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臂管辖:美国霸权主义的法律具象

2016年9月27日,针对美国司法部对中国公司提起诉讼一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我们反对任何国家根据国内法对中方实体或个人实施‘长臂管辖’。”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长臂管辖”一词概括美国单方面起诉、制裁中国公民或实体的行为。2018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对“长臂管辖”进行了阐释:“‘长臂管辖’是指(美国)依托国内法规的触角延伸到境外,管辖境外实体的做法。近年来,美国不断扩充‘长臂管辖’的范围,涵盖了民事侵权、金融投资、反垄断、出口管制、网络安全等众多领域,并在国际事务中动辄要求其他国家的实体或个人必须服从美国国内法,否则随时可能遭到美国的民事、刑事、贸易等制裁。”此后,针对美国政府“长臂管辖”的霸凌行径,中国政府多次强烈谴责。“长臂管辖”一词由此进入了中国公众的视野。

美国“长臂管辖”的历史畸变

从根本上来说,“长臂管辖”是“管辖权”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美国在建国后,曾奉“属地原则”为圭臬,对跨州管辖权的限制较多。1877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判“彭诺耶诉纳夫”案,明确限制了一州法院对他州居民的管辖权。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跨州经济活动日益活跃,排他性管辖权原则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实的发展。1945年,联邦最高法院改革了管辖权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新的“最低限度联系”原则。

“最低限度联系”原则表示,任何本州或非本州的居民或法人,即使没有在本州法院管辖地域内出现,只要他/她/它与当地存在某种联系,当地法院就倾向于可以对其行使管辖权。这一新的管辖权确立原则显著扩展了各州法院的管辖权力,它被形象地描述为各州法院可以伸长手臂至其他州进行管辖活动,因此得名“长臂管辖”。1955年,伊利诺伊州以“最低限度联系”为指导原则,制定了全美第一部《长臂管辖法》,此后各州亦纷纷效仿。

由此可见,“长臂管辖”原本只是美国国内法领域的概念,旨在解决美国国内跨州民事管辖问题,与国际法领域的“域外管辖权”概念有明显区别。域外管辖的行使,必然涉及超越国家领土主权的问题,因此国际社会对此持谨慎态度。在国际交往的实践中,大多数国家倾向于加强国际协调,并不随便使用域外管辖权,以此避免管辖权相互冲突的风险。

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国力日益增强,全球争霸的意愿变得更加强烈。在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美国逐步将国内跨州“长臂管辖”思想延伸到跨国领域,对域外管辖权进行随意的“长臂化改造”,单方面将本国法律的适用范围强行扩大到全球,将管辖权扩大到针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个人与机构。

霸权思维下的系统工程

从国家战略与国际关系角度来看,美国推动“长臂管辖”绝非司法部门的单一专利,它明显是美国整体霸权思维指导下的一项系统工程,美国学术界、立法部门、司法部门、行政部门皆积极参与其中。

第一,美国法学界积极扩展域外管辖权的内涵与外延。美国法学会于1952年创立《对外关系法重述》,并于1965年和1987年进行再次修订,将管辖权划分为执行管辖权、立法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意在改变以往国际法中只讨论狭义司法管辖权的做法,拓展域外管辖权的适用范围。

第三,美国联邦法院积极炮制行使“长臂管辖”的依据。美国联邦法院先后提出了“效果标准”“行为标准”和“效果—行为复合标准”。这些几无边界与准绳的考察标准,实际上使得联邦法院的法官拥有无限理由去对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或机构随意宣称管辖权。此外,最高法院与行政执法部门常常形成政治默契,放任“长臂管辖”无限伸张。

第四,美国行政执法部门随心所欲实施“长臂管辖”。借助国会与联邦法院的公开支持与默许,联邦行政执法部门热衷于打造“跨国执法联盟”,通过国际合作,将美国的“长臂管辖”发展为“超级长臂管辖”。美国司法部、联邦调查局、缉毒局等在全球拥有数百个所谓“驻外协作机构”,威逼利诱东道国政府配合自己的抓捕或拘禁行动。联邦各部委还利用国会授予的准立法权,创设各种粗暴违反国际法规定和国际惯例的行政管辖政策与法规,对外国公民和企业的“长臂管辖”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总之,拥有超强综合实力与无限霸权欲望的美国,充分利用自己在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领先实力,在学术法理层面开展充分的铺垫,最终由立法、司法和执法三大部门依据各自权力特长,相互配合、彼此支援,将“长臂管辖”打造成一张可以随心所欲打击全世界任何个人与机构的法律密网。

美国“长臂管辖”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与利益

近年来,中美战略关系急转直下,“长臂管辖”几乎成为专门针对中国而动用的“超级武器”,具体措施层出不穷,而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譬如,有研究指出,美国打着“反腐败、反逃税、反洗钱”的政治旗号,针对中资机构和海外华人的正常海外经营活动大肆开展“长臂管辖”执法,甚至强迫盟友直接制裁乃至关停中资机构,对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正常经营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在此过程中,一些原本中立的第三方也视美国对华“长臂管辖”为雷池,避免违拗美国意志并大量缩减涉华合作。此外,美国国务院、商务部、国防部等要害部门充分发挥“长臂管辖”的政策优势,不仅禁止美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与中国同行开展合作,而且将管制禁令延伸至主要盟友,使得中国在产品进出口、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面临封禁困境。

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必须认清美国对华“长臂管辖”的遏制本质,持续坚定不移地反对美国滥用“长臂管辖”的霸权主义行径,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团结国际社会的大多数,特别是同样饱受美国“长臂管辖”霸凌之苦的国家,共同反对美国的不义行径。

THE END
1.良法善治良法善治安天下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303件。 新时代,我国制定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修改立法法、国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https://m.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5732
2.最新的法律法规,最新法律法规概览批发零售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最新的法规加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规范了市场行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4、税收法规: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家不断调整税收政策,出台新的税收法规,这些法规旨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税收结构,实现税收公平。 https://www.chpj.org.cn/post/551.html
3.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行政 法规:由行政机关根据授权依据出台,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指导。 地方性 法规:地方政府制定,以适应当地实际情况。 三、法律法规的来源 立法源泉:包括宪法赋予立法院立案权限,以及通过民主决策过程产生的其他立法文书。 行政命令及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强制力,但一般不具备普遍约束力的正式文件或指示。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4.分析与思考黄奇帆78个笔记(分析与思考)书评以美国为例,美元发行没有以任何实物作为储备,由国家法律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而具备了货币的功能,因此也被称为“法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通常以M3、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失业率等作为“间接锚”,并不是完全的无锚制货币。从1970年开始,欧美、日本等大部分世界发达国家逐步采用了“主权信用货币制”,在实践中总体表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969669/
5.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40. 在抗洪救灾斗争中,许多行政领导者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这属于 式领导方式。 A.激励 B.启发 C.示范 D.强制 A B C D 41. 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 。 A.规范性文件 B.领导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A B C D 42. 国内经济安全是指本土的经济安全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5&ex_Id=3564
6.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学习心得体会11篇(全文)有学者对34所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文本探讨后得出结论:“学术权力的实施需要制度保障, 要有章可循;学术权力的实施需要法律保障, 要有法可依;权力及组织之间的模糊性有待清除, 亟需明确界限, 权责分明。”[5]“学术界不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政体, 而是受过训练的有才智的人的一统天下”。[6]因此, 学术委员会要有效行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egmg29i.html
7.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还表明了创制法律的两种方式。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是从法律作为一个整体并以国家名义制定或认可来说的。事实上,构成这一整体的各个具体的法律法规是由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别的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具有统一性、权威性和普遍性。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8.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公务员考试网A. 行政法律,体现了政府权力的强制力和先定力 B. 行政法规,体现了法律的威严 C. 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现了政府完善立法,依法行政 D. 政府规章,违反了宪法关于国家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规定 18. 甲借用乙的营业执照销售商品,消费者丙从甲雇佣的营业员丁处购买商品时合法权益受损。消费者丙就其损失请求赔偿的对象是(https://www.huatu.com/2010/0601/315551.html
9.行政处罚的目的和意义范文由于法律、法规存在着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种类繁杂多样,表述不一,行政机关应对实施的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的种类认真梳理,按照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和行政处罚执行种类进行分别归类,并制定出不同的符合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种类相应所采取的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的要求。 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4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