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望着我的辅导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预祝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总论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人类环境2、自然环境3、人工环境4、自然资源5、环境6、生态学7、生态系统8、食物链9、生态平衡10、原生环境问题11、环境问题
二、简答: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关于环境的定义和范围?2、举例说明生物和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3、生态学的任务:4、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5、环境科学的任务: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关系:7、生态系统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
二、简答:1、怎样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含义?2、如何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要素:5、如何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阶级性?
三、有关问题: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共同性。2、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保护人民健康。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只有物和行为。4、《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5、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分为: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基本需要;卫生、教育、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第三章一、简答:1、西方环境法可分为几个阶段?2、环境法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的特点:3、环境法的完备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的特点: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已经形成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标志是什麽?形成独立法律部门的原因是什麽?
第四章一、简答: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所作的规定?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单行法规有哪几类?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麽?4、简述我国已颁布的较为重要的环境管理行政法规有:5、在我国的民法、刑法、经济法中有哪些最主要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定?
二、有关问题:1、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2、土地利用规划法包括:国土整治、农业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等法规。3、环境标准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4、《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5、《刑法》专门设立了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第五章一、名词解释:1、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2、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简答:1、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归纳为哪几类?2、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原则的含义、指导意义?3、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哪两个基本领域?4、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的概念、含义、对立法的指导意义: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指导性原则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关系如何?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应当遵循哪些指导性原则?
第六章一、简答:1、环境与资源管理遵循的含义、特点、基本原则、特殊原则:2、环境与资源管理的范围(广义、狭义):3、简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哪几项?4、各国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体制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类型?5、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的目的和特征:6、我国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是怎样设置的?它的职责是什麽?
二、有关问题:1、1306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在议会开会期间禁止露天炉灶使用海煤,违者,第一次罚款,第二次捣毁炉灶,第三次处以极刑。2、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除了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和建立环境与资源管理机构以外,主要对策是投入一切可能的技术和财力进行污染治理。
第七章简答:1、“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需要、限制的含义):2、如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含义、作用?4、如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综合利用的含义:6、简述《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等单行法规(对奖励综合利用)的主要规定?7、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含义:9、如何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10、民主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和贯彻?11、确定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依据是什麽?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三同时”制度4、征收排污费制度
二、简答:1、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2、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3、许可证制度的内容、管理程序大致分为哪些?4、简述许可证制度的作用?5、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的管理程序包括的阶段?6、简述排污费加收或减收、免收的条件?7、作为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用于哪几方面?8、征收排污费的收费额的提高要考虑的因素有:9、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10、为了有效地贯彻“三同时”制度,我国有关法规作了哪些主要规定?
三、有关问题:1、规划法的种类有:土地利用规划法、城市规划法、乡镇规划法、区域规划法等。2、我国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总数,把城市划分为三级:大城市,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小城市,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3、城市旧区的改建应遵循的原则: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4、“三同时”制度最早规定于1973年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5、排污费按月或季征收。6、提高征收标准的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在利润留成或企业基金中列支;实行“利改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从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中列支。事业单位缴纳的排污费,先从单位包干结余和预算外资金中开支,如有不足,可以从单位事业费中列支。7、征收排污费的性质问题:是运用法律手段,使污染者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目的在于促使污染的治理。8、经济刺激的几种形式及其有关法律规定有:财政援助、低息贷款、税收。
第九章一、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权属制度2、自然资源所有权3、自然资源规划4、自然资源调查5、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6、自然资源许可制度7、自然资源税8、自然资源费
二、简答:1、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变更原因有:2、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变更原因有:3、自然资源许可证从其性质看,可分为哪三类?4、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意义和作用:5、可以减征或免征资源税的情形有:6、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内容是什麽?7、我国在自然资源方面主要有哪些许可证?
三、有关问题:1、我国自然资源权属制度包括的内容:自然资源所有权、自然资源使用权。2、自然资源所有权(按自然资源权属的主体)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人所有权。3、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天然孶息和自然添附。4、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法定取得、天然孳息、开发利用取得。5、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确认取得、授予取得、转让取得、开发利用取得。6、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收税、收费。7、自然资源费的收费可分为:开发使用费、补偿费、保护管理费、惩罚性收费。
第十章一、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准4、环境污染
二、简答:1、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主要表现在:2、环境标准在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制定原则是什麽?3、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
三、有关问题:1、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三类两级组成。“三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两级”:国家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省级)。2、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国家级标准一般是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级环境质量标准,由国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地方级环境质量标准只在本行政辖区内实行。3、以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为根据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浓度标准来表示,一般称为“浓度”标准;以环境特点即环境容量决定的排放标准以“总量限额”来表示或将总量限额转化为浓度来表示,一般称为“总量控制”。
第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法律责任主体2、法律责任的客体3、物4、法律责任的主观方面5、行政责任6、行政处分7、行政处罚8、环境行政诉讼9、民事责任10、无过错责任11、环境刑事责任
二、简答:1、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2、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3、4、传统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5、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6、简述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7、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分为哪三种类型?8、环境民事诉讼的免责条件、特点和相应法律规定?9、环境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0、新《刑法》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11、环境民事责任为什麽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
环境污染防治法第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环境污染2、“公害”3、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
二、简答:1、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特征:2、环境污染防治行政的目标及其确立和实施过程主要过程包括哪些方面?3、简述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体系?
三、有关问题:1、现代日本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害”概念,首次出现即被定义于1967年通过的《公害对策基本法》第2条中。2、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的完整表述是“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形式源于1978年《宪法》第11条的规定。3、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方法分为技术的、经济的、行政的以及法律的方法等数种。4、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五部:即《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十三章一、名词解释:1、大气2、大气污染
二、简答:1、简述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2、各级人民政府防治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职责?3、环境污染防治的行政监督管理制度的主要规定?4、针对大气污染物及其产生设施实行的控制有:5、防治燃煤(烟)、废气、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有:6、我国的大气污染有哪些特点,现状如何?7、《大气污染防治法》对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有哪些规定?8、试用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处理大气污染问题?
第十四章一、名词解释:1、海洋环境污染2、“内海”
二、简答:1、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有哪些?2、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3、《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体制有哪些具体内容?4、防止海岸工程污染海洋环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5、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海洋环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6、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的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7、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8、防止倾倒废弃物污染海洋环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9、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0、中国在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制定有哪些专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11、《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什麽?为什麽要规定域外适用情况?
三、有关问题: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水污染”二、简答:1、水污染的危害包括哪些?2、水污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3、简述对水污染源的管理的主要内容?4、城市污水的处理的规定有:5、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规定有:6、清洁生产和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淘汰制度的规定?7、有关水污染物排放的禁止性规定有:8、有关水污染物排放的限排规定有:9、防止地下水污染的禁止性规定、其他规定有:10、《水污染防治法》有哪些主要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什麽?
第十六章:一、名词解释:1、环境噪声2、环境噪声污染3、噪声敏感建筑物4、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二、简答:1、环境噪声的特点:2、环境噪声的危害有: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防治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有哪些主要规定?
第十七章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2、工业固体废物3、危险废物
二、简答:1、固体废物污染危害有:2、关于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三化原则”)的规定有:3、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有:4、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特别规定有:5、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要控制和防治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三、有关问题:1、对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实施。2、“危险特性”主要是指:毒害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疾病性、放射性等。
第十八章:一、名词解释:1、有毒有害化学物质2、化学危险物品3、农药4、放射性5、放射性物质6、“放射性同位素”7、放射工作8、电磁辐射
二、简答:1、农药登记按哪几个阶段进行?2、民用核设施的基本要求:3、简述放射防护的管理措施?4、我国对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有哪些主要措施?5、我国对农药管理有哪些主要规定?6、我国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有哪些主要规定?7、我国对电磁波辐射的环境保护管理有哪些主要措施?
三、有关问题:1、射线主要有:a射线、β射线、γ射线。2、核能的优点:能量高、耗料少、在严格管理的条件下无污染等。3、放射性物质管理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就是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以及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4、《核材料管理条例》规定的国家管制的核材料包括:铀-235;铀-233;钚-239;氚;锂-6;其他需要管制的核材料。5、核事故应急状态分为四级: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内应急、场外应急。6、国家对放射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和报告、立案制度。7、电磁辐射(根据电磁辐射频带的长短)分为:电离电磁辐射(X射线)、非电离电磁辐射。8、《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定: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应当执行环境保护申报登记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以及竣工验收。
自然资源保护法第十九章简答:1、自然资源的特征:2、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是什麽关系?
第二十章一、名词解释:1、土地资源2、土地复垦
二、简答:1、土地资源的特征:2、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点:3、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有:5、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制性要求有:6、简述保护耕地的规定?7、简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避免乱占和浪费土地的法律规定的措施?8、严格控制乡(镇)村建设用地的主要措施有:9、土地违法犯罪的罪名有:10、我国保护土地资源的主要法律措施有哪些?11、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立法为什麽特别强调保护耕地?
三、有关问题:土地复垦的责任原则是“谁破坏,谁复垦”。
第二十一章一、名词解释:1、水资源2、水土流失
二、简答:1、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有:2、简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法律规定措施?3、开发利用水资源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4、水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定有:5、简述水道的保护?6、用水管理的主要管理措施有:7、预防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的措施有哪些?8、对已经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法律规定的治理措施有哪些?9、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
三、有关问题: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不足3%,能为人类直接开发利用的仅占地球总水量的约0.2%.
第二十二章一、名词解释:1、森林2、森林资源
二、简答:1、森林的功能有哪些?2、简述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3、简述植树造林和绿化的规定?4、简述森林保护措施的规定?5、我国目前有哪些森林资源保护立法?6、我国保护森林的主要法律措施是什麽?
三、有关问题:行政处罚的形式有:警告;罚款;责令补种树木;责令限期更新造林;没收盗伐的林木或变卖所得,没收违法买卖的证件、文件和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收购的林木或变卖所得;拘留。
第二十三章一、简答:1、草原的种类、功能有哪些?2、我国草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3、我国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植被规定的措施有哪些?
二、有关问题:我国草原法规定的两种所有权: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集体所有。
第二十四章:一、名词解释:1、渔业资源2、“渔业水域”
二、简答:1、简述我国在渔业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简述我国渔业养殖和捕捞作业规定的管理措施?3、简述渔业资源增殖和保护的规定的措施?4、渔业资源的特点:
第二十五章一、名词解释:1、矿产2、探矿权3、采矿权4、矿产资源
二、简答:1、矿产资源的特征:2、简述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3、简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4、探矿权、采矿权的取得有:5、简述我国对矿产资源在勘查、开采过程中的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有哪些?6、简述煤炭的生产、经营、保护和管理的主要保护管理措施?7、我国矿产资源的状况如何?
第二十六章:一、名词解释:1、野生动物2、野生植物
二、简答:1、简述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规定的主要法律措施?2、简述野生植物保护的规定的法律措施?3、简述我国法律规定建立野生植物保护监督管理制度?4、简述防止检疫对象传入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5、我国关于动植物检疫有哪些主要法律规定?
第二十七章一、名词解释:1、特殊区域环境保护2、自然保护区3、风景名胜区4、文化遗迹地
二、简答:1、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的作用有哪些?2、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立法的规定可分为哪几部分?3、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哪些?4、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主要规定的法律措施有哪些?5、自然保护区建立条件有哪些?6、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的规定有哪些?7、简述保护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措施?8、文化遗迹地的主要保护管理措施有哪些?
国际环境法第二十八章:一、名词解释:1、国际环境法2、国际条约3、国际习惯4、国际法主体5、国际不当行为6、国际法的渊源
二、简答:1、国际环境法的特点有哪些?2、国际环境法的渊源有哪些?3、环境保护条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4、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有哪些?5、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类型有哪些?6、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有哪些?7、国际环境法的客体包括哪两方面?8、国家管辖以外的环境与资源可分为哪三部分?9、《人类环境宣言》主要包括哪两部分?10、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11、国际法的渊源有哪些特点?12、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有哪些?13、为什麽说1972-1992年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二十九章一、名词解释:1、可持续发展2、人类共同利益原则3、国际环境合作原则4、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
二、简答:1、简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容?2、简述国际环境合作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3、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4、共同责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5、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特殊情况和需要的原则的含义:6、各国环境主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的基本内容有:权利、责任。7、“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含义:8、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产生的原因是什麽?
第三十章:一、名词解释:1、国际水道2、“倾废”
二、简答: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政策主要包括哪些?2、来自船舶的污染有哪两类?3、国际水道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4、国际法律规范对有害废物交易的限制有哪些?5、《巴塞尔公约》的内容及特色有哪些?6、简述建立的民事责任机制是基于哪些要素?7、《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公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8、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9、在海洋污染防治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10、对国际水道的保护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11、在核能与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12、在陆地和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
三、有关问题: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第一个制定了自己全面的战略来处理越境大气污染的国际组织。2、生物多样性是指三个方面: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