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宣传周宪法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等重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宪法所确立的原则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宪法与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第5条第3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相抵触、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第5条第4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必不可少的某些利益,是公民实施某一行为的可能性。

《宪法》第33条第1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我国国籍是成为我国公民的唯一资格条件。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5)监督权;(6)社会经济文化权利;(7)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1.我国公民不分民族、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这一宪法原则既包括司法平等,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又包括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THE END
1.我国的根本法是什么聂嘉仪律师精选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https://m.64365.com/tuwen/755068.aspx
2.普法专栏法律是什么?行业资讯3.法律与公民:在现代社会,法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法律的重心与终极目标在于确认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障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四、当代主要法律体系及其分类 1.根本法和普通法:宪法即为根本法,它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问题,如国家的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政治体制与权力的http://anlihk.com/detail/id/83/cid/44
3.宪法知识200问答: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为严格。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4.宪法考试复习提纲6篇(全文)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宪法纠纷,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宪法制裁性不强。由于宪法因其是根本法的特殊法律地位,并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法的根本法特征,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法律制裁的特殊的制裁性。宪法制裁的范围、特征、原则等诸多方面均不同于其他法律制裁,其效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2qfkg4.html
5.2020考研政治:思修第六章核心考点背诵整理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1)我国宪法的地位 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https://kaoyan.wenduedu.com/20190814/78402.html
6.王世涛:宪法最高法律效力规范分析(一)我国宪法最高法律效力条款的含义 1.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的前提:宪法是根本法 我国宪法序言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这一规定阐释了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历史及现实原因,说明了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法。宪法是根本法的规定指明了宪法的性质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6/14299.htm
7.普法知识考试试题(精选6篇)10、在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中,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监督是(C)a.社会性的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c.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d.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11、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是(A)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12、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2ir0o6e.html
8.学习《国家安全法》百问百答答: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国家安全法》明确了以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原则:一是坚持法治和保障人权原则。核心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对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https://www.ztnews.net/article/show-157359.html
9.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正确 10、“严肃”是指对工作学习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错误 11、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正确 12、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正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10.2020年成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卷三)[注释]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是相互对立的,客观辩证法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而主观辩证法则是以理论形态或思维方式的形式存在的辩证法。因此,正确选项为B。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B.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http://zdcycj.com/m/view.php?aid=617
11.历年真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2年4月真题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20.(单选题)法律通过后还需要依法公布,未经公布的法律不发生法律效力,在我国有权将已经法律通过的法律以一定形式公之于众的是( )。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https://www.jianshu.com/p/34fc3639db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