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高高在上的冰冷条文,而是我们身边的谆谆教诲,她给了我们战胜肆虐病毒的力量,给了我们伸张权利的勇气。”文法学院法学系20级本科生梁志豪从“公法”与“母法”两个角度来讲述身边宪法的影子,拉开了“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帷幕。为进一步普及宪法,庆祝第八届宪法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主办,文法学院承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学习法律知识,宣传法律意识,面向全校弘扬法治精神。
晨读诵法,感悟宪法韵味
文法学院开展宪法晨读活动
“远远地听到大家的诵读声大受震撼,不禁感叹国家宪法的庄严和力量。”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本科生王高原停下匆匆的脚步,加入到了宪法朗读的队伍中。这是12月3日在讲堂群东西廊大厅举行的我校第八届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
在文法学院院长王学栋的领读下,全场师生以昂扬的热情和铿锵的声音整齐响亮地朗读,表达师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回荡在东西廊大厅,“这是我大学期间参加的第三次宪法晨读活动,虽然每次内容一样,形式相似,但每一次晨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对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的感受也愈发深刻。”文法学院法学系19级本科生李瑞感慨道。
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姚成郡为“宪法晨读”活动致辞,“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他呼吁在场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宪法宣传周”的各项活动,切实收获法律知识,强化法治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正如梁志豪所说,那本庄严肃穆的红皮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文法学院20级本科生许淑雯是本次宪法晨读活动的参与者之一,朗朗的诵读声饱含学生们对法律的敬重,她认为,诵读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接近宪法,却总能产生与日常学习中不一样的理解。
聆听讲法,理解法律奥秘
“法律知识虽然深奥,但主讲人出色的讲解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们对许多法律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就连最普通的权利与义务,都会有别样的感受。”文法学院法学系20级本科生余梓怡积极参与了学院举办的两场讲座活动,在她看来,讲座是对知识的一种升华和理解。想要对宪法有新的把握和理解,离不开学术讲座的熏陶。
房绍坤教授应邀作题为“民法典物权编重要法律制度解读”的学术讲座
为充分提升学生们的法律知识素养,黄岛文法讲坛第33讲在模拟法庭142顺利开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房绍坤教授应邀作题为“民法典物权编重要法律制度解读”的学术讲座。房教授介绍民法典中有关物权变动规则的立法修改情况,对指示交付中第三人占有的状态并对简易交付规则中“权利人”一词的表述方式进行解读和评价,并进一步对比继承行为的物权效力。通过列举贴近生活的实例,对抽象的法条进行解读,深入浅出,使得讲座更加生动形象。文法学院法学系19级本科生王淏表示:“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再听教授的讲座真的会受益匪浅,这让我对今后的法学知识学习有了新的感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法学研究方法。”
孙骥作“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宪法宣传专题讲座
深层次的制度解读针对法学生进行了一次知识上的升华,讲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则把目标面向了全校学生,让宪法真正走入校园。“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其重要功能在于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作为宪法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强化对宪法知识的掌握,加深对宪法精神的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宪法宣传专题讲座主讲人法学系教师孙骥如是说。
躬身普法,宣传法律教育
聆法诵法,加深了学生们对于宪法的理解。为了更好地进一步宣传法律知识,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更加深入高校学生,文法学院学生积极将宪法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校园法律“宪”行者,以多种方式成为宪法宣传的话筒。
“宪法宣传周”校园宣传活动
“以往我们不懂法,不能真正维护自身权益与权力,现在学习了宪法,以宪法法规知道日常生活,有助于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法治社会接班人。”宪法知识答题活动的主持人、化学工程学院20级本科生郭秦伟心中感慨万分。
文法学院开展“宪法宣传周”专题展览活动
围绕贴近生活的经典案例、社会热点话题,结合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等内容,文法学院成立文法法律宣讲团,采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普法宣讲活动。
文法宣讲团宣讲宪法
“宪法法律至上,学法势在必行。”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熙表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学校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对于推动全校学生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宪法日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以宪法为代表的整个法律体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