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的时代意义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这在中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民事立法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完善了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保障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民法总则》的颁行正式开启了民法典编纂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1998年四次启动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但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民法典的制定始终未能完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为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由于民法典内容浩繁,体系庞大,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制定民法典首先需要制定一部能够统领各个民商事法律的总则。从我国民事立法的发展来看,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250部法律,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民商事法律,但我国始终缺乏一部统辖各个民商事法律的总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法总则》的制定不仅实质性地开启了民法典的制定步伐,并成为民法典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且也有力地助推了法律体系的完善。颁行后,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都要与《民法总则》进行协调,并以其所确立的立法目的、原则、理念为基本的指导,从而形成一部价值融贯、规则统一、体系完备的民法典。

《民法总则》的制定确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民法是权利法,民法典的体系构建应当以民事权利为中心展开。在总则中有关自然人、法人等的规定,是对权利主体的规定;有关民事权利一章的规定,是对民事权利的类型、客体、权利行使方式的规定;有关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的规定,是对民事权利行使的具体规则的规定;有关民事责任的规定是对因侵害民事权利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规定;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对民事权利行使期限的限制。民法总则采取提取公因式的方式,就主体、客体、法律行为及民事责任等的一般规则作出规定,而分则体系将以物权、合同债权、亲属权、继承权等权利,以及侵害民事权利的侵权责任为主线展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从这一意义上说,《民法总则》不仅奠定了民法典分则制度设计的基本格局,而且也为整个民事立法的发展确定了制度基础。

《民法总则》充分彰显了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我们要制定的民法典是21世纪的民法典,必须回应21世纪的时代需要,彰显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从民法总则的体系结构来看,其关于民事权利、民事义务的规则设计都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民法总则》“自然人”一章的许多条文都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如强化对胎儿利益的保护、降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等;为了强化对被监护人的保护,《民法总则》在《民法通则》规定的基础上,规定了遗嘱监护、意定监护、临时监护人制度以及监护人的撤销制度;此外,还规定了成年监护制度,以有效应对老龄社会的现实需要,强化对老年人的保护。

《民法总则》的颁行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民事立法体系化进程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纲。纲举目张。整个民商事立法都应当在民法总则的统辖下具体展开。由于《民法总则》是采取“提取公因式”的方式确立的规则,是民法典中最基础、最通用,同时也是最抽象的部分,所以它可以普遍适用于各个民商事单行法律。《民法总则》的制定将极大地推进民事立法的系统化过程。法典化就是体系化,《民法总则》的制定将使整个民事立法体系更加和谐,更富有内在的一致性。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民法典,我国民事立法缺乏体系性,不利于充分发挥民法在调整社会生活、保障司法公正等方面的功能。《民法总则》确立了普遍适用于各个民事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基本原则,消除了各个法律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就使民事立法体系更加和谐一致。

《民法总则》的颁行有效协调了民法和商法的关系。我国实行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民法与商法都是规范、调整市场经济交易活动的法律规则,在性质和特点等方面并无根本差异,两者实际上都具有共同的调整手段和价值取向,都以调整市场经济作为其根本使命。但《民法总则》应当是所有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一般性规则,可以说是私法的基本法,因而可以有效地指导商事特别法。民商合一体例并不追求法典意义上的合一,其核心在于强调以《民法总则》统一适用于所有民商事关系,统辖商事特别法。一方面,通过《民法总则》的指导,使各商事特别法与民法典共同构成统一的民商法体系。《民法总则》是对民法典各组成部分及对商法规范的高度抽象,诸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和等价有偿原则等,均应无一例外地适用于商事活动。另一方面,《民法总则》与各个商事法律构成了有机的整体,二者之间是普通法与特别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出现商事纠纷后,首先应当适用商事特别法,如果无法适用商事特别法,则可以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则。

《民法总则》整合了司法解释中的大量规定,体现了强烈的实践性。针对民法规范的适用,司法机关曾颁行了大量的司法解释,对民事立法作出了细化性、补充性的规定,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制定过程中,通过认真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将比较成熟的司法解释的规则吸纳到法律中。例如,诉讼时效的效力、起算、中止、中断等规则,都大量吸收了司法解释的合理规则,并且也解决了司法解释与民事立法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这将促进我国民事立法的体系化发展。

THE END
1.普法宣传一起学习民法典民法典的意义 民法典的颁布,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普法 北辰区文化馆艺术“云”课堂——第三堂《钢琴基础与演奏》http://www.tjbcwhg.com/portal/category/read/?id=2782
2.民法典的意义和作用律师普法民法典的作用为:1、可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不让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2、可以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3、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的意义为:它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并将对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产生重要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m.110ask.com/tuwen/17857598904070621412.html
3.民法典的意义和作用民法典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法典的意义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典的编纂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有民事立法的全面总结,标志着我国在民事立法方面已经走出了探索阶段,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的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ee534dcefe081a000504
4.文摘陈金钊民法典意义的法理诠释阅读是理解的前奏,以便民法典能够作用于思维、行为和裁判活动。虽然技艺诠释学认为,理解因需要方法而属于方法论问题,但从诠释哲学的角度看,对民法典的理解却属于本体论问题。因为理解受解释对象以及方法的限制。只有通过理解,民法典的意义才能被识别,也才能有依附理解者的生命。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272.html
5.学习民法典的背景意义与重要性法律知识学民法典有助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民法典是一部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法律,对于维护公民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民法典,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法律责任,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学民法典的背景意义在于完善我国民法体系,提高民法立法质量,提高民法司法实践https://www.jzcmfw.com/laws/10486502.html
6.民法典的意义规范社会关系保障人权的法律基石民法典的意义:规范社会关系、保障人权的法律基石 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通过民法典,中国法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为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它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界限,而且为解决日益复杂化的人际关系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人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397202.html
7.民法典的时代意义石城县信息公开从整个私法体系看,民法典是基础性法律。在所有调整民事主体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规范中,民法典因其内容的完备性、体系的完整性、调整范围的宽泛性、价值的指导性等特点而居于基础性地位。这种基础性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法律制定方面,民法典对于其他私法规范的制定具有指导性作用。http://www.shicheng.gov.cn/scxxxgk/sc90965/202101/abf4e8db9967498d81637689c52f2d79.shtml
8.民法典的作用是什么?结束语 民法典是中国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在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编纂结构和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和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中,民法典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https://www.jiwu.com/baike/46236.html
9.民法典重要性及意义(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法典重要性及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法典重要性及意义范文第1篇 一、关于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的立法、 判例及学说的述评 1.罗马法和法国民法典 https://www.1mishu.com/haowen/329263.html
10.民法典重要性及意义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法典重要性及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商法的独特性及其与民法的兼容限度 (一)民法与商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的差异性 尽管民法和商法同属私法领域,但是二者所调整的法律关系却存在细微的差别。由于民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更https://www.gwyoo.com/haowen/322373.html
11.民法总则的时代意义新闻频道民法总则的时代意义 原标题: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确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有效协调了民法与商法之间的关系,消除了原先存在的民法通则与有关单行法律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规范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已经顺利https://news.cctv.com/2017/04/13/ARTIJGQ4wL6g5ACygykXpbcQ170413.shtml
1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民法典》?——民法典意义及概述2020年其重大意义和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阐明的:“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https://www.zhongzi.com.cn/CN/10441-11215.aspx
13.一民法的概念和意义民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1. 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 广义民法:所有关于民事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其中包括商法; 狭义民法:专指除商法之外的民法典。2.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与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 民法典、各项民事法律、法规等。形式意义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9533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