了“大一统”在法制上的全疆域实践。汉代以后的国家治理都注重引礼入法,实行外儒内法,既充分发挥法律“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的作用,又采取“因俗而治”策略,制度的统一性与包容性、刚性与韧性保持了较好平衡,使中华法制文明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了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高度。可以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法治统一的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充分体现了“两个结合”。

从法治自身看,维护法治统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和总目标。这个体系是法律制定和法治实施、监督、保障的有机统一,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有机统一,也是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有效衔接。从法治体系的五个子体系来看,无论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还是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统一”都是其应有之义,两者共同构成了国家法治统一的基本内涵;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所包括的备案审查、行政执法监督、法律监督、法治督察等各种监督,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维护法律规范统一、执法标准统一、裁判尺度统一;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强调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等方面保障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统一,排除不当干预,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拓展了“法治”的内涵和外延,有效促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推动形成“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在更高层次、更大格局上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THE END
1.法律是什么本文将探讨法律的定义、内涵和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旨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在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法律的本质和价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23565659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指引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方向,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3.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资料思维导图模板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社会主义法律是新型的法律制度。 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781ec4c4eeff58c96e85cd
4.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1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5.中外法学过刊外部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法律上的主体,需要客观的法律标准,法人的形态种类需经法律规定确定,方可被外部人识别。经法律确定的法人形态种类,其数目是有限的,内容是固定的。发起人依据法律确定的法人形态类型,设立法人,经法定程序成立法人,产生对世效力。 (二)法定什么:法人的本质要素和非本质要素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771
6.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考点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7.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我国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习惯法为主成文法为辅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https://jieyang.huatu.com/tiku/4001121.html
8.思修简答题(精选4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vupxh2.html
9.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 ) A. 科学性与正确性的统一 B. 阶级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 先进性与正确性的统一 D. 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题目标签:特征法律社会主义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0d559f696a5e45e48774005b109be9c8.html?fm=bd273b9adde8ef7a83ca849461f005fea0
10.法的第三层本质是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的和整体的法的第三层本质是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的和整体的 A、正确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A、正确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英美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个国家和https://m.ppkao.com/wangke/daan/79a43561d3dc4624a7c137c585aa7b15
11.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学为什么是有意义的?马恩原典导读: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法律的产生、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经济决定法律,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法律的历史性,法律的阶级性,法律与国家的内在一致,私有制下的违法必然等。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承载法律本质的价值观和实现法律价值的法治观,对当http://www.marxistjuris.com/show.asp?id=713
12.联系我国实际说明我国法律的本质特征律师普法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https://www.110ask.com/tuwen/4452880224971784475.html
13.融德入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必由之路比如涉及修建违法建筑,考虑社会效果时主要从拆除的经济损失等方面进行,难免会与法律效果相冲突,得到的就只是“小众的社会”效果,也难以收到好的社会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在本质上应当是统一的,因为法律产生于代表统治阶级的人民,合法的即是合乎人民群众要求的。社会效果涉及社会各界的评价,而这些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10/id/1113619.shtml
1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很显然,党与法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共生共存的。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从本质上来看,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立法建议,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集体智慧,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https://www.fx361.com/page/2015/0121/153235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