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名言警句精选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翻译:读书要依照一定的顺序,一点一点积累,打好基础,并且要多次熟读成颂,仔细思索书中的含义。

解读:这句话出自朱熹的读书法,体现了朱熹勤学扎实的学习态度,分别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和巩固性教学原则。

★故学至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

翻译:因此学习到了《礼记》才停止,才算是到达了道德的极致。

解读:此句出自荀子的《劝学》,强调了《礼记》作为书籍的重要性,《礼记》是法制的前提、也是各种条例的总纲,因此学生的学习到了《礼记》才算学到了最高水平。这句话是“道德”一词最早的出处,在教招考试中常以单选题形式出现。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

翻译:要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假,一是要依据前人的经验、考察古代典籍,二是要借助老百姓的实际经验,三是要将行动付诸实践、看是否能对百姓有利。

解读:墨子的“三表法”体现了古人的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统治阶级做决策不应迷信“宿命论”而应根据古人、人民和实践这三种标准。

★绝学无忧——老子

翻译:杜绝巧智之学,就能免除忧虑。

解读:老子主张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性,社会上流行的功利学问会教坏人善的本质,因而不如不学。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主张“绝圣弃智”。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翻译:现在的老师只知道诵读书本,一味地灌输知识,急于求成而不管学生是否能适应。

解读:本句出自《学记》,描述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很多教师只顾着赶进度、让学生快速学习知识而一味地灌输,忽略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了古代对于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三道例题来检验一下对古代教育名言的掌握情况吧。

例题:

1.以下古语中出自《学记》并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相观而善之谓摩

C.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D.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答案】D。解析:本句出自《学记》,意思是很多教师只顾着赶进度而一味地灌输知识,不管学生是否能适应,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符合题意。

A选项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但出自孔子。不符合题意。

B选项出自《学记》,体现了学习观摩原则。不符合题意。

C选项出自《学记》,体现了量力性原则。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D。

2.【多选】以下属于朱子读书法的是()。

A.循序渐进B.虚心涵泳

C.熟读精思D.切己体察

【答案】ABCD。解析:朱子即朱熹的读书法共有六条,包括“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

A选项“循序渐进”指读书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渐积累,不能一味求快。符合题意。

B选项“虚心涵泳”指读书要有客观公正和开放的心态,接受平正简明的解说,不追求高远奇异的说法。符合题意。

C选项“熟读精思”指读书要反复诵读至滚瓜烂熟,反复思索文意。符合题意。

D选项“切己体察”指读书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用知识指导实践。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ABCD。

3.“绝学无忧”出自()。

A.孔子B.老子

C.庄子D.墨子

【答案】B。解析:“绝学无忧”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断绝巧智之学,才能免除忧虑,体现了老子反对人为的文化教育、复归自然的思想。故本题选B。

THE END
1.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大全有关尊重法律的名人名言大全法律如同阳光,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法律如同清泉,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保证。想要感受法律瑰宝的魅力,首先从了解法律的名言开始,下面是42句经典的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不仅是先哲大家的思想精华,更是对法律的开悟启迪。 关于法律的名言: 一、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 http://m.xuexili.com/mingyan/falv.html
2.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精选14篇)篇3: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作为古代世界法系之一种,律令法系自有其发展历史及显著特征。如现将唐视为律令法系发展巅峰的话,则秦汉无疑是其起源、发展之阶段。[2]《说文》正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记录了一些法律相关词语,佐证了我国法律萌芽发展,折射出我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本文从《说文》法律词语出发,探析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tde9crc.html
3.中国古代法律制度12篇(全文)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第2篇 2)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3)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4)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5)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03144rm.html
4.中国古代法律名言名言短句网络文章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适合你自己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中国古代法律名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s://bbs.openke.cn/thread-417377-1-1.html
5.「经典语录」中国古代法学家的法律名言警句①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https://www.simaowang.com/m/m_nr.asp?id=32487
6.古代法律谚语高中知识1.有关法律的古代名言 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2、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3、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4、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76224.html
7.古代法治名人名言古代法治名人名言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春秋?管仲) 圣人为民法,必使之明白易知,愚智遍在之。(战国?商鞅)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战国?慎到)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63476
8.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古代关于法的名言,与其所表达的法的作用对应错误的法的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行为结果的作用。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得以充分实现的作用。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规定和实施而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发生影响的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古代关于法的名言,与其所表达的法的作用对应错误的是: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cbf849561f0342e2bc954142be3e23d5
9.古希腊的法律思想体系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则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著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https://www.douban.com/note/783572110/
10.下列古代的历史名言中,不出自于先秦时期作品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下列古代的历史名言中,不出自于先秦时期作品的是A.防民之口,甚于防川B.金玉其外,败絮其中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https://www.shuashuati.com/ti/054fc8f521f747098eb9bd43ee6f69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