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的法律内在道德观及现实意义

告密者案件是哈富论战的导火线。1984年二战期间,一位德国军官在家里向他的妻子表达了对希特勒及纳粹政府的不满,但他的妻子在这位军官服役期间有了外遇,因此,妻子为了遮掩出轨的事实向当地纳粹政府告发,导致这位军官被纳粹政府判为死刑。但是,死刑还未执行前这位军官被送往战争前线作战,直到二战结束后,军官回到家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他的妻子意图谋害他,要求追究她的法律责任。但妻子在审判过程中坚决认为她根据当年纳粹德国政府制定的法律向政府告发丈夫的不法言论不过是尽到公民的法定义务,应是无罪的。最终法院引用法律之外的道德观念,认为纳粹政府制定的法律违背人的健全良知和道德观念,是无效的法律,判定妻子因谋害丈夫使其入狱的行为有罪。

2.哈富论战

二、法律内在道德观

(一)两种道德的区分

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将道德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两种。通过对两种道德进行区分推导出法律的内在道德,并为富勒内在道德八项原则的提出打下理论基础。富勒认为,愿望的道德是指人类自身素质已经达到最高水平,是一种目标追求,并不一定要求必须实现。而义务的道德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对人类提出的最低要求,是一种强制性的、必须达到的道德要求。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富勒借用了亚当.斯密的比喻,即愿望的道德可视为批评家为追求卓越的作品而提出的高标准,而义务的道德只是最基础但必须遵循的语法规则。在这两种道德中,愿望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不大,只是作为法律的目的存在,而义务的道德则与法律紧密联系,为法律规则的制定提供标准。

(二)八性原则

富勒提出了法律的八大合法性原则,强调法律与道德是相互联系的,并认为这八项原则是所有法律都必须遵守的内在道德,是构成内在道德的必要因素。八项原则主要如下:

1.法律的一般性原则

富勒提出的法律一般性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包括其他学者认为的法律是普遍适用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但这属于法律外在道德范畴;二是富勒认为无论是否公正,都必须存在某种类型的规则使人类行为服从统治。

2.法律的公开性原则

法律公开性原则强调法律必须经过公布才能视为有效,并且每一位公民都有权了解法律具体内容秩序。公民对法律进行监督与法律对公民进行制约和规范都必须以法律的公布为前提,而不能像二战期间纳粹政府实行秘密法。

3.法律的非溯及既往性原则

法律非溯及既往性原则是指法律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不是用未来可能公布的法律规则来规范现在公民的行为。富勒认为无论现行的法律是否是公平正义,由于法律法规不清楚的不道德行为也不能判为有罪。当然,富勒也承认为了维护公平正义,法律的非溯及既往性原则可以有限度的存在,如民事法律。

4.法律的明确性原则

明确清晰是法律规则的基本要求。法律只有遵循明确性原则,公民才能理解法律对行为规范的要求,才能更好地遵守法律,防止出现由于对法律要求出现误解导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背法律。

5.法律的一致性原则

富勒认为法律的制定要遵循一致性原则,避免法律中的矛盾。法律中的矛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个法律框架中,出现逻辑意义上的矛盾,这种情况下主要是找到办法能协调相互冲突的条款;二是不同时期新法与旧法的前后矛盾,解决办法主要是废除旧法,否定旧法。法律条文存在冲突矛盾的情况容易导致执法不能进行,因此,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法律中存在矛盾。

6.法律的可行性原则

提出过高要求,强迫公民实现不可能的事情的法律是荒谬的。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规范公民的行为,但如果法律的制定远超出公民自身水平,法律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是无效的法律。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矛盾,即立法者通常希望通过提高法律标准来提高公民自身道德修养和素质。富勒认为一项超出人们能力实现范围的法律可能是不公平的,在极端困难和不可能之间不存在明显界限,两者的中间地带随着个人认知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7.法律稳定性原则

与溯及既往的法律造成的后果类似,频繁变更的法律一方面让守法者即公民无从遵循,导致公民不能及时知法守法;另一方面,变动频繁的法律权威性不够。

8.官方行为和法律一致性原则

官方行为和法律一致性原则是富勒认为在八大原则中最复杂的一项原则。官方行为包括立法执法等过程。对法律的错误理解、歪曲解释、对整个法律系统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腐败行为、个人偏见、对权利的追逐都有可能破坏官方行为和法律的一致性。富勒认为仅依靠法院来防止官方行为和法律不一致时不足够的,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监督管理。并且,法律解释是维持保证官方行为和法律一致的有效途径。

(三)目的性事业的法律观

富勒通过对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这两种道德的区分,推导出法律的内在道德这一概念,进而又提出了目的性事业的法律观。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一书中指出法律是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有目的的事业,这也是富勒对法律这一概念的定义。其中,使人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是法律的目的,而有目的的事业是指法律作为一项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按法律行动的人的能力见识,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依赖性,导致法律无法完全充分实现它的目标。

三、法律内在道德观的现实意义

我国由于曾经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导致国民法律意识不强、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富勒提出的法律内在道德理论实质上是一种程序自然法,在法律规则程序和法律执行上提出的道德标准,这对法治意识薄弱、法治建设处于初期的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帮助我国建立起一套追求程序公正、道德审视的法律体系。

首先在立法上,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我国的法治模式是政府推进型,即法律的制定是由国家从上往下开始的。目前行使我国立法权的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极大限度的保证法律的公正公平。但是法律毕竟是人为制定的,各项条文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矛盾和冲突。针对这个问题,富勒指出法律必须保证一致性原则,并提出了新法废旧法的解决措施,但是这种办法容易导致溯及既往问题,因此我国在实行新法优于旧法的同时还添加了立法解释等作为补充完善。

在执法方面,我国行政机关在执法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官方行为与法律不一致现象广泛存在。一方面,官方执法主体可能为了个人私利不依法执法,从而侵害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执法主体执法行为的指导或者是由于执法主体缺乏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错误执法,最终侵犯了公民利益。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能从服了提出的八项原则中找到答案,法律的制定不仅要明确清晰,还有官方行为与法律一致,并且,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确保执法人员对法律规则清楚了解,减少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司法即法律的运用,是法治的最后保障,具有强制性和裁决权威性,对公民权利影响很大。司法机关的活动一般都应该有相应的较为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如果违反程序,将导致法律权威性下降,司法行为也不再有效和合法。然而在我国常常出现司法不独立现象,违背了官方行为与法律一致性原则。富勒的法律内在道德理论则强调了在权力面前,法律具有绝对权威性和至上性。

THE END
1.周二学法理基础的基础:法律权利vs法律义务义务,一般在下列几种意义上使用: 1.它是指义务人必要行为的尺度(或范围); 2.它是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之法律约束; 3.它是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二)义务的概念 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主体的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法律规定人们应当作出和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界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15961298
2.法律的一般含义有哪些?患儿,男,2月,尿色红3天,尿量正常,近一个月有反复发热病史。查体:T:36.5℃,反应可,无明显浮肿,咽不红,心肺听诊无殊,腹软,肝肋下2cm,质软,双侧巴氏征(+)。尿常规:RBC:++++,WBC+++,PRO:++。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622a0a9b8e584903807851657c24a5d5.html
3.大一上思修范文4篇(全文)(一)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实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hqjcgic.html
4.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B、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 C、大学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D、大学有浓厚的成才氛围 6、新的学习理念表现在:ABCD A、自主学习 B、全面学习 C、创新学习 D、终身学习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ABCD)的一门课程。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5.法律程序在一般含义上主要包含哪些要点?1 法律程序具有法律上的意义。 2法律程序旨在作出法律决定。 3法律程序针对的是旨在形成法律决定的相互行为。 4法律程序是在法定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 5法律程序具有形式性和相对独立性。 6法律程序可以进行价值填充。http://jxjg.hljcourt.gov.cn/m/?act=a&aid=61100&cid=4
6.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法理学之法律要素(2)公务员考试网2.法律规则的特征有哪些?( ) A.确定性 B.可预测性 C. 一般性 D.抽象性 【解析】答案为ABC。法律规则是对一定的事实状态(事件和行为)赋予明确的法律意义,并确定具体法 律后果的准则,它具有明确性和确定性、可预测性和一般性。可预测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则预测自己或 者他人如何行为以及由此所要承受的法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397_2.html
7.反洗钱:我们共同的责任——反洗钱知识问答反洗钱宣传月活动(5)洗钱的对象是特定性质的货币资金和财产,这种货币资金和财产无一例外与刑事犯罪相关,例如,贩毒、走私、诈骗、贪污、偷漏税等,系犯罪所得或用于犯罪目的。一般来说,只有赃钱、黑钱才有清洗的必要。 (6)洗钱的目的在于为非法资金或财产披上合法的外衣,消灭犯罪线索和证据,逃避法律追究和制裁,并实现黑钱、赃钱或其https://www.aeonlife.com.cn/flack/activity/1027.shtml
8.什么是一般保证含义是什么,一般保证内容导读: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什么是一般保证含义是什么,一般保证内容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https://www.64365.com/zs/165536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