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党内法规是我们党立党、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是形成我们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认识党内法规,首先需要了解党内法规的定义和分类。

党内法规,又称党法、党的法规、党规党法,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区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作为党内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法规充分反映了全党意志,集中体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建立和维护党内秩序,确保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正常化规范化,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团结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党内法规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特定性,党内法规由特定机关,即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区市党委制定,省级以下党组织无权制定。第二,普遍性,党内法规适用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第三,强制性,党内法规是一种行为规则,以党的纪律作保障,对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具有约束力。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党内制度、党内文件等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是一对容易引起争议的概念。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都带有“法”字,都是通过严格程序制定、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国家法律是党内法规的制定约束,党内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保证;一些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联系密切、相互渗透。从根本上说,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是一致的,都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都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制定主体不同,党内法规由省级以上党组织制定,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二是适用范围不同,党内法规适用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法律适用范围更广,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三是实施方式不同,党内法规依靠党的纪律约束实施,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四是行为规范的要求不同,党内法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对公民和普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

党内制度是较多与党内法规相提并论的概念。党内法规和党内制度都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密不可分,统称为党内法规制度。党内法规是党内制度的成文表现形式,多数党内制度是以党内法规的方式明文规定的。但两者又有所不同。一是概念外延不同。党内制度的外延大于党内法规,除党内法规外,党内制度还包括党内不成文制度、省级以下党组织制定的党内制度以及属于党内制度范畴的各种体制机制。二是制定主体不同。党内法规由省级以上党组织制定,党内制度由各级党组织制定。三是构成体系不同。党内法规体系是以党章为核心和根本,准则、条例为基础和主干,规则、规定、办法、细则为延伸和枝节的框架体系;党内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党的组织体制和活动机制为重要内容,党的各项具体制度为补充的完整体系。

党内法规与党内文件是人们容易混淆的另一对概念。广义上的党内文件包含党内法规在内,狭义上的党内文件是与党内法规相对应、不包含党内法规的党的文件。这里所说的党内文件是狭义上的党内文件。总的看,两者都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但两者又有所区别。第一,从制定主体上看,党的各级组织都可以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制定文件,但党内法规只能由省级以上党组织制定。第二,从内容上看,党内文件主要规定政策措施,比较原则;党内法规主要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以规则为主,比较具体。第三,从形式上看,与党内文件不同,党内法规以条文化的方式表述,使用固定名称,在逻辑、结构、语言等方面更加严谨、规范。第四,从稳定性上看,党内文件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作相应修改,具有较大灵活性;党内法规具有较大稳定性,轻易不作修改。

根据2012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党内法规分为7类: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这7类名称,反映党内法规的基本内容、适用范围和效力等级,对于党内法规的制定、执行和遵守具有重要意义。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党的建设的总章程,是党为保证全党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总结和吸取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经验和创新成果制定的章程。它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关系的基本规范,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纲领和路线、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集中体现了全党意志和全国人民心愿,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党内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大约束力,是我们党把握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各级党组织坚持从严治党的根本依据,是全体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党章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根基,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修改并发布。党的二大制定的党章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个党章。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对其进行了第六次修改,共11章53条。

准则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仅次于党章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作出原则规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或者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具有较高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党的历史上制定过两部准则,一是1980年2月中共中央制定、2016年10月修订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二是1997年3月中共中央制定、2015年10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条例是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全面系统规定的党内法规,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主干。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广泛性,条例调节的对象通常是党内生活中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比较重大的问题;二是原则性,条例比较原则概括,相对稳定;三是权威性,条例由党的中央组织制定,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具有较大权威性和约束力。党的历史上制定的比较重要的条例有《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是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枝节,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区市党委都可以制定。

规则是规范党的领导机关的议事程序和工作方法的党内法规。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议事规则,规范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以及中央纪委全体会议和党的省级代表大会、党委全体会议讨论决定问题的活动;一类是工作规则,规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以及中央纪委常委会、省级地方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问题的活动。规则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特定性,规则主要适用于领导机关;二是内部性,规则主要规范的是领导机关的议事活动和内部工作程序。

规定调整党内政策性问题或者某一方面工作,是较为常见的党内法规。规定和条例都对党的某些问题或者某方面工作作出规定,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规范对象不同。条例通常规范的是比较重大的原则性问题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内容全面系统;规定通常规范的是党内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或者某一方面工作,范围和对象比较集中,措施和要求比较具体。第二,制定主体不同。条例由党的中央组织制定,适用于全党,具有较高地位和较大权威性;规定既可由党的中央组织制定,也可由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区市党委制定,适用于制定机关的管辖范围。第三,稳定性不同。条例主要调整长期性事务,相对稳定,轻易不作变动修改;规定主要调整具体事务,相对灵活,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需作相应变动修改。

办法是对贯彻执行条例、规定或者进行某项具体工作的方法、步骤和措施作出规定的党内法规。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程序性,办法主要规定的是工作方法、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属于程序性法规,这是办法的最典型特征;二是针对性,办法通常就单项工作作出具体的或者补充性的规定;三是可操作性,办法是贯彻执行条例、规定或者开展某项工作的操作规范,相对于条例、规定来说,更加明确具体,更具可操作性。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颁布前,除以上7类名称外,党内法规制定机关还使用过决定、决议、通知、意见等作为党内法规的名称。条例颁布后,经清理这些党内法规中的有效部分可以作为党内法规继续保留;党内法规制定机关制定党内法规,应当规范使用党内法规的名称,不得使用条例规定的7类名称之外的其他名称。

THE END
1.浅析法律概念的解释对概念法学的作用文档热度: 文档分类: 论文 -- 法律论文 浅析法律概念的解释对概念法学的作用 概念法学是法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的重心是法律概念的本质、内涵、范畴、结构、演变等问题。法律概念的解释是概念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丌仅是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法律实践的基础。本文将从解释法律概念的重要性、解释法律概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4076045
2.法律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法理法规与司法实务法律基本概念与定义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而制定的规则,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前所未有的强制力。法律知识的学习从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开始,包括正义、合法性、权利义务等。 法律体系结构 了解法律体系的结构对掌握法律基本知识至关重要。它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事法三大类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等。每个领https://www.382hl43py.cn/news/437676.html
3.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4.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如何减少污染和节能。这涉及到《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排放标准限制、废物处理规程以及自然资源保护措施等。 总结来说,了解这些关键概念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当你遇到任何疑问或争议时,都应该尽量自我教育,以确保能够做出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5.法律基础知识概述从法理原则到法律实践法律基本知识的内容是理解和应用法律所必需的,它涵盖了多个层面,包括法理学、宪法、民商事法、刑法等。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法理学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本质和理论基础的科学,它为其他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它涉及到权利与义务、正义与合意等核心概念,这些都是构建一个健康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部分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292190.html
6.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和组织活动所制定的规则。根据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法律分为宪法、民商事法、行政法、刑事法等几大类。 法律的来源与体系 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性基本政策。这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实行以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7.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应该知道这些法律基础知识汇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接触到法律相关的内容,但对法律本身了解多少呢?是否知道哪些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为何重要。 首先,理解法律概念非常关键。所谓法律,就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规则。它包括了刑法、民法、行政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yang-sheng/401912.html
8.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法律知识内容大全:解密法律法规、司法实务与专业术语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对法律有深入的了解,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以下是关于如何利用《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来提升个人或企业的法律意识和能力的一些建议。 法律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461.html
9.这些法律小常识你清楚吗?懂得运用法律 保护自己的权益 关于宪法你了解多少 1.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2.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哪几个部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g5NTAzMg==&mid=2653797527&idx=2&sn=213133423ce7558083fb177cc8fecac9&chksm=85fc426e4e1851a7730191fd14f2a615a4d185932500b8f4bc205fa17e420d576433d7e3cbe5&scene=27
10.安徽省201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考试大纲(二)法律类 第一部分《法理学》 第一章 法的概念、体系和要素 一、法的定义、特征和本质 二、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三、法律规则 四、法律原则与法律概念 第二章 法的形式与效力 一、法的渊源和分类 二、法律效力的层次和范围 三、法的效力冲突与解决 http://www.hnxfw.gov.cn/tzgg/info.aspx?itemid=30071
11.十本法学经典名著推荐在书中,拉德布鲁赫将法律概念界定为一种文化的概念,即把法律作为介于现实与价值之间的文化事物进行探讨,他说,“我们将法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人类的杰作,它既带有尘世的重负,也具有天堂的引力”。从中可以看出,拉德布鲁赫将法律定义为:服务于价值和理念的现实,其相对主义法哲学理念可见一斑。正因如此,他也被誉https://www.douban.com/note/812119642/
12.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导读:民营企业的法律定义:民营是一个非国有国营的概念,即凡是非国有国营的都可以称为民营。私营企业的法律定义:私营企业是一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https://www.64365.com/zs/11982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