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法律,是因为热爱一些不能用钱买来的东西法学法治律师法律人

这是拥有麦读日历的第7年,难以想象,它的生命力如此持久,陪伴我这么久。亲爱的各位芒友们,2025年最新版出来了,希望,你也能有如此长久的陪伴。

以下,为麦读公众号的推文,这是2025年最新版日历的介绍和购买链接~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预计11月10日开始陆续发货

今年还是做了灰色和银色两个颜色,希望你会喜欢。

以下是一些剧透,不介意的话,可以提前看看。

01

“有什么,比钱更重要?”

几年前,我曾经在公众号里问过当时的读者一个问题:说起来,你为什么选择了法学这条道路?

在那篇推送的留言区,有很多法律人,写下了自己的故事。

@十七

拼尽全力在大二时转专业来到法学专业,不在乎别人跟我说什么学法头凉,学法很枯燥。我想真正踏入这个专业,了解法律和它的一切,我想用自己的一分微薄之力,来减少像聂树斌一样的冤案。现在还只是开始,希望自己能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不忘初心。

@高金宽律师

我是非法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是一名律师。当初由理工科跨专业考取法律硕士研究生,就是想着有一个法学院的背景,能够系统的学习一下法律知识,为这法律之信仰,选择一生为法治而奋斗。曾言之,法乃大,可容天下,万物万事皆可以法释之。本着一心想释天下万事万物、心怀法治信仰的我,就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研修法律这条路。

@开山怪

本科时学的经济学,去实习的时候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温度。也曾被冤枉过,想要温暖别人,为一生正义工作,为可怜的人工作。这是我的信条。

@冷静的观察者

为了实现公平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福佑

八十年代初,高考填报法律未如愿,从教十几年后还是考取律师并获得法律硕士。现已从事法律工作二十年。说起想法,应该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初心。

@翕

阴差阳错,走上法学!法袍加身,有多少人可以铭记誓言,不被世俗牵绊,不被权势动摇,不被利益诱惑,坐于庄严法庭之上鲜红国徽之下,便要摒弃私心,成为只为公平正义存在的符号。法锤在手,便要紧握正义的蒙眼布,是非公断,从此至负于肩!律师之陈词乃一场精彩的论辩博弈,这更是为权利而奋斗的正义之战!但能否全力以赴?证据的收集整理乃是是非曲直的澄清,那客观性,关联性,真实性可真实?

@Yvonne

因为正义要有人用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

@唐古月

从恨得咬牙切齿,到后面的慢慢接受,到现在的离不开,大概是:上天给的缘分,注定让我要和法学在一起。

@刘如英

因为爱,你信吗?

人生多少因缘际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是家族传承式的“显而易见”,有些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心向往,也有些是无数巧合推向的终点。

只是,真正与法律结缘之后,慢慢就会发现,很多事看似偶然,其实灵魂的向往是命运的先知,既往的人生里,早已为此刻的选择,埋好了丝丝缕缕的伏线。

那种对理性的渴求,对正义的向往,对规则与逻辑的尊重,对是非曲直的执拗,旁人往往无法理解,却深深写在我们的血液里,牵起了我们与法律这个行业的缘分。

正如今年的麦读日历2025中,1月6日的日历页上写得那样:

“我们之所以选择法律,是因为我们热爱一些不能用钱买来的东西。”

02

这本法律日历里

记录着那些对我们重要的东西

不知不觉,这已经是麦读日历的第7年了。

过去的六年里,这本小小的日历,已经陪伴了法律人两千多个日日夜夜。

它直陈「人应有自由」

也表达「什么是正义」

它感慨「法律不完美」

也肯定行动的力量:

一日一页,一页一句。每年,我们从上百部律政电影、文学作品中,精挑细选出那些凝练而深邃的语句,在日历这样一件仪式感非常强的物品上,刻下属于法律人的独特精神烙印。

让它成为了万千法律人,办公学习时,桌面的点睛之笔。

那些同在法律道路上的前辈们,跨越时空,通过这些文字,传递着他们对法律的热爱、对真理的思索,也讲述着他们曾经历过的困顿,感受到的温暖与希望。

让你在每天的会心一笑中,感受一份来自同行者的默契与理解——

在麦读日历的读者群里,在大家的朋友圈里,每天我们都能看到大量读者在自发晒图,书写当天的经历与感慨。

每天撕下一页旧日历,在崭新的美图与金句中,开启新的一天,已经成为了不少读者的习惯,是一份独属于法律人的“仪式感”。

03

今年的一些剧透

如你所见,今年的麦读日历,仍然沿用了我们的经典版式:黑白分明的简约配色,放大关键词+小字金句。

内容的选择上,也延续了过往的原则:

1、聚焦我们的法律与法学,共同探讨法律人生的方方面面。

2、融入温暖、提气的法律语言。

内卷时代,人人辛苦。在麦读日历2024里,我们加入了更多温暖而鼓舞人心的句子,给你陪伴慰藉,也为你加油打气。

3、别忘了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

我们观察,喜欢麦读日历的读者,都有着相似的特质:他们往往在日常的忙碌之上,维护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都保持着心灵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忱。

为了这些可爱的人,为了这份柔软与温暖,我们一如既往,保留了许多“无用而美好”的语句。

希望11月10号发货后,收到新年日历的你,会在其中发现更多的惊喜。

前300名

随机赠送↓价值39元胶带1个

最后,定制政策说明:

团购50册以上的读者,我们支持定制腰封、封面logo等等。欢迎扫码联系:

THE END
1.法律人最喜爱的100金句但我们的价值观又将以多少生命为代价呢?——《战略特勤组》Unthinkable 79. 命运:命运主宰了天地万物,却无法左右人的心灵。——《落在香杉树的雪花》Snow Falling on Cedars 80. 写作:写作是一种武器,远比拳头来得有力量。——《飓风》The Hurricane 81. 反抗的权利:圣奥古斯丁说:“不公正的法律根本不能称之https://zhuanlan.zhihu.com/p/672326415
2.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15篇(全文)二、霍姆斯的逻辑观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是否是霍姆斯的“反逻辑”思想的体现。显而易见, “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霍姆斯一系列法律思想、命题的提出, 一系列的研究又怎么会脱离逻辑的方法而凭空产生。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他为了尖锐的抨击当时学术界盛行的一种观点———在法律发展中https://www.99xueshu.com/w/filekj0qz10p.html
3.法院裁判文书中的法律谚语之五: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于经验霍姆斯反对逻辑,主张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本质上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法律发展观。很明显,他反对的只是认为法律中唯一起作用的是逻辑的观点,而绝不是反对逻辑的作用。事实上,霍姆斯正是在深刻认识到逻辑的局限性才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的。(摘自《中国法院报》作者:冯玉军 邱 婷单位:中国人民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38995303959231411&wfr=spider&for=pc
4.2018年第3期总第5期黄文艺、夏新华两位教授分别在自己的论文中主张应当终结、重构法系理论。“终结论”存在“破大立小”的问题,而“重构论”尤其是混合法系理论则存在逻辑不自洽的缺陷。比较法学者应当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法律的动态发展上,弥补相对静态的法系理论的不足,使得旧有理论得以真正获得新的生命力。http://fxy.hunnu.edu.cn/info/1130/2924.htm
5.吴建雄: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二)为民网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其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勇于牺牲、开拓创新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和信赖,在中国具有不可撼动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关键在党的反腐逻辑 第一,关键在党必须强化正风反腐的主体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经验和教训,准确研判党面临的危险和挑战,作出了http://www.wmtv.cn/mobile/sywm/2264.html
6.读书笔记(法学方法论)书评法科学也是如此,如果将学科内容限定于纯粹形式逻辑世界、规范世界,它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所谓规范世界,仍然建基于现实生活之中,没有全然与现实世界无关的法律规则,这一点不同于数学。二,即便可通过规范世界内的逻辑进行推导、适用来生成新规则,然而,法律适用、推导出新规则的过程都涉及立法者、适用者对法条牵涉利益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50698/
7.学习新语37习近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究其内在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产生和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http://www.whsgsl.org.cn/view/3228.html
8.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9.首届“海华杯”法律写作大赛三等奖作品展示首先,是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规定本就是在不断完善中的,也就需要我们法律人不断地关注法律动态,不断地学习,弥补知识的缺陷。其次,是经验的学习与变通。学习办案的经验和与人沟通的技巧,一个案件不仅要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做调解,而且要与其他干预案件的“第三人”进行沟通,让案件能够尽可能的公正;变通是说要学会https://www.lvxinnews.com/details/e7060610-1f2d-461e-b631-2d5c63b3af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