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共8篇)

2)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7)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8)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9)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0)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1)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2)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13)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4)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5)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17)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18)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9)五权宪法。——孙中山

20)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

1)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2)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3)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5)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6)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8)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9)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10)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1)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2)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3)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5)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6)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7)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8)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9)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20)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2)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3)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4)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6)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7)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8)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9)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0)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1)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12)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3)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4)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15)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6)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17)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18)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19)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20)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5)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6)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4)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7)知耻近乎勇。——《中庸》语录大全网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2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6)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7)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8)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1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1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1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7)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10)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1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7)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THE END
1.道德与法治八上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引用名言警句,古文解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课本P1,单元导语】 【解读】出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解释: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909/18/79930059_1133568754.shtml
2.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得分攻略有关文明的名言 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法】雨果 增多的物质财富和增多的空余时间是促使人类文明的两大因素。--【英】狄斯雷利 文明就是造就文明人。--【英】罗斯金 文明的真正验证不是人口统计数字,不是城市规模,也不是农作物的产量—而是一个国家能 造就出怎样的人。--【美】爱默生 http://www.dongyongedu.cn/n161229.htm
3.《法律的精神:法律格言智慧警句精选》(辛辉荣丽双)简介法律的精神:法律格言智慧警句精选 探寻法律精神,推开法律之门,穿越500年法律史,收录100余部经典著作的核心要旨;撷选200余位中外贤哲的法律思想精华;汇编2500多条中外法律名人名言,做升华文章的点金之笔,启迪思想的智慧锦囊。 作者:辛辉荣丽双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55510.html
4.法律谚语书签,书签寄语法制书签名言警句 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https://www.1566.cn/yanyu/16973.html
5.与依法治国相关的谚语高中知识20、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2.有关治国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天下为公。(孙中山) 2、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3、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1831289.html
6.林则徐的名言警句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林则徐的名言警句大全导读:本文是关于林则徐的名言警句大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于有声。——林则徐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3、鸦片流毒亍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https://www.docin.com/touch/detail.do?id=2447383615
7.关于诚信的古代名人名言本篇文章收集了大量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丰富全面。 1、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3、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tpwrg8.html
8.高考语文日积月累每日必背(附答案解析)一、名言警句积累 1、无困难之字,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李大钊 2、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胡适 3、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陈独秀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二、素材https://m.360docs.net/doc/515400947.html
9.关于学习的古代名言14篇(全文)关于学习的古代名言(精选14篇) 关于学习的古代名言 第1篇 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3)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mq24qgw.html
10.三毛名言警句有哪些三毛名言警句素材三毛名言警句下载淘豆网为你提供三毛名言警句有哪些、三毛名言警句素材和三毛名言警句下载的服务,相当于三毛名言警句大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三毛名言警句的内容。https://www.taodocs.com/topdoc/119144-0-0-2.html
11.关于责任的诗句社会责任诗词社会责任感 名言名句 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名言警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国家兴衰,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https://guan.zupu.cn/gushi/612387.jhtml
12.商务印书馆8月好书推荐163名言警句,娓娓道来,值得一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法律文明史”丛书的最后一卷 主要描绘人类法律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s://3g.163.com/dy/article/DP0UU65H0521D976.html
13.鬼作HD国语高清在线观看全集高清完整版简介:走在前往住院部的路上,霍靳北回想起先前和千星在办公室里的对话,的确,他真的冷淡。齐远同样转头看向窗外,旁边就是一个广场,游人不多,一群鸽子停留在广场的地面觅食,详情 立即播放收藏 鬼作剧情简介 走在前往住院部的路上,霍靳北回想起先前和千星在办公室里的对话,的确,他真的冷淡。齐远同样转头看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45671.html
14.名言名人名言名言金句名人名句名言警句名言网有着全网最全的名言大全,经典语录,名人名言,名言警句,经典台词,格言,名人,励志名言,好句子大全,名人作品,名著经典语录,爱情语录,搞笑语录,非主流经典语录,英语语录,书籍语录,搞笑语录大全各种语录、各种句子、最全面的语录句子尽在名言网,欢迎关注。http://www.mingyan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