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性质
1.国家强制性,但国家强制力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2.物质决定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3.阶级意志性,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2017.T30多选真题回顾】
1、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的古体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刑”既有刑戮、罚罪之意,也有规范之意;“廌”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独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上述材料表明,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诉求是()。
A.法律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B.法律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C.法律富含着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
D.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重要考点】
这个过程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作用
原则
法律制定(立法)
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复旦进行权威性分配
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坚持的原则:贯穿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法律执行(执法)
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行政执法是法律事实和实现的重要环节
基本原则: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原则
法律适用(司法)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解决法律纠纷、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秩序
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原则: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等
法律遵守(守法)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守法也意味着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行使国家立法权,负责宪法和法律的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工作
国务院
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
中央军委
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国务院各部门
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
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自主地制定本行政区的法律
【2018.T30多选真题回顾】
1、“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对守法的正确理解是()。
A.守法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B.守法是行使法定的权利,履行法定的义务
C.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D.守法的主体是一切组织和个人
考研现如今已成为很多人提升自己的一条主要途径,报考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能突出重围需要各位考生夯实基础,攻克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