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依法治国句子精选157句

1.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2.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3.循依法治国之略,展国泰民安之景。

4.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5.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6.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

7.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8.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9.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10.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1.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2.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权利义务观念

13.千年风华,披涛斩浪,道法深重人心在;百年历程,起锚重航,法治悠远国运久。

14.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5.你知法,我知法,蛮横霸道不足法;我守法,你守法,礼仪之邦依国。

16.举直错诸枉,xxx服。举枉错诸直,xxx不服。——《论语·为政》

17.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8.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9.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20.知法懂法守法,慎思明辨笃行。

21.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22.深入开展“法治进机关”活动,推进克拉玛依市法治化进程。

23.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

24.发展基层***,保障人们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权利。

25.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26.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27.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28.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29.高举宪法旗帜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30.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31.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33.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34.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35.学习宪法、掌握宪法、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6.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37.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38.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9.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40.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41.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42.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建设法治城市

43.彼窃国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

44.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45.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新疆。

46.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47.宪启民,法兴邦。

48.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49.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0.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

51.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52.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

53.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54.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55.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56.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57.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58.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59.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也。《盐铁论。申韩》

60.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xxx务变。——《韩非子·解老》

61.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6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3.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

64.增强全民宪法观念和宪法意识,保证宪法的正确贯彻实施

65.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

66.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67.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68.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69.国依法而强,民倚法而祥。

70.天涯行役宪启万民,盛世菩提法兴国邦。

71.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72.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73.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74.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75.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

76.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77.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78.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79.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80.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81.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82.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

83.美好家园离不开法治保障。

84.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依法治市进程。

85.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

86.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87.法不殉情。——《三国演义》

88.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9.对法治的崇尚就是对民安的追求。

90.勿延誉归己,勿诿过于人;勿徇私废公,勿贪渎纵欲。

91.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92.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法制建设

93.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94.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95.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清、李绿园《歧路灯》

2.法者,国之重器,护己长技。

3.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6.普法启明,法照我心。

7.我守法、我光荣。

8.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养正遗规》

9.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1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1.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12.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3.五权宪法。——xxx

14.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5.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6.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7.依法治国能安邦,人人学法莫相忘。

18.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19.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20.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21.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22.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23.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24.学法铭心智,用法维正义;守法正言行,护法创和谐。

25.究天地生机之本,日之光辉不可缺,言国家富强之道,法之正义不可失。

26.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7.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8.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29.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七臣七主》

30.炼理性之法眼观世界,持正义之法律辨是非。

31.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32.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33.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34.法护人人,人人护法。

3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36.官不私亲,法不遗爱。《慎子。君臣》

37.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38.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39.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40.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41.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42.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43.弘扬***法制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44.溯千年而秉道,往千年而言法。

45.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46.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47.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48.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49.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

50.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51.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xxx不从彼。——《管子、法法》。

52.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53.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5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5.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56.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正社风,用法止纷争。

57.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

58.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59.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60.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

61.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62.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一起学习《宪法》知识!宪法离我们从来都不遥远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宪法都默默地保护和陪伴我们你我的一生都与宪法息息相关。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新时代下宪法的精神不断发扬让我们一起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http://lydt.l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262707.shtml
2.图片宪法宣传周一起学习《宪法》知识!乌鲁木齐吧宪法离我们从来都不遥远,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宪法都默默地保护和陪伴我们,你我的一生都与宪法息息相关。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新时代下,宪法的精神不断发扬,让我们一起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https://tieba.baidu.com/p/9310191976
3.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古文名句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核心提示:【名句·出处】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原文·语境】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潜夫论·述赦》节选【释义·点评】意思是:法令得以实行国家就会http://www.dongliw.com/List.asp?ID=2770
4."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出处及意思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潜夫论·卷四·述赦》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83c4d713e429.aspx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摘自《潜夫论·卷四·述赦》译文法令得到执行,国家就能够安定;法令一旦废弛,国家就会出现动荡。古文岛 APP客户端 立即打开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83c4d713e429.aspx
5.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古往今来治乱兴衰的历史已经充分表明,法律不能只是束之高阁,否则再完善的法律条文也只能沦为一纸空文。法行法弛的法治状况,最终将决定国治国乱的不同命途。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fa91463dd3/3120511a7c.shtml
6.古韵新声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东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释义 法令得到执行,国家就能够安定;法令一旦废弛,国家就会出现动乱。 马克思认为,法律活动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要让“纸面上的法”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活法”。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殊途同归。 http://www.zgszxw.cn/zgszxw/vip_doc/26161980.html
7.对“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理解正确的是对“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理解正确的是___ A. 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B. 法治观念是治理国家的唯一保障 C. 法令只对被领导者产生作用 D. 法令具有不可修改性 题目标签:法令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https://www.shuashuati.com/ti/0badb6bcfae14e68b9473cfbe1c4e542.html?fm=bdbds305a0e1d72f8536f6f8feb2803e76bca
8.“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条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了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分析题文,“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意思是,国家实行法治,就会政治清明,社会发展;国家法治松弛,会发生混乱,国家会衰败.这说明法治的重要性.C符合题意;ABD都是正确的表述,但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de791cb38f0baf0d2242e3df21988cf2.html
9.[平“语”近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平“语”近人]法者 治之端也 00:00:41 [平“语”近人]国无常强 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 00:00:47 [平“语”近人]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弛则国乱 00:00:54 [平“语”近人]天容海色本澄清 00:00:53 [平“语”近人]唐太宗在他这儿吃了瘪 00:01:58 [平“语”近人]太子也得守“https://tv.cctv.cn/2024/02/22/VIDEValRZkTOTylYWVCDsG8Z240222.shtml
10.A.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B.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法A.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B.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D.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3-24七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查看更多[1] 更新时间:2024/07/15 15:56:16 【知识点】法治的作用解读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https://zujuan.xkw.com/7q23540601.html
11.“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无常行,法无常“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无常行,法无常弛,君敬法则法行,君慢法则法弛。”出自() A.《焚书?答耿中丞》 B.《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 C.《说苑?立节》 D.《潜夫论?述赦》 查看参考答案 更多““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无常行,法无https://www.shangxueba.cn/4711227.html
12.2016年4月自考00320领导科学考试真题自考7.领导面对不确定性做决策,管理根据确定性去执行。因此领导者更加注重 A.循规蹈矩,维持现状B.标新立异,贪大求洋 C.勇担风险,善于创新D.把握细节,不折不扣 8.“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说明领导者在社会治理中必须强化 A.公民意识 B.权力意识 C.法治意识 D.维稳意识 https://zikao.cwjedu.com/lnzt/6497
13.法令行则国治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自改革开放以来,法治一直都是充当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保护者角色。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各个领域的改革工作也已经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这就更加迫切需要依法治国。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以法治思维来推进改革攻坚。在坚定改革决心与维护法治精http://epaper.routeryun.com/Article/index/aid/66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