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文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大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D.法律的效力5.大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日耳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单行条例D.行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A.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B.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进行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二、不定项选择题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行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用的法律文件包括()。

A.契约B.判决书C.裁定书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宪法对具有特定情况的公民设置专条给予特别保护,其内容包括保障妇女的权利、照顾残疾公民外,还有下列选项中的哪些ABCA保障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B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C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D保护外国人在华合法权益40.马某为某大学法律系教授、兼职律师,其在某知识产权案件中作为被告代理人,运用法学理论中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理论为其被代理人辩护,其意见被法院采纳。

其意见属于下列何种性质BC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C.非正式解释D.正式解释41.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论述,正确的是哪些ABCA.权利和义务相对立相区别B.权利和义务相依存C.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体系和法律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D.法律制度均以权利为本42.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BCDA.正式解释B.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D.扩充解释43.下列选项中的表述,哪些不属于对狭义的法的适用的理解ABCA.法的适用是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在具体案件中应用法律的活动B.法的适用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在具体案件中应用法律的活动C.法的适用是国家审判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D.法的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44.下列哪些选项内容不属于按照法的效力范围不同所作的分类ABCA.根本法与普通法B.母法与子法C.国内法与国际法D.一般法与特别法45.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ABDA.加强立法B.严格执法C.有法必依D.党的领导。

THE END
1.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其次,在坚持与后续民商法的发展存在包容关系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实施民法典,使得我国民商法实践可以融入民法典实施中,不断得到现代化的提升,进行特色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演化。当然,运用上述发展机制,也要避免因不当或过度滥求发展而产生不应有的偏离,进而毁坏民法典作为具有基本法律地位应有的最低稳定性。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2.法则之门揭秘法律基本知识的奥秘一、法则之门:揭秘法律基本知识的奥秘 二、法律基础:理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在探索法律基本知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起源和发展。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而不断完善。从古代律法到现代法典,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内涵。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248885.html
3.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从原则到实践的探究立法源泉:包括宪法赋予立法院立案权限,以及通过民主决策过程产生的其他立法文书。 行政命令及决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强制力,但一般不具备普遍约束力的正式文件或指示。 四、如何有效实施法律法规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渠道提高公众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54920.html
4.法律法规全书的编纂与应用实践法律法规全书的历史演变 法律法规全书起源于古代,最初是指皇家或政府机关整理和汇编的一系列法律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献逐渐成为了国家立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传统纸质版的法律法规全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373344.html
5.法律法规体系概览从源流到现实应用的全方位探究五、执行力与实施难题 虽然有了完善的地方法律,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挑战,比如执法人员素质不足导致效率低下,或是资源分配不均引发公平正义疑虑。此外,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清晰明确的地方法律实施方案,使得地方自主管理能力受到限制。 六、高度关注人文精神与道德价值观念 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wen-xian/407962.html
6.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的来源与体系 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性基本政策。这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实行以人民代表大会为领导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这些立法都必须经过相应的立law机关审议并通过后实施。 法律效力的类型及其特点 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7.玲珑轮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的,上述股票收盘价应作相应调整),玲珑集团将依据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 规定,在不影响公司上市条件的前提下实施以下具体股价稳定措施: (1)玲珑集团启动股价稳定措施将以增持公司股份的方式进行。如公司在 上述需启动股价稳定措施的条件触发后启动了股价稳定措施,玲珑集团可选择 与公司同时启动股价稳定措施或在公司股价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100001897_87.shtml
8.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关于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2,关于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4,关于金融业的监督管理问题. 5,关于政府融资问题.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 当国家通过法律或特殊规定对某家银行或新建一家银行赋予某些特权并要求其他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社会 https://blog.csdn.net/iteye_20271/article/details/81576573
9.行政法律手段(精选十篇)主要是通过行政、经济以及法律手段,采取了三种调控政策,即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宏观调控作为国家调节的一种方式,是国家为克服市场缺陷中的“盲目性、被动性和滞后性”而出现的,它主要通过计划、经济、法律手段来影响社会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其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发展”。当前国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l7up5w.html
10.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道德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以及人们的内心信念等来加以维持;宗教规范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精神强制的方式,但也必须依靠清规戒律、惩罚制度来保证教徒的遵守。法律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它具有特殊的强制性,即国家强制性。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的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最后的保障手段。法律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1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教师应公正地对待学生的差异,通过教育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最近发展区,通过对个案的综合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式,并据此实施个别化教育。应注重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在教学组织实施中,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适应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