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要目
【法学】
1.重大疫情中妨害疫情防控的刑法规制路径选择
陈禹衡;王金雨(1)
2.性骚扰刑事规制的域外立法借鉴与本土路径选择
文立彬(10)
3.监察法实施的推进维度
王燕飞(19)
4.移民管理模式下中国签证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付小康;张燕(24)
【公安学】
5.市域社会治理下的基层公安组织建设
——以Y派出所为样本的实证研究
卫兰兰(31)
6.公安机关对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研究
王长杰(39)
7.晚清时期西方警察制度对近代中国警政的影响
李丹阳(45)
8.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认定与侦查取证
程博(52)
【警务研究】
9.跨境洗钱犯罪的侦防对策
胡德葳(60)
10.“智慧警务”的内涵与实践探索
——以浙江“智慧警务”为例
翟辰绪;张兆武(65)
11.智慧公安视域下非接触性犯罪侦防对策
王世超;李永涛(72)
12.域外处置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策略分析及启示
孙靓梅(78)
【反恐研究】
13.中亚“伊斯兰国”恐怖活动犯罪动向及影响
臧建国(85)
14.基于“两微一端”的社区反恐宣传路径分析
王艳斌;张慧敏(93)
【警察心理学研究】
15.基于“意义”视角的警察“幸福感”提升路径
——以莲都区公安分局为例
周家俊(100)
16.积极心理学对警察心理危机干预的价值
王艺霖;刘佳乐;罗震雷(108)
【公安教育研究】
17.公安院校大学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问题与路径
刘启刚(113)
18.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的学警管理与权利保障研究
王晓东(118)
19.警务实战技能微课的教学应用浅析
刘东彪(124)
作者:陈禹衡;王金雨(东南大学法学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内容提要:针对重大疫情的爆发而隐瞒病情和传播疫情行为引起社会恐慌的,传统的刑法规制路径依据司法解释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新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则根据情况不同分别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对于刑法规制路径的选择,适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更为妥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联系也更加紧密,可以通过相应的论证路径证明其在重大疫情中适用的可行性。同时,针对现有的传染病防治的刑法立法体系,应该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进一步优化,避免司法解释替代刑法条文对妨害疫情防控的行为进行刑法规制。
关键词: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疫情防控;司法解释
作者:文立彬(南宁师范大学法律与社会学院)
关键词:性骚扰罪;刑事规制;比较研究;本土化路径
作者:王燕飞(湖南大学犯罪研究所)
关键词:监察法;反腐;推进维度
作者:付小康;张燕(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移民管理学院)
关键词:移民管理;签证法律制度;外国人入境
作者:卫兰兰(安徽省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
内容提要:市域社会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心环节,以派出所这一公安基层组织为切入点,以Y派出所为样本,对其在区域化党建引领社区治安、破解“警力不足”困境、构建协同社会治理“单位共同体”等方面的尝试进行研究,发现公安派出所是市域社会治安治理中结构性力量,其内部遵循“制度—智慧—信仰”的构序规则,基于价值观的领导是基层公安组织中的关键变量。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基层公安组织;Y派出所;治安治理
作者:王长杰(河南警察学院网络安全系)
内容提要:当前,我们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虚拟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安机关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科学性的管理模式。在调研公安机关现有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从网络技术、行业自律和网络管理等方面分析当前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从健全治理体系、加强网监力度、强化舆情危机处置策略等多维度,探讨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虚拟社会;网络治理;公安机关;管理策略
作者:李丹阳(北京警察学院)
内容提要: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1911年清末“新政”结束为终点,对这一时期的晚清警政进行研究发现:西方警察制度的“强行植入”,日本近代警政与晚清中国“以日为师”观念的形成,改良思想家对西方警政模式的宣传及实践推动了清末警政的萌芽及发展,而西方警察制度对中国近代警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警察职能开始独立、警察制度渐成体系和警察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三个方面。
关键词:警察制度;租界;日本教习;改良思想家
作者:程博(湖北警官学院侦查系)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特征;言词证据;侦查取证
作者:胡德葳(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
内容提要:全球化趋势下跨境洗钱犯罪逐渐成为新的犯罪态势,常规洗钱途径难以根除,跨境洗钱上游犯罪形式复杂,并已形成产业链条。由于跨境洗钱犯罪在证据获取、侦防路径、跨境协助及处置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应坚持情报导侦思路,强化区域性洗钱犯罪打防措施,通过串并案整合信息,建立洗钱涉案人员情报信息库,提升对跨境洗钱犯罪的侦查与防控效率。
关键词:洗钱犯罪;跨境;侦防;公安
作者:翟辰绪;张兆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律教研部)
内容提要:“智慧警务”由“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发展而来,是智慧与警务工作的结合,以群防群治为导向,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以提升警务工作效率为根本出发点,以智能应用为工具。从浙江的“智慧警务”实践可知,明确工作定位、完善体系建设、强化“智慧警务”合作互动,能推动公安警务工作由劳动密集型、人员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将公安战斗力的生成形态由传统的人力调配转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能应用上来。
关键词:警大数据;智慧警务;社区治理;公安信息化
作者:王世超;李永涛(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犯罪侦查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公安部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犯罪对策研究中心办公室)
内容提要: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犯罪模式业已突破传统的接触性犯罪向非接触性犯罪突变。面对非接触性犯罪形式多样、波及范围广、证据调取难、破案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侦查机关必须变革警务运作模式和警务运作机制,以全方位的合成作战机制为前提,以全时空的在线侦查为平台,以高水平的智慧侦查为依归,运用智慧公安对这类犯罪进行预测、防范,进行科学布警,提高办案效能。
关键词:智慧公安;非接触性犯罪;大数据;侦防
作者:孙靓梅(甘肃警察职业学院治安系)
内容提要:在处置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管理和处置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效果也不尽相同。通过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程序、方式和地点三方面的管理模式和武力升级、协商管理与瘫痪策略等警务处置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我国管理和处置模式可从修订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事先程序限制的有效性,转变治理理念、重构规则体系,提升警察能力素质、优化警务模式效果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域外管理模式;警务处置模式
作者:臧建国(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反恐怖研究中心,南京森林警察侦查学院)
内容提要:“伊斯兰国”在叙伊战场全面溃败以后的东扩战略,对中亚、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中亚“伊斯兰国”的恐怖犯罪动向呈现阶层多元,职业多样,活动网络多中心与分散化;活动频繁,方式与目标多样,死伤人数下降;极端思想分层渗透,传播频繁且隐秘;转移、回流人员活动频繁,恐袭技术含量提高等特点。中亚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转移、回流的恐怖分子实施恐怖犯罪活动危害当地的安全与稳定,给中亚地区安全带来一定压力,对中国的意识形态的建设、能源安全的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等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伊斯兰国;恐怖活动;犯罪动向;影响
作者:王艳斌;张慧敏(广西警察学院治安学院)
关键词:恐怖主义;两微一端;新媒体;反恐宣传
作者:周家俊(金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
关键词:警察;幸福感;意义;莲都区公安分局;积极心理学
作者:王艺霖;刘佳乐;罗震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刑事警察警务心理教研室)
内容提要:警察的心理危机是因角色冲突、情境或环境改变、社会价值认知和社会价值存在冲突等问题而导致的,由于对警察心理危机的干预存在认识不足、干预机构不健全、预警与应急能力弱、干预缺乏整体性和发展性等问题,影响了警察的心理健康。应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提高认识,完善预警和应急机制;建立规范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完善警察社会支持系统;开发和引导警察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等具体措施,以化解警察的心理危机,维护警察心理健康。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
作者:刘启刚(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刑事犯罪侦查系)
关键词:公安院校;大学生;岗位核心能力;路径
作者:王晓东(山东警察学院经济犯罪侦查系)
内容提要:近年来,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员参与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已成为常态。科学管理和运用学警警力,充分发挥和妥善保障好学警权益,是确保完成安保工作任务的关键。学警在安保执勤工作中直接从事公安工作,但其身份本质上还是属于在校大学生,其法律地位、权利与义务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只有认清其存在的特殊性,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抓住重点,合理合法地调动学警警力,提高其工作参与积极性,保障整个参与活动工作任务在安全有序中顺利完成。
关键词:查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学警管理;权利保障
作者:刘东彪(广西警察学院警察体育训练部)
内容提要:在互联网时代,以视频为载体的微课应用已经在全社会教育领域普及,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客观上加速了微课应用的推广,警务实战技能微课程也成为公安院校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微课在灵活学习和反复练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研究和设计好警务实战技能微课程,有助于学生和民警快速高效地学习、掌握和巩固法律知识和警务技能。公安院校应进一步研究发展警务实战技能微课,使之逐渐规范化,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警务实战技能微课教学体系。
关键词:警务技能;微课;课程设计;教学创新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由广西警察学院主管和主办,是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公安、法学理论与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双月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法学、公安学、警务研究、禁毒研究、边境治理研究、公安教育研究和警务心理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