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主观题背诵素材朗读版之论述题素材储备(二)立法司法

(又称基本格局)的总体描述(用于“题干所考领域”的开头或结尾)

第一立法,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

第二执法,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第三司法,即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四守法,即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建设法治社会。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

第五监督,即加强法治监督,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

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必须通过有效制约和监督,确保公权力的行使永远体现党和人民意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始终为人民服务。

|「法治环节的具体要求」

(满足这些要求,就是对该环节的意义)

第一立法:【口诀:宪制学重点】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提升立法质量:(1)健全宪法实施与监督。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完善立法体制。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导作用,明确立法边界;(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挥人大的主导作用,加强立法协商,扩大公众参与。(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权利保障等领域立法。

第二执法:【口诀:全面公开监策体格】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十九大要求,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第三司法:【口诀:监人独职,权严】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严禁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干预司法。(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设立立案登记制,推行巡回审判及跨区审判,改革人财物管理机制。(3)推进严格司法。坚持合法性,推行以诉讼为核心的改革,落实责任制。(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提升司法民主,实行司法公开。(5)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保障诉讼权利,落实诉讼终结。(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提升法律道德。

司法公正并不意味着否认“合理差别”。判断某一差别待遇是不是合理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标准来进行:(1)合目的性。即差别待遇是否符合事务的本质目的;(2)合工具性。即差别待遇是否是最有利于事务发展的方法;(3)合人权性。即差别待遇是否可能侵犯他人的基本人权。

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是司法权威的重要保证。司法权威要求做到:(1)司法机关及人员切实做到公正、高效、廉洁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2)全社会要依照宪法的规定,尊重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尊重生效裁决。

第四守法:【口诀:三多的服务意识】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法治社会建设包括以下几点:(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全民普法守法作为长期基础性工作,把领导干部守法作为关键工作;(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发挥市民公约等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行为引导、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3)健全依法维权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强化法律主导作用,发挥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积极作用。(4)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第五监督:【口诀:合力搞思(思想)机(机制)】

(1)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立法、执法、司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2)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3)重视思想建设。各级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自觉接受监督,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

|「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党对法治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坚持依法执政,这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要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

(1)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

(2)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

(3)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决策部署。

(4)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

(5)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

(1)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

(2)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守法。

(3)依纪依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为主干,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

4.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

THE END
1.法律的生命力在于什么法律的权威也在于法律知识-法律知识 2023-03-09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法律实施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际施行法律,运用法律的活动. 2,法律实施主要有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和法律适用(司法)三种方式.法律实施与法律实效有密切的关系,法律实效是指法律被实施的状态和程度,法律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755294556041613932.html
2.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法律的权威也在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公务员单选题,公务员考试单选题,公选单选题,公共科目单选题https://kaoshi.chazidian.com/kaoshi/shiti-150219/
3.法律的生命力在于立法,法律的权威也在于立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立法,法律的权威也在于立法。() 参考答案:错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16f1dea712ce4302a373036462112570
4.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A.实施B.规范C.教育D.惩戒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https://www.shuashuati.com/ti/e85b4c46a18d456b8c18620b39742263.html?fm=bda8378585c7d0e7ce032053cfd6cc3a25
5.法律的生命力在于()A更新B实施C制定D学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A更新B实施C制定D学习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79/38830071.html
6.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如果不遵守,再好的法律也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___,如果不遵守,再好的法律也是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单项选择题 A、实行、一纸空文 B、施行、一纸空文 C、实行、纸上谈兵 D、施行、纸上谈兵 --- 答案:B --- 解析: 实行,指实现,对象多为抽象事物,如理论、纲领、方针https://m.yunfu.huatu.com/tiku/2583230.html
7.“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活动基本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之二(共904题)答: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92页)73.什么是法治的生命线?答:公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94页)74.什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答:公正司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第95页)75. “党https://www.wm114.cn/wen/181/360922.html
8.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领航中国)中央“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才能挑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重任? 2014年年初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及一件往事,语重心长。 http://www.hbjgdj.gov.cn/szyw/gn/202209/t20220914_122312.shtml
9.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领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才能挑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重任? 2014年年初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及一件往事,语重心长。 上世纪80年代,海南省东方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原所长吴春忠不徇私情,亲手将涉嫌违法犯罪的https://www.xytv.cn/h5/pages/article/detail?id=23856
10.最全入党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篇129、 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什么?(A) A实施 B规范 C教育 D惩罚 30、 什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C)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面守法 31、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C) A建立依法治国和以德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https://www.jianshu.com/p/921887cb1e54
11.付子堂朱林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构成(下)我国大约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几乎所有的行政法规的执法工作都是由行政机关来承担的,行政机关能否严格执法对法治事业关系甚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严格执法。因此,发展行政执法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建设法治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1305
12.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做知法守法审计人(党课提纲)决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两个原则:对执法者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对公民个人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 https://www.meipian.cn/33aocu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