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借刀杀杨笠,明天呢?

可能连李诞也没想到,一场精心策划,阵容不错的《脱口秀反跨年》播出后。

在热搜留下的,是几句与节目关系不大的话。

关于杨笠的:

关于池子的:

还有……关于姚晨的?

后面两人甚至都没来参加节目啊。

懂了。

这些捕风捉影的只言片语,再次被当做阵营互掐的有力武器。

“你们男的……”

“你们女的……”

吵急了,懒得吵了。

大手一挥——

啪。

回归那最简单粗暴的神秘力量,举报。

格式专业,开篇一看就是老司机了:

“向国家广电总局举报……”

现在看可能还是太难了。

这一次简单点。

从“听懂人话”说起。

三句话,我们一句一句挖。

01

“男人还有底线呢?”

先看风暴中心,杨笠“宣扬仇恨,煽动矛盾”的金句。

她到底说了什么?

讨伐大多集中两句话:“垃圾”与“底线”。

一个是关于男性“难讨好”的段子,里面还埋了一个谐音梗。

你们男的也太难讨好了吧

我说你是个“垃圾”,你肯定不乐意

我说你是个好人,你也觉得我在侮辱你

现在我说你是个普通人,你也不高兴

那你到底是什么人啊?

“见仁”(贱人)见智的事情

还有最“严重”的一句。

男人还有底线呢?

过分吗?

好像是。

可听懂人话的第一个反义词,是断章取义。

杨笠在说以上两个段子前,就撒娇式地坦白:

我好喜欢男人啊!

杨笠:海~内~存~知~己~

当她耍了小聪明说完“见仁见智”的谐音梗后。

立马“对不起”。

她知道,这样的段子在这个舞台上不得体。

她知道,这样的梗不高级。

Sir觉得还有一种可能——

她尝过网暴的滋味,她学“乖”了。

对,杨笠脱口秀最初的高光,也是因为一句话。

“男人这么普通还这么自信”。

真敢说。

标志性的女性段子,让她收获了出圈的红利。

同样让她体验到出圈要面对的暴力。

所以你能看到这一次杨笠表演的别扭。

一方面,她依然在输出着女性视角的“金句”,那是属于她的人设和定位;

一方面,她又在努力铺垫着为自己找补的空间。

自嘲。

我不想有一天我老了

走在街上被人认出来

人家说你看,那就是说男的都是“垃圾”那个

她在,捡垃圾

还是自嘲。

杨笠:人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

客户:你在镜头前不要抖腿

杨笠:好的没问题

甚至为了消除男女对立的印象,杨笠还在正常表演最后,加上一个并不自然的结尾。

男医生救女病人。

谨慎如她,依然沦落到被举报。

问题出在哪?

答案在下一句话。

02

“脱口秀肯定不是杨笠那样”

事件中被断章取义的不止杨笠,而是所有人。

比如姚晨。

原微博里,姚晨没有提到男性、女性,只提到了“人性”。

可热搜自动帮她总结:姚晨力挺杨笠。

比如池子。

“脱口秀肯定不是杨笠那样”。

网友自动脑补——

姚晨和池子杠上了?

呵呵。

在Sir看,两人说的是同一件事。

池子完整的话有上半句:

“总有人问我脱口秀应该什么模样,我觉得很可能是罗翔老师那样……”

网友又怒了——

当即扒到池子曾经讲过的,低俗的女性段子,说他双标。

双标吗?

池子的段子和杨笠的段子,某种程度上出发点相同,都是直线攻击。

这恰恰证明,池子看到了比自己更好的罗翔。

不得不说,当晚表演里罗翔起码在前三。

网友反响——

“哈哈哈哈哈……”

现场反响——

高潮不断,前倾后仰。

李诞反响——

笑到眼睛都没了。

杨笠和罗翔区别在哪?

这就是姚晨提到的,还有池子潜台词里指向的。

冒犯。

冒犯和讽刺不一样。

讽刺可以是直白裸露的。

就像罗翔老师上来的两个段子:

讽刺脱口秀演员的违法过往。

我说我不会搞笑,我是做普法教育的

李诞激动地对我说,那您更得来了

我想了想,还是来吧

毕竟脱口秀也不是法外之地

讽刺李诞与池子的矛盾,讽刺朱一旦团队,讽刺张雨绮婚姻生活……

我来了之后

李诞问了我一个员工解约的问题

朱一旦问了我一个合伙人退出的问题

张雨绮问了我一个拟定婚前财产协议的问题

一下子把我给问懵了

我说我是教刑法的啊

接下来,罗翔老师才火力全开。

当罗翔问他一个最简单的刑法问题时。

学生回家了。

接下来,罗翔以这个例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这就是学刑法最“崩溃”的时刻

这个问题老师明明讲过

你还笑过

但是你就是不知道怎么做!

他冒犯了谁?

正如罗翔引用奥威尔那句话:

“很多人沉迷于寻找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渴望和人类伟大的传承相隔绝,于是幻想着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结果,却跌进了一个粪坑。”

是一部分听他网课,以为能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案例分析中摸透法律,到头来却只记得当中笑料的浮躁年轻人。

继续。

一个关于发微博的段子:

罗翔先是说,奥威尔那句名言,自己时刻放在心里。

又补了一句,“但千万不要发到网上”,影射自己被骂到退出微博的事件。

有句话就是写给我的

荣誉是有限的

只有德行才是永恒的

这句话要时刻放在心里

但千万不要发到网上

然后又说到朋友教他,不要发高深的东西,你发自拍呀。

此刻他依然在冒犯。

冒犯整个低俗趣味的网络环境,以及参与制造这种环境的,低俗而不自知的网民。

还没完。

罗翔整场表演最点题的金句:

其实我觉得

人们本身不需要普法

因为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

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

这个人完全有可能是人渣

又在冒犯谁?

表面看,这是对罗翔自己所做工作的全盘否定。

可骨子里,他冒犯的是身边的虚伪和狡黠。

到这你应该懂了——

纵观罗翔的表演带着刺,一层层扒开,内核是哀叹。

为什么没人骂罗翔?

当然,可能是一部分人压根没听懂。

也可能是罗翔“藏”得更好,话术更圆润。

Sir更倾向于,罗翔经过长期积累,掌握了冒犯的分寸。

冒犯并非明确的攻击与反攻,它是在对与错,黑与白,阵营与阵营之间寻找暧昧的荒诞。

反观杨笠。

再喜欢杨笠的人也必须承认——

杨笠这一次的出圈,与脱口秀水平本身无关。

杨笠的问题就在于,她没冒犯任何人。

看她被广泛传播的几句话:

男人真“贱”;

男人“垃圾”;

男人“没底线”……

这既不是讽刺,更谈不上冒犯,它们就是普通人脱口而出的发泄。

它就像用文字帮你挠痒痒。

往大多数人最敏感的部位发起猛攻,收获生理性的“反应”。

而非反思。

这便是“听懂人话”的重要性。

不然的话……

别人“骂”你,你笑了。

别人只是在挠痒痒,你却怒了。

Sir又要举出黄阿丽的例子。

与杨笠一样,她也是一位女性视角的脱口秀演员。

可黄阿丽更口无遮拦,更尺度爆表。

她也喜欢冒犯人,甚至直接冒犯女性。

车速飚起来简直了——

我认为女权主义思潮是女人历史上发生的最差劲的事。

以前的女人懂装傻:工作是门技术活,

咱女的玩不转呀,还是让男的来吧。

所以那时的家庭妇女,每天在家吃零食看电视……

拉屎也不憋气,日子像活神仙啊。

屁声大到回响整条走廊都可以

当时背景是2013年,脸书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写了一本书《向前一步》,号召女性挑战自己,要在职场出人头地。

黄阿丽偏偏跳出来说反话:“咱女人曾经无所事事的好日子都被毁了”。

人家才不想“向前一步”,人家想葛优躺

老娘想死死躺平!

这要放在中国互联网上,下场难以想象。

可仔细想想,她到底在说什么?

真正的冒犯,藏在她段子里的反讽。

她用女性视角说出的“心里话”,实则是当时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刻板印象。

女人职场上不如男性;

女人在家带孩子很轻松;

女人躺平很爽……

台下笑嘻嘻,回家才反应过来:嘶,这家伙是在骂谁呢?

脱口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当然分高低。

跟罗翔比,黄阿丽更高级;

跟杨笠比,罗翔显然更高级;

跟这一期的杨笠比,过去的杨笠也有过高光时刻。

作为以脱口秀为生的职业演员,Sir相信,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内容更精进。

但。

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那些没那么高级,没那么成熟的表演,就该被骂,就该封杀?

Sir再带你们品品第三句话。

03

“至少没有损失。”

对杨笠的举报文里,有几句话让Sir不寒而栗:

“宣扬仇恨”;

“煽动群众内部矛盾”;

“不利于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不过,最后一句才是Sir认为最危险的:

“至少没有损失”。

前几句,是把“举报”正当化,正义化。

扣帽子。

后一句,则是明目张胆地宣扬对举报,对封杀的滥用。

真的没有损失吗?

损失就在眼前。

不说别的,就说脱口秀。

李诞一次专访,快问快答环节,他被问“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眼中的脱口秀”。

回答:好笑,幽默,逗。

看似三个近义词,实际还是有区别。

风格上的区别。

如果要举例子——

王勉的都市吐槽,好笑。

卡姆的即兴表演,逗。

中国有数不清的脱口秀演员,风格各异,但仅以线上综艺,大众熟知的演员来看。

中国脱口秀似乎只能让“好笑”和“逗”的人走红。

一旦有人想尝试“幽默”呢?

对不起,这条路越走越窄。

有些禁区,国情所致。

国外脱口秀最集中调侃的三大话题:政治、宗教、性。

想都别想。

有些禁区,有明文规定。

比如杨蒙恩段子里提到的“太平天国”,字幕可以留,但必须消音。

而更多时候。

禁区也是观众徒手圈出来的。

京剧段子?不行,这是诋毁国粹。

△周奇墨讲京剧段子,被京剧文化爱好者说是诋毁国粹

复联段子?不行,乱用梗。

偶像?更不行,谁不知道这是雷区?

△张博洋提到蔡徐坤,被消音

经过杨笠这一次,脱口秀演员大概也长教训了。

禁区范围,又多出一个叫“女性主义”的圆圈。

中国脱口秀演员已经不是在讲笑话了。

他们在走钢丝。

庆幸的是,他们现在至少还拥有这根“钢丝”。

否则,可能就像王建国说的。

中国脱口秀最后剩什么?

“炒CP”。

把所有人炒成CP,等于没有CP。

于我们同样。

当创作者不再被允许“说人话”,当所有人只能被说烂的道理,千篇一律的段子逗笑的时候。

我们便失去了笑的自由。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你需要法律的时候,它不一定能帮到你。一罗翔#罗翔#名人名言你犯了错,法律一定能制裁你,但是你需要法律的时候,它不一定能帮到你。一罗翔 #罗翔 #名人名言 - 一泽语录于2023082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9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www.douyin.com/video/7272239003288587531
2.法律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汇总法律名言警句网络文章14、有很多经典的法律名言和警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已由中华https://bbs.openke.cn/thread-535572-1-1.html
3.《罗翔老师说:法律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法律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文明的标志,是正义的保障。”这是罗翔老师在《刑法学总论》中的一句名言,也是他对法律的理解和信仰。罗翔老师是一位知名的法学教授,他以生动有趣的讲解风格,深受广大学生和网友的喜爱。他不仅传授法律知识,更传递法律精神,让我们认识到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活跃在人们生活中的力量。 https://www.jianshu.com/p/f2b7cfe9f069
4.《法制的细节》名言与金句摘录(法治的细节)书评法治的细节,这本书如名所释,对法律和法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有思辨性的哲理和普及大众法制观念的热情。书中,罗老师对于当今一些比较有争议性的议题和社会现象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见解,同时也为我们抛出了很多问题与思考,奈何我学术和造诣有限,无法在这些矛盾中提出自己的评述,所以在这里摘录了一些书中的名言和金句,颇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352876/
5.?罗翔:法律要尊重民众的情感,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而法律的意义就在于它划清了我们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界限,那些人性中丑恶的怜悯和审判,都应该被关进法律的笼子里。 ▌法律,归根到底是人的法律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非常残忍的强奸幼女案。在这些案子里,很多舆论都倾向于严惩凶徒,要求给凶徒施以酷刑。 但罗翔老师却持不同意见。他引用康德的名言:人是目的,而不是工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014760.html
6.罗翔名言名句经典语录新发布的罗翔经典语录汇总,收藏,罗翔名言名句整理,持续更新网友点赞多的https://www.yulins.com/zuozhe/%E7%BD%97%E7%BF%94_2
7.引用罗翔老师的一句话“法律是对人们最低的道德要求,一个标榜自己遵纪引用罗翔老师的一句话“法律是对人们最低的道德要求,一个标榜自己遵纪守法的人可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渣”。因此,社会整体的道德要求应该要高于遵纪守法的底线才能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所以让我们一起继承芒格的精神财富,做一个正直、理性、乐观的的价值投资者。https://xueqiu.com/1678212670/268902369
8.《圆圈正义》经典语录金句名句摘抄赏析作者:罗翔 《圆圈正义》简介: 《圆圈正义》一书共收录作者的49篇随笔文章,分为“圆圈正义”“何谓榜样”“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身负权力 各自珍重”“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生命的尊严”“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七大部分,作者在本书中运用特有的坦诚、自省而尖锐的笔调,探讨了正义、道德、分析社会热点案https://www.mingyantong.com/article/941818
9.罗翔专访:“很多的荣光,不过是草船借箭”A罗翔:我觉得每个人内心深处一定都有对正义的渴望吧。所以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学习是一种回忆,为什么大家会在经历一些事情的时候感到很难受、感到不正义,那一定是有个参照系叫正义。只有当你那个参照系被打乱之后,你才会觉得这个东西不正义。 相比其他职业,法律人当然更强调公平和正义,更想用精确的术语来表达出这种公平和https://static.zhoudaosh.com/B3E2D461A24DD699843AEFA957A586A2F0298836AF37ED93255450C41774BBD4
10.罗翔的变脸和“大法党”的“操守”日前有代表公开呼吁取消寻衅滋事罪,再次将这个话题推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反对寻衅滋事罪向来是国内自由派法学圈子里的「共识」。除了这位代表,还有一位名气更大的鼓吹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罗翔。这位网红教授有一句名言:寻衅滋事罪是「我国刑法的耻辱」。 https://m.hswh.org.cn/wzzx/llyd/zz/2023-03-09/80612.html
11.罗翔与车浩之争,细数的车浩的几大问题之前罗翔老师发表了一篇提议提高拐卖妇女刑期的文章,之后北大的车浩教授立刻发文反驳。最终二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最后更是有许多法学大佬加入到了讨论之中。双方的一个辩论的起点是关于鹦鹉的。罗老师认为买一只鹦鹉都能判五年,但买一个被拐妇女却只能最多判三年。因此该法律是不合理的,所以应该上调拐卖妇女的刑期https://www.yoojia.com/ask/17-11357211919425636152.html
12.法治的细节罗翔在线阅读◇2020年度法治人物、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全新法律随笔,解读热点案件,思辨法治要义。 ◇集结罗翔近两年对法治与社会的观察,论法理、聊读书、谈爱情,人间清醒与你坦诚相见。 ◇盘点近年热点案件,理性而不失温度,从N号房事件到张玉环案,如何在现实中追求正义? https://www.99csw.com/book/11128/index.htm
13.罗翔为什么这样红?但罗翔认为这种论调是完全的“事后诸葛亮”:人从来就不是完全的理性生物,因此执法者一定要处在当事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你把自己代入一下,代入成防卫人,不要过于苛求。” 除此之外,他还有几个观点最为出名。 首先是康德的名言:“人是目的,不是纯粹的手段”。这一条决定了法律的基础应该是“以人为本”,法律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247508
14.太荒谬了,《法律的悖论》字字如针,读完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罗翔教授指出,正义并非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随着时代、文化、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在不同的情境下,正义可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这种对正义的多元解读,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判断的复杂性,也让我更加明白,作为法律从业者或普通公民,我们需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反思。《法律的悖论》不仅是一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51355857099953&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