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斯关于法律逻辑与经验的论断分析

霍姆斯关于法律逻辑与经验的论断分析

从霍姆斯众多的司法意见、演讲中,也能看出他也谈到了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法律逻辑与经验论断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形式主义思想对霍姆斯的影响

每一个法律理论与命题的提出,是受到特定时期的法律实践与思想的影响的。当时,美国法律界的思潮深受英国传统的影响,形式主义思潮占据重要地位。形式主义者认为,在普通法领域判决是法官根据先例和法律规则推导出来的,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判决可以归纳出法律原则,再用法律原则去指导案件的判决。这样循环往复,既可以用归纳的原则来判断案件的外在,也可以用来指导一个新的发生的案件。他们主张这样就可以减少自由裁量,因为一切都是有先例的和通过先例归纳的严格的原则,可以减少对法律公正、合理性的破坏。[1]

法律制度不能像数学一样,依据公式定理来设计。

二、霍姆斯的逻辑观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是否是霍姆斯的"反逻辑"思想的体现。显而易见,"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霍姆斯一系列法律思想、命题的提出,一系列的研究又怎么会脱离逻辑的方法而凭空产生。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他为了尖锐的抨击当时学术界盛行的一种观点---在法律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唯一动力是逻辑,这是概念法学或者形式主义法学的基本论点。而且单纯从字面意思上看,并没有体现出他否认逻辑的'作用,通过对当时法律界思潮、背景的分析,不难看出霍姆斯的"反逻辑"并非是在否认逻辑在法律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是应该怎么样对待逻辑的问题。

从霍姆斯众多的司法意见、演讲中,也能看出他也谈到了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他也同意,法律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对法律的研究也和其他的研究一样,需要探求因果关系,需要揭示逻辑和规律才能进步和发展。他也是强调逻辑的作用的,他说"律师所受的训练就是逻辑上的训练,司法判决所用的也是逻辑化的语言",[2]此外,他也提出需要对单个的判例进行归纳和整理、分门别类,通过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为后世司法实践者提供指导。他承认逻辑在解决案件中的作用,也支持运用逻辑对法律整理、归类以适应实践的需要,但是也提出了他的担忧---对于实践中疑难的新的案件,法官需要抛弃严格的逻辑形式,实现"法官造法".

三、基于逻辑观而产生的经验观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不仅是在批判"逻辑是法律发展的唯一动力",更肯定了经验的重要性。

一方面,对于司法实践、法律的发展,不可能像运用数学公式定理解决数学题那样,找到严格的符合一切情况的定律,即不可能达到严格的逻辑结论。法律的发展、充实,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经验积累的过程,霍姆斯认为,运用经验的思维方法具有灵活性、衡平性,能够使我们的法律更具有适用性。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具有不确定性,在实践中,法官们往往也难以使每个案件都有完全适应的法律规则来裁判,这更需要法官在法律的空隙中运用经验"造法".

减量化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指在生产筹备时争取投入尽可能少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强调生产者应通过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意味着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法最为重要的原则,循环经济的"循环"就集中体现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一种区别于以往单线经济的复线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使传统线性经济的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实现经济的闭路循环。同样,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也要重视资源化原则,例如,我国是自行车大国,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如果不对其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不仅浪费了废旧资源,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四)循环经济法具有独立的价值取向中国的环境法立法工作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启动的,所以中国的环境法律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偏重于治理污染,当时的资源节约问题并不凸显。

进入到21世纪,中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必须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的经济主要靠工业推动,而传统工业污染重,资源利用率低,亟待转型升级。因此以节约能源资源为价值取向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各地都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实践,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但是这些实践的局限性很大,主要是这些实践活动太孤立,没有系统化发展,绝大多数的循环经济实践只是在个别企业内部进行,最成功的地方也只不过是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要想成功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将系统化工作深入到底。在建立了单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园区内企业的循环后,还要实现和其它产业园之间的循环,使得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循环的大系统。循环经济是一个偏重于宏观的概念,讲究整体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不能仅从细处着手,更需要顶层设计,遵循从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实现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1]陈泉生。《循环经济法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114页.

THE END
1.荐书推荐给法律人的十五本法律英语书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法律英语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与一般英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故而常常成为法学生或法律工作者在学习、实务中难以攻克的一座大山。 今天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法律英语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与一般英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故而常常成为法学生或法律工作者在学习、实务中难以攻克的http://www.ylmeng.com/luyoumeishi/202412-18021.html
2.此事发生后群里有过一场讨论,说的是体面的建制派会强调killingis如果法律本身不能实现正义,那么遵纪守法就成了对平民的压迫,就成了对遵守规则之人的剥削。那么这种法不守也罢。 人天生而自由,人的福祉只有他自己能负最终责任,没有人能替一个人度过他全部的生命,也因此,我不会阻止一个人反对压迫,哪怕他采取暴力的手段,只要他不会伤及那些无辜之人。而Luigi Mangione正是这样https://weibo.com/7585501492/P4emQd7ok
3.“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是罗尔斯的名言。正确C. 电机转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是罗尔斯的名言。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https://www.shuashuati.com/ti/a6f21e4e43e243c0aed2addd239d5313.html?fm=bdbc2a874f8df62a58ad2e165e1136d486
4.法律谚语: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合肥律师动态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出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释义】 严格的逻辑推理的确使法律或者判决具有了理性和科学的色彩,但是较之更甚的危害性在于,由于过于关注逻辑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往往容易导致法律严重脱离经验世界而日渐封闭,其活力日渐枯萎,最后蜕化成社会发展的桎梏,而背离https://www.055110.com/a/cycx/18836.html
5.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他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老实说我有的时候也很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你的剧本不是你选择的你只有努力把你的剧本给演好。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http://meiriwenzhai.com/quote/34017
6.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哔哩哔哩1160 -- 4:22 【罗翔】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 6630 3 1:25 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 1731 6 4:06 法律的模糊性是避免我们成为机器人的重要因素。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 5135 4 13:31 法律逻辑10min迅速复习,提高你的期末复习效率 1133 1 5:08 罗翔教授: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w54y1Y7oh/
7.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不在于逻辑谈判主要还是非诉讼项目比较多,特别并购类,很多交易条件,架构安排有很多空间,个人感受不是技巧,主要还是看实力,势均力敌时候是最累的,关键是怎么能找到能达到目地,但是又提出一些交换条件,让对方容易接受。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这个综艺给你看到的只有逻辑,可以给你分析的头头世道,等到了真实的项目和https://dy.163.com/article/FTQOLK7O0544548X.html
8.法律的生命在于逻辑,也在于经验法律生命的躯体在于逻辑,生命之灵魂则在于经验。法律与伦理、道德、宗教等一样扮演着社会规范的角色,这就决定它必须扎根于社会生活。一旦脱离于社会,偏离社会生活的常规和经验,而势必导致自身定位的高远而难以与社会生活相融。因此,法律的生命在于逻辑,也在于经验。 https://www.ilawpress.com/article/detail?id=384310534024987137
9.哲读书笔记(十二):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美国的“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可感知的时代的必要性、盛行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的直觉知识,甚至法官及其同胞所共有的偏见等等,所有这一切在确定支配人们所应依据的规则时,比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作用。法律所体现的乃是一个民族经历的诸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因此不能认为它只包含数学教科书中的规则和定理https://www.jianshu.com/p/55aedb88089e
10.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15篇(全文)二、霍姆斯的逻辑观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是否是霍姆斯的“反逻辑”思想的体现。显而易见, “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霍姆斯一系列法律思想、命题的提出, 一系列的研究又怎么会脱离逻辑的方法而凭空产生。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他为了尖锐的抨击当时学术界盛行的一种观点———在法律发展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j0qz10p.html
11.张千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新京报作为宪法学者,张千帆在国内遇到的最大挑战,即是中国没有宪法案例可研究。正如美国大法官霍姆斯所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张千帆在持续介绍国外的宪法与宪政现状之外,他能做的就是关注、评论国内重大社会事件,那些推动制度改革的社会事件,让他对民间的宪政精神充满乐观期待。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5144423114827.html
12.心之所向,行则必至——律匠律师事务所周年记律匠学院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霍姆斯) 律匠最为显著的标签系由离职法检人员创办,且所内前资深司法人员占比较高,这意味着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是律匠优胜的基本盘。法律从来都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分享和传承就显得尤为紧要。我们以律匠学院为平台,坚持将专业、实操作为分享和培训的方向,将客户委托http://www.eximiouslaw.com/show-11-284-1.html
13.考友经验分享——考研英语怎么答题管卫东考研英语(注:我的英语一般,这是其他人的考研英语经验,仅供参考,要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管卫东老师的《管卫东的考研英语阅读最后冲刺阅读突破——技巧与总结》,觉得收获不小,只有不到两面纸。新东方的专项训练笔记也可以看一下,唐静的翻译笔记就不错。 一、词汇 https://blog.csdn.net/stqer/article/details/13117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