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定义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一、什么是法律,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体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规章;

7、国际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二、合法、违法与犯罪

我们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就是行为合法,是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的。

违法是因过错而违反法律的规定的行为,是国家禁止或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违法包括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一般违法是违反民事、行政法律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较轻,所以相应承担的责任也一般是经济、民事或行政的责任。而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是违法当中最严重的一种,但不是所有违法都是犯罪,犯罪是违反刑法的,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而要承担相应刑事惩罚的行为。

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法律责任是行为人因违反法律而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责任。按违法行为的性质和违法程度,法律责任可分为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违宪责任。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惩罚、补偿和强制三种。

法律制裁即惩罚,具体包括: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

三、公民应掌握的主要法律简介

(一)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内容

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全面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被称为“法律的法律”。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利。它包括公民的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等。

(8)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的权益受国家的保护。

(9)国家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必须履行以下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辽宁行仁律师事务所于2017年由赵磊律师创立。行仁所是一家专注于刑事辩护的专业精...

缓刑的期限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和法律规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例如,被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即可能是三个月、四个月或五个月等,但不能少于二个月;若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三年以上五年以下,可能是三年、三年六个月、四年等,但不能少于一年。缓刑的目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给予罪犯一定的考验期,让其在社区中接受改造,同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以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THE END
1.法律指的是什么意思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制裁,以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法律的作用 指引作用: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人们提供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如何行为。 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教育作用:通过法律的宣传和实施,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08cf4c8b6f67d6001016
2.法律中每个文字的含义是如何规定的?尤其是在法律中。一个词的含义是什么往往依赖于对其所处环境即法条甚至法律的解释。当然,法律解释又不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191583/answer/247544253
3.什么是法律范文11篇(全文)首先, 法律信仰属于精神文化的方面,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方略、树立法律权威和宪法至上等思想无不是先进的精神文明成果。让整个社会接受这种思想, 必须建立相应的宣传、教育制度, 最好由各地方司法机关和基层群众组织等定期进行民众化的普法活动, 这不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h7nvdik.html
4.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主要是法律和纪律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 2.道德的作用 (1)含义 道德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5.论法律概念这样讲,绝不是否定法律的正义价值追求,然而,当正义自身还是一个言人人殊的问题时,我们如何能以之得出确定的(哪怕是相对的)法律含义呢? 再有,就是把法律看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实现的、具有日用价值的准则。只要人们在实践中能够缔造秩序的规范,不论其是否经过正当程序的准允,都应被看作法律之列。法社会学者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6102641987.html
6.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13.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7.法理学法律意识法理学法律意识 法理学在传统教学中被定位为专业基础理论课。尽管近些年来高校教学改革中在法理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法理学的教学仍然是以法学知识的传授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忽视了法理学 “法律思维方式培育”这一重要内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6y71mi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