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思政课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雷山漫

【精彩论述】

师:大家好!欢迎收看光明思想理论慕课。树立法治思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今天,我们来谈谈法治思维及其特征。小周,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假设某天你开车出门,被后面的车追尾了,你会选择争吵、私了、还是报警呢?

生:老师,我会选择报警。因为我觉得由警察来处理交通事故,更加公平、心里更踏实。

师:嗯,很好。你的选择,就是法治思维导向的结果。具有“法治思维”,就是在我们面对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时,首先考虑的是哪一种方式更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处理交通事故是交警的职责,由他来处理更公正、权威,所以你选择报警而非私了,就是你的法治思维在起作用。所谓法治思维,是指以合法性为出发点,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按照法律逻辑和法律价值观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

生:老师,了解了法治思维的含义,您再给我们讲讲法治思维的特征吧。

师:好的。首先,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规则思维,就是以既定的法律规则为依据,运用法律规则中的法律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法治是规则之治,在有规则之后,尊崇规则成为第一要务。法治思维尊重规则,特别强调人们要坚守“合法性”为谋划处事的“底线”,以“是否合法”作为出发点来思考问题,进行合法与非法的预判。

现在,代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很普遍了。以前,不少人喝了酒照样开车;今天,人们要么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要么喝酒后找代驾。这个变化,正是人们服从规则权威的体现。你不难想象,一个出门走路都不守规则的人,还能遵守其他什么规则。马克思说过:“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这也说明了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才是法治思维。

人治思维普遍轻视程序,人们常常因为权宜之计而随意抛弃既定程序,造成权力运行恣意专横,践踏公平正义。而法治思维重视程序,强调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一方面可以防止权力恣意,起到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另一方面呢可以防止公众猜疑,起到维护政府公信力的作用。

生:老师,前几天我在路上看到有个司机违章被交警拦下,交警对司机行礼后出示了证件,没一会违章就处理完毕。交警行礼、出示证件等行为就体现了按程序执法吧?

师:没错,交警是在按执法流程办案。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有助于增强法律实施的可接受性,使处理结果更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师:小周,你注意过正义女神的眼睛是被布蒙上的吗?

生:注意到了。

师:这体现了一句格言:程序,是维护正义的蒙眼布。即使是正义女神,她面临的情感因素也太多,难免不被情感所左右,只有蒙上双眼才能做到真正的公正。这在法治思维上就体现为强调程序正义。

师:下面,我们来看法治思维的第三个特征:法治思维是权利本位思维。权利本位是指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中,公民权利是决定性的、根本的;在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权利是决定性的,起主导作用的。

另一方面,法治思维作为权利本位思维还要求人们具有人权意识,尊重和保障人权。例如,在201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作为一个犯罪嫌疑人,并不是已经确定为罪犯,因此不能给他以符号、标注、有罪的标签,只有经过庭审辩论后才能确定他是否构成犯罪。禁止“穿囚服受审”标志着我国司法保护人权制度的进步,是对被告人权利的尊重,鲜明体现出对法治精神的遵循。

生:老师,我懂了,法治思维以权利为本位。另有句话是“公民权利是权力的边界”,这意味着在对公民权利保护的同时也要对国家的公权力进行制约吗?

师:对的,法治的一项重大任务在于:对公民的私权利提供保护和对国家的公权力进行制约。这使得我们要认识法治思维的第四个特征:法治思维是权力控制思维。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会膨胀甚至腐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

生:老师,法治要求权力受到控制,也就是所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吧。

师:是的。最后,我们来看看法治思维是科学思维这一特征。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法律领域,就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精神。法治思维作为一种科学思维,一是表现在对待事实和证据的态度上。执法、司法过程中的所谓“以事实为依据”,其实是指“以证据为根据”。用法律去评价一个人,需要依证据做出事实判断。如果有证据可以证明,就构成一个法律事实。如果证据是非法取得的或者证据灭失了,那只能放弃对事实的认定。这种对待事实及证据的态度,是法治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生:那我们在日常生活如购物要保存好发票、借款要写借条等都是保护好证据,是法治思维的一种表现。

师:是的。法治思维是科学思维还表现在它处理法与情的关系上。法治思维是以事实和规则的认定为中心的思维活动,首先应服从规则及其逻辑,强调按法律逻辑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受大众化情感因素的左右。所谓“法不容情”正体现了这点。

生:老师,了解了法治思维的特征,我明确了法治思维守规则、重程序、保护权利、制约权力,并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师:你总结得不错,法治思维是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思维之一。只有当法治被大多数人所信仰,法治思维成为一种习惯,依法治国才能水到渠成。

THE END
1.普法时刻你知道“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吗?含义不同 法制 (Legal system) 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是“法律制度”或者“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法治 (rule of Law) 表达的是 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 2 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 人类世界还没有产生宪法以及民主的时候 就存在“法制”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zQ2OTUxMA==&mid=2650756312&idx=2&sn=e53b74b5d1f3a6fdc030c7e1725739f0&chksm=8248b76194e11c01d87bfc0213567f7ac88d8e108548875269ac58a1219d4c29c1b319bc5335&scene=27
2.法律基本概念政策法规弋阳县人民政府?通过认识法律的特征,有助于理解法律的性质、作用,有助于认识法律的自身规律。(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律出自于国家,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3)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4)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http://www.jxyy.gov.cn/yyxzsdz/zcfgx/202003/23c8bfcd511c4098983c9685dbe40393.shtml
3.如何理解法律的含义和特征1、法律的本质: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系统。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系统。2、法律基本特征:第一,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法律的规范性是指法律规范是一种一般的、抽象的行为规则,不针对具体事或具体人,而是为人们规定一种行为模式或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myOGAzvoNe.html
4.法律的含义与特征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的含义与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法治思想源远流长,在古希腊时期,先贤亚里士多德对法治作了深刻阐述:“法治应包括两重含义: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地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这一论述实际https://www.gwyoo.com/haowen/166076.html
5.法律的含义与特征范例6篇法律的含义与特征范文1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法律英语 特点 英汉翻译 法律英语(English Legal Language)是法律的英语载体形式,以英语为载体的法律主要是判例法系的英美国家法律,此外还有其他如英美殖民地等英语国家的法律语言,因此法律英语承载的主要是普通法系(Common Law)国家法律。同一法系内的法律有其共性,但同一法系内https://www.baywatch.cn/haowen/178245.html
6.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范文第一,“医患关系”的外延过于宽泛,含义模糊,不利于把握。严格地说,医患关系不仅包括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包括医患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1];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当包括医患之间的供求关系、经济关系[2]。“医患关系”这种称谓充其量不过是从社会关系主体的角度把医患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区别开来,难以突出医患法律关系的特征。https://www.youfabiao.com/haowen/38957.html
7.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考点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1.法律的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②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8.法律的概念及特征法律的概念及特征 2022-01-22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社会规范。它是构成法的体系的最基本细胞。 法律规范特征是法律规范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其适用和遵守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613284895119618387.html
9.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及特征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③在未来日期结算。按照衍生金融工具自身交易方法及特点可划分为四类: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互换。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的买卖业务,将使从事主体直接或间接拥有与此相关的资产或负债。这是一种与传统意义上资产和负债具有不同特征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总的来说,衍生金融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https://www.lawpa.cn/changshi/119541.html
10.论法律概念这样讲,绝不是否定法律的正义价值追求,然而,当正义自身还是一个言人人殊的问题时,我们如何能以之得出确定的(哪怕是相对的)法律含义呢? 再有,就是把法律看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实现的、具有日用价值的准则。只要人们在实践中能够缔造秩序的规范,不论其是否经过正当程序的准允,都应被看作法律之列。法社会学者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6102641987.html
11.简述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律师普法简述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普法内容 (1)含义: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义务人所保证实现的法律手段。权利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https://www.110ask.com/tuwen/7209834675760601244.html
12.法律解释的“本体论”探究4篇一、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体制的历史传统及法律 基础。 二、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体制 1、立法解释。 2、行政解释。 3、司法解释。 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特点。 三、当代中国法律解释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的含义与特征 ? 法律推理是逻辑思维方法在法律领域 的运用。法律实践活动一定意义上就是 推理活动https://www.eltemall.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45123.html
13.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5轮背诵法硕在法理学法硕联考的海洋里,法律事实如同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穿越法律知识的迷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法律事实的含义、特征和分类,为你的备考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法律事实:法律世界的基石 法律事实,简而言之,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情况的总称。它是法律推理和https://blog.csdn.net/2401_85852404/article/details/140925155
14.教育法学2.教育法律关系(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类型: 1.含义: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以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形成的社会关系 (2)以权力和义务为核心 (3)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而存在 2.特征: (1)首先是由法律规范所明确规定的社会关系; http://www.cqwenbo.net/wap_doc/15840534.html
15.专利专利种类受理机关审批流程释义好处一、专利的含义与法律性质 二、专利权的特征 第二节 专利法与专利制度 一、专利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专利制度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 三、专利法的不同体系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专利制度的起源 二、专利制度的形成与普及 三、专利制度的更新与发展 http://baike.xuexiaodaquan.com/doc-view-1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