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新修订的《军队政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颁布施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领导就《条例》的修订印发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首先请介绍一下这次修订《条例》有哪些背景和重要意义?
答: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自1930年制定颁布《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政工条例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政治建军的重要依据,随着形势任务发展历经12次修订,伴随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在保证我军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保证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保证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一次修订政工条例是2010年,距这次修订已有10年。期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军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修改的党章对我军政治工作作出新规定、提出新要求。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上,深刻阐明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人民军队的重大问题,对推进新时代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作出战略部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了我军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政治工作组织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体制,迫切需要从党内法规层面对我军政治工作作出整体设计和全面规范。
修订《条例》是我军党的建设制度体系重塑的重要举措。党中央把修订《条例》列入中央党内法规制定计划,中央军委关于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总体部署作出具体安排,2019年1月成立课题组展开修订工作。课题组系统梳理学习习主席有关重要指示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到不同层级、不同类型单位调研,面对面听取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队官兵的意见建议,分领域、分专题深入论证。《条例》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中央有关部委、军委机关各部门和各大单位意见。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条例》。
《条例》的颁布施行,必将加强党对我军政治工作的领导、推动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全面落实,推动我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问:这次修订《条例》主要把握了哪些原则?
问:这次修订《条例》是一次整体性重塑,请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问:我军政治工作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一整套优良传统,请问《条例》是如何继承发扬的?
答: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军的性质、宗旨、本色。我军政治工作史,就是一部优良传统的传承史、发展史。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作了深刻总结,精辟概括为“十一个坚持”: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作风,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坚持围绕党和军队中心任务发挥服务保证作用,坚持公道正派选拔使用干部,坚持官兵一致、发扬民主,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坚持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坚持党员干部带头、以身作则。这“十一个坚持”,既系统概括了我军一贯强调和坚持的原则和作风,又总结吸纳了我军政治工作实践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果,是我军特有政治优势和克敌制胜的法宝。《条例》把这些优良传统作为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全面贯彻到新时代政治工作各方面规范之中,并对继承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提出明确要求,就是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确保人民军队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
问:请介绍一下《条例》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条例》共10章74条,总体按照政治工作是什么、由谁领导、如何落实的逻辑进行架构,涵盖我军政治工作方方面面。一是明确了政治工作中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强调我军政治工作实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我军的工作,明确了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时代主题、基本任务和原则,把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根本政治要求旗帜鲜明突出出来。二是规范了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适应新时代新使命新体制,对党在我军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进行新的概括、调整和充实。三是规定了中央军委和各级党委对政治工作的领导权责,对中央军委领导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责、中央军委政治机关的职能和主要工作、各级党委领导本单位政治工作的主要职责进行明确。四是规范了政治机关的工作任务,依据战与建的职责区分,分级分类明确政治机关的工作要求和主要内容。五是细化了政治干部的主要职责和素质要求,对政治主官、政治机关领导、政治机关干部、政治协理员分别作出规范。六是压实了政治工作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责任,对组织开展政治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要求、职责分工、检查评估、监督追责等作出明确。
问:《条例》规范了我军政治工作在新时代的基本任务,请问是如何考虑的?
答:党的方向就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方向,党和军队的中心任务决定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不同历史时期,伴随着党、国家和军队中心任务的发展转变,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也不断发展,推动我军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进入新时代,习主席深刻指出,随着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政治工作服务保证的领域和功能也要相应拓展。这次修订《条例》,把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重大责任,同时概括了政治工作在新时代的基本任务,充分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其中,着眼有效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鲜明指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四个牢固立起来”,强调了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最紧要的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凸显了政治工作思想引领的根本要求;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体现了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这些规定,充分贯彻了习主席关于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我军政治工作的工作重心,为各级做好我军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问:请介绍一下《条例》在加强党对我军政治工作的领导方面是如何规范的?
问:请问《条例》是如何体现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的?
问:请谈谈《条例》是如何规范新体制下政治机关工作的?
答:新体制下政治工作部门、纪委监委工作机构、党委政法委员会分别按照规定职责,履行组织开展政治工作相应职能。《条例》立足新的领导管理体制实际,明确规定团级以上部队设立政治机关,政治机关包括政治工作部门、纪委监委工作机构、党委政法委员会,分别在上级相应部门的指导、同级部队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中纪委监委工作机构还要接受同级部队纪委监委的领导。同时,改变原政工条例“一条线”逐级规范政治部(处)工作的方式,区分不同层级,按照政治工作部门、纪委监委工作机构、党委政法委员会3条链路,紧贴各自职能定位规范其主要工作任务。按照军委机关部门突出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职能、战区突出作战指挥职能、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突出建设管理职能、战区军种突出战建结合部特点、军级以下单位突出战建合一要求的思路,各有侧重规范政治机关的主要工作。针对战略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军级以下单位、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和军分区(警备区)、院校、科研(试验)单位、预备役部队等类型单位职能任务特点,对其政治机关工作任务作了补充规范。
问:请介绍一下《条例》对建强新时代政治干部队伍明确了哪些规范和要求?
答:政治干部的表率作用,本身就是最好的政治工作。《条例》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紧贴政治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对各类政治干部的主要职责和素质要求作出新规范。针对部分单位政治主官领导和指挥作用弱化的情况,鲜明提出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政治指导员和本单位军事主官同为单位首长、同为指挥员,并对其职责作了调整完善。针对各级政治机关编制的调整变化,增写政治工作部门、纪委监委工作机构、党委政法委员会领导的主要职责。针对一些机关部门和单位政治协理员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的实际,进一步明确政治协理员在所在单位党组织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政治工作,相应参照政治主官有关职责组织开展政治工作。适应新时代政治干部提高素质、改进作风的新要求,突出对党绝对忠诚、聚焦打仗有力、作风形象良好,进一步明确政治主官“五个带头”、政治机关领导“四个具备”、政治机关干部“三个过硬”的素质要求。同时,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政治干部基本条件作了细化明确,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问:《条例》首次明确政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有关要求,请问是如何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