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法学范文10篇

摘要:在当前的法学教育中,应用法学占有较大的比重,课堂教学仍然是传授知识的基本方式。所以,以更加科学的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吸收借鉴主体性教学的理论观点,切实改变应用法学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特别是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现代法学教学的稳定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关系着整个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乃至于成败的一项具体工作。

关键词:应用法学;案例教学法;实训教学法

一、选择和设计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二,教学内容。方法属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法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法律思想、学术流派、价值标准在内的法律知识体系,以及高度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法律意识、法律语言、法律方法、法律推理、法律伦理等等。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在方法上应当注重实用性。中国法学教育过去对应用教育重视不够,大部分法学教育资源被用于发展基础教育,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学教育刚好相反。为此,我们在法学教学内容上应当加强法学的应用性教育,加强法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就相应的教学方法而言,在教授实体法内容时应注重选用案例法和模拟法,在教授程序法内容时则要注重讲授法和讨论法的使用。不同的内容适用不同的方法。即使在同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当依据每一次课教学内容和目的的不同,在教学方法上做必要的调整。

第三,学生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是主导,但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导”完全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所以,任何学科和课程的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合学生的需要,这是共性。无论是法学教育,还是其他教育,都应当确立“学生本位”理念。作为老师应当把教育当做服务行业来看待,都应当确认,教师是服务者,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而在事实上,我们一些高校教师,包括法学教师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主导兼主体”,学生成了被动的、单纯的“受体”。教师没有“学生为本”的观念更新,是很难在教学上渐入佳境的。关于了解学生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座谈会、平时师生交谈、师师交流、听课评课、意见反馈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志趣以及希望和要求等状况,然后因材施教。

一关于“应用法学”的概念阐释

二“应用法学”的教学理念:实践与理论并重

三“应用法学”的教学模式:“大课堂”

一、应用法学“实战演练”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二、应用法学“实战演练”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三、应用法学“实战演练”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条件

一、法理学课程的定位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法理学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许多学生学习了法理学之后,依然不能全面理解法理学的基本原理,更遑论运用其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现行的诉讼离婚理由是“感情确已破裂”,对于这个规定,我们不仅可以运用亲属法的原理进行分析,而且也可以运用法理学的原理进行分析。这就如同一个数学问题,我们既可以用解析的方法解决,也可以用算术的方法解决。但是,有的学生在学习了法理学之后,依然认为这只是一个纯粹的婚姻法问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也可以运用法理学的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二、民、商法教学的“两张皮”

本文作者:邓红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的制定

二、课程的合理设置

摘要:在法学实践教学活动中,一般的实践教学难以适用开放教育的教学,采用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方法很有必要。教师引导法学学员自己准备法律故事,并将电子稿的法律故事制作成PPT动画或者VCR(视频)形式,然后以法律故事为桥梁,法学学员与社区群众进行法律互动,让法律进入社区群众心中,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法学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在开放教育法学教学的新时期新情况下,达到探索创新法学实践教学方法的目的。

关键词:新型;实践教学;法律故事;桥梁;社区

一、开展新型法学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二、教师引导学员准备法律故事,制作PPT动画或VCR(视频)故事

1什么是案例教学

在课堂讲述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时,通过结合案例进行教学,以便加深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更重要是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被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法学院使用。经调研发现,在提升现代法学教学质量方面,案例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为什么在法学课程中要应用法学教学

案例教学具有具体性、实际性,在法学课堂引入这种方法,利于把知识性较强的法论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使学生理解法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对法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摘要:新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给传统的本科法学教育带来许多困扰,法学教育改革何去何从,如何适应新的考试制度,已成为目前法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新的考试制度注重考查考生法律实践能力的精神,法学院校的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内部教学机制入手,同时也要积极整合学校外部的优势资源,做到内外因互动促进教学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职业资格考试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已经确定,具体施行指日可待。根据这一考试制度注重考查考生法律实践能力的精神,传统的本科法学教育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一考试,改革如何进行?法学教育如何适应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是法学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法学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对我国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更关系到中国的法制建设,因此它具有重大意义,任重而道远。

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于本科法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二、法学本科教育不适应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现象

摘要: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学教育肩负培养国家法律人才之重任。而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本文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要性出发,分析模拟法庭在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立足于“应用型”的视角探讨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模拟法庭;应用型;法律人才

一、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要性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基于诸多原因,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必须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一)我国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在诸多弊端

一方面传统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脱节。我国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是研究型法学人才而不是应用型法律人才。事实是毕业后大多数学生进入法律实务部门工作,而并非从事法学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传统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我国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重视系统传授法学理论知识。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理论如硬币的两面,不可偏废。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迫在眉睫。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法学职业教育;教学手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量不断增长。随即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拓展,导致就业难问题成为焦点。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式也成为当今就业的突出问题。想要摆脱困难局面,高校应该着力培养专业性较强,实践水平较高的法学应用型人才。法学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具有法律实践能力的人才,需要具备法律分析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由于法学的应用性较强,高校在进行法学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除理论教学外,还应注意培养法学的实践技能。不能将实践技能的培养完全交托给社会实践去承担。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专业涉外律师共有3000人左右,而真正被律师行业所能用的仅仅20人左右,巨大的人员差距表明我国现阶段法学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还不够健全,所培养出的法学职业人员不能够真正为社会所用。因此笔者通过统计调查,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法学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概括,希望对法学职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产生帮助作用。

THE END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怎样开展立法工作的?4、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在制定法律特别是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时,注意研究、比较国外有关的法律规定,从中汲取对我有用的东西。对其中反映市场经济规律性、共同性的内容,以及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国际法规范和惯例,则大胆地吸收和借鉴。 http://www.sipac.gov.cn/yqrdzx/zskrdzs/202412/547d1c4ac66641418a4c67f77411d9b6.shtml
2.司法中弥补法律漏洞的途径及其方法【内容摘要】法治国家建设要求公正司法,而公正司法的前提是严格司法,即严格依照法律作为司法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司法过程中,由于法律不周全的,总会出现法律缺位的情况;或者有法律,但法律又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寻找如何弥补法律漏洞的途径和方法,以使案件得到解决。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司法中弥补法律漏洞的途径https://lawscience.ecupl.edu.cn/2017/0427/c1779a102951/page.htm
3.工程技术资料包括哪些(精选14篇)那么, 依照现行的《招标投标法》及《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哪些项目必须进行招投标?以及这些项目在特定情形下是否存在可以不进行招投标的例外?以及明确必须进行招投标的项目范围有什么样的法律意义?下面, 本文就主要针对这几个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法律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ahup08p.html
4.《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已经有部分片花出来了,从片花中可以看出本剧剧情还是有部分聚焦在了房子问题上,男女主演也均是房屋中介销售人员,基于现实生活中有关房屋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虽然不知道本剧可以有多深入的探讨,但想必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相关问题,所以下面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剧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有错误,请第一时间指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
5.2022年“百万网民学法律”统战和民族宗教法律法规专场知识竞赛题A.两种 B.三种 答案:A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都享有宪法规定的( ),并且教育他们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A.平等权利 B.公民权利 答案:B 3.《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https://www.jxlaw.com.cn/system/2022/08/31/030183459.shtml
6.有关意识形态的实施办法指的是什么文件律师普法刑法的犯罪意识形态有什么? 刑法犯罪的意识形态,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实施犯罪的主观内容,或者有意识的作案方法。一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为人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和结果,对社会危害的认识。另一方面是行为人对犯罪的基本事实情况的考虑,行为人对犯罪基本实施情况的认识, https://www.110ask.com/tuwen/791562280458732329.html
7.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意见实施细则这些法律属于怎么区分细则:是有关机关根据下发公文的规定或实施需要,为了贯彻执行某一法律、法规或其中的部分条文、个别条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或作出补充、辅助说明的法规性文件。细则是对某一法律、法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具体化。 办法: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贯彻执行某一法令、条例或进行某项工作的方法、步骤、措施等,http://tt.ye-su.cn/yy/eyey2ssyaae9a2etey.html
8.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20. 在婚前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B)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或指令,遵循医德规范,以高度的责任感,按照婚检常规,逐一实施婚检项目. P221 A单位 B国家 C医院 D相关部门 21. 从法律上说,医患关系是一种具有(B )关系. p118 A社会关系 B医疗契约性 C从属 D义务服务 https://yjbys.com/jiuyezhidao/zhiyedaode/41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