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课本上的知识点众多,归纳知识点可以达到掌握重点的需要。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的七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

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有何表现

答: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以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2、什么是自尊

答: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3、如何感受自尊的快乐

答:(1)我们感悟生活的意义,首先要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并且这种价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

(2)如果别人不仅能欣赏我们的长处,而且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陷,这种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无论是自己对自己的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的价值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3)面对生活中不如别人的地方,我们不要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我们就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

4、知耻与自尊有何关系

答:(1)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2)唯有知耻,才有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感到惭愧和羞耻,就永远不会有自尊。

5、什么事虚荣心虚荣心有何表现

答:(1)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2)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6、自尊与虚荣的区别

答: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

7、虚荣心的危害。

答:这种过于追求表明上荣耀、光彩的心理师不健康的心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我们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如何理解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或者自尊与尊重他人有何关系)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3)每个人都要通过他人的尊重、欣赏、鼓励、期望来感受自尊。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4)为了自尊,我们需要借助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地认识自己。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5)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盲点与误区,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如何理解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什么维护人格最重要)

答: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有时,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2、为什么自尊需要豁达

答:(1)由于人与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承认世界因为差异而精彩,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如果我们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可以更多地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2)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于人于己都不利。(3)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批评

答: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当然,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4、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

答: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答:(1)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2)善于欣赏、接纳他人。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长处,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要能接纳,不排斥,不藐视。

(3)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对于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我们要承认别人。

6、为什么不能取笑和歧视别人的缺陷、缺点

答:(1)取笑、歧视和侮辱别人,就是冒犯别人的尊严,极易制造矛盾,引发冲突、仇恨和报复,最终令冒犯者自取其辱。

(2)每个人都会有缺点。我们需要别人的承认,我们也要承认别人。

7、尊重有何作用

答: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8、如何做一个有自尊的人

答:(1)自己尊重自己,看重、维护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2)要知耻,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3)避免虚荣;(4)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自身实力;(5)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议论;(6)善于尊重他人。

(7)自尊要适度。

第一框《我能行》

1、什么是自信

答:(1)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2)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信的具体表现

答: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负、自卑与自信的区别在哪里

答:(1)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2)自卑的人不相信自身的潜力,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3)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不可能达到。(4)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一个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因而他不会同自己也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4、自信的作用

答:(1)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2)自信是成功之基。(3)自信者乐观、好奇与专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所以他们可以减少外界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4)自信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5、如何矫正自卑、自负心理

答:(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2)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客观地对待自己与他人,敞开心扉,虚心学习,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卑和自负者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为什么都会远离成功

答:(1)自卑与自负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会远离成功。

(2)自负者的追求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都会使他远离成功。

2、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答:(1)乐观。对完成任务充满希望,面对困难与失败,不轻言放弃。(2)好奇。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计较功劳大小。这是一种精神的兴奋与喜悦,是激励自信者不断思考,不断奋斗的动力。(3)专注。在完成任务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

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

1、怎样树立和增强自信(或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答:(1)看到进步与长处。有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我们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肯定自己、欣赏自己的感觉,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2)增强信心与实力。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而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3)做自信的中国人。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如果没有民族的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2、如何寻找自己的长处

答: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可以采用场景变换的方法,寻找立体的我,这样我们可能会意外地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优点与长处。

3、怎样增强信心与实力

答:我们要在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中,体验信心。同时,更要多做,力争把事情做成,从中受到更多的鼓舞。对于前进过程中的问题、困难乃至失败,从容应对,把注意力集中到完成任务上,不断增强实力。

4、为什么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答:自信永远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永远是一种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永远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5、在国际交往中,如何展示中国人的自信

答:要与各国人民平等相待。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被不亢,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

1、什么是自立(自立的含义)

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

2、日常生活中自立的表现。

3、为什么要培养自立能力(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1)家庭式我们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我们成长的温室。但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3)人生需要自立。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起,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4)自立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并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自立就要所有事情自己做,拒绝他人帮助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1)不对。(2)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帮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父母,长辈和老师的阅历、经验都比我们丰富,他们有抚养,教育,保护我们的职责,我们对他们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那样管理自己的生活。我们的成长正在经历这样的时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2、依赖思想有何危害

答: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什么是自主

答: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能力。

4、为什么要自主自立与自主有何关系)

答:(1)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2)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遇事没有主见,独立也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一个人与亦云的人,却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能够在生活中自立。(3)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

5、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答:(1)认识依赖思想的危害,告别依赖走向自立(2)遇事有主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3)多实践多锻炼。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先天不如人的地方(如不漂亮等)如何才能自尊(P6)

4.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5.知耻与自尊是什么关系(P6)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惟有知耻,才有自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6.在培养自尊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P7)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7.虚荣心的含义: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P8)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

2.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P10)

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P10)。○2使我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P11第一段)。③我们需要他人的善意提醒。(P11第二段)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彼此尊重,就要宽容大度: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P13)

4.如何对待别人的议论和批评(P14)

5.自尊的度(P14最后一段)

6.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7.怎样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方法)

真正的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P15)8.为什么要赢得他人的尊重(意义)(P1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1.自信的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3)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4)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自卑为什么会使人们远离成功P24

自负者所以必然失败,就是因为其追求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从而走向自卑。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负者还是自卑者,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们远离成功。

2.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P25)

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P27)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经常体会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绩,就是不断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鼓劲,这样才能迎接成功的未来。

3.如何唱响自信之歌

○1看到进步与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2增强信心与实力。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3做自信的中国人。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要把个人的自信心上升为民族自信心)

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可以这样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2.自立的表现:(P35)

3.做家务对于将来成材有什么意义(自立的重要性)

让孩子从小做些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注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的品质。还能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

4.为什么人生需要自立(自立的必要性)

○1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2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

○3不自立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2.依赖的危害

⑴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4.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6.如何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①要有独立地生活的能力,告别对他人的依赖。

②遇事有主见,有自主能力,自己的事自己负责。③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实践,多锻炼。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1.什么是自强P47

自强指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2.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的精神意义(为什么要自强)

个人方面: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民族方面: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P50)

5.自强进取的动力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6.要自强,首先就树立坚定的理想

7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8.人最大的敌人: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9.自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那就是放任自我

1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如果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确定努力的方向,我们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11.少年怎样能自强

①理想,自强的航标(P51)

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P53)

③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P55)

12.许多人不成功的原因(P54)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人生难免有挫折

1.挫折的含义

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自然因素)⑵各种人为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

4.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同态度不同结果。(P63)

挫折面前也从容

1.挫折具有两面性(挫折的作用):(P65)

2.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P67--69)

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会自我疏导。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

让我们选择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P73)

自觉性(目的明确勇往直前)果断性(判断准确处事果断)自制力(调节情绪胜不骄败不馁)坚韧性(精神顽强,毅力坚定)。

2.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是什么(坚强意志的作用)(P75--77)

⑴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

4.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与其智力的高低和客观环境的好坏,而是常常取决与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磨砺意志的方法(P80--83)

⑴磨砺坚强的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磨砺坚强的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⑶磨砺坚强的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⑷磨砺坚强的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2.什么是法治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3.法律的特征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认定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其他法规则是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驾驭保证实施的。

5.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终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

(2)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

(3)法律规定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1.责任是由一个人在一个集体中的角色所决定的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是并不是说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都是一样的。

2.我们是班级和学校集体的一员,是班级和学校的主人。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是我们的责任。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的最好办法是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比如说主动关心班级的进步与存在额问题,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积极参加班集体各项活动,努力学习,认真完成班集体交给的任务等。

3.为班级和学校做奉献:(1)要学习螺丝钉精神,做好集体分配给自己的事;(2)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1.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3.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为什么要保护未成年人

(1)身心发育不成熟;

(2)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3)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1.挫折的作用:⑴消极影响: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⑵积极作用: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蚌病成珠”)

2.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挫折的有效方法?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会自我疏导(其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4.自我疏导的其他方法:自我暗示法:即主动自觉地通过语言、手势等间接、含蓄的方式向自己发出一定的信息,使自己按自己示意的方向去做;换位思考法:变换角度思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法:设身处地地达成理解的一种心理机制;校对目标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等。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政治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政治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走向自立

一、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举例)

3.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如展示: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1.依赖思想的危害: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

6.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初一政治学习的方法技巧

一:如何预习

具体的方法有三:(1)找难点、抓重点;(2)联系实际提问题;(3)做好预习笔记。

二:如何听课

1.政治老师讲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试有不考,我应该怎么办

2.老师上课的节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里了,应怎么办

老师上课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果你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说明你对教材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务必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了上课内容,即使老师上课节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维。

3.黑板上有板书,课件上又有内容,我课堂笔记得如何记

有利于解决疑惑问题的信息必须要记,一堂课主要的知识点也要记,还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没有的,要尽量记。课堂笔记是预习笔记的完善与补充,要在预习笔记中留出一些空白处,就是为了记下上课中所得的重要信息。有时教师上课节奏快,信息量也大,那就要学习记下关键词、记下思路。等课后再去整理。

4.提高听课的效果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有趣与无趣的关系,一堂课不可能45

分钟都有趣,有趣的内容要听,无趣的内容也要努力地去听。要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一边听一边记下重要信息,不要只听不写,也不要只抄写板书,不听老师讲解。要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它们本是相辅相存的关系,而主导这些板书内容的根据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动有趣的内容不记黑板中的板书内容。

三、如何记笔记

1、如果我把重点内容全背下来,可以不记笔记吗

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转变死记硬的学习方法,要多思考、多积累,同时也要勤做笔记

2.笔记具体记有哪些内容

第一,是预习阶段的预习笔记,主要对重点与难点知识及时勾画。

第二,听课阶段的听课笔记,把教师在上课中呈现的一些新信息记录下来。

第三,就是复习阶段的笔记整理,画一画单元知识框架图,列一列相同类的题目,比一比易混淆的概念与原理。

3.笔记什么作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留信息、强化记忆。预习笔记有收集学习素材的环节,则可以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获得许多新知识。课堂笔记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记笔记能提高听课的效果,而整理笔记是反思的过程,自己分析与综合能力会得到训练。

4.课堂笔记来不及写怎么办

这是如何记课堂笔记的问题,有人常常因记不全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放弃了记笔记的好习惯。课堂笔记不必记下上课的全部内容,如果在预习笔记的基础上记课堂笔记,课堂中主要记下一些新信息,有时内容比较多,全记下来确实有困难,那么就要学会抓重点,先记下关键词,如果还是不行,课后向同学借听课笔记,补上遗漏的内容。

错题集与笔记有什么区别笔记主要是对重要知识点的摘要与理解,而错题集是自己犯错习题的收集与纠正。笔记与错题集还是分开为好,这样显得更有条理。

四,如何复习

定期总结,查漏补缺复习可分三种,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与考前复习,其复习的重点应有所区别。复习要做到及时,首先要做好课后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就要复习,课后复习的目标是巩固基础知识;学习完一个单元,就要进行单元复习,其目标主要是掌握单元的知识结构,考前复习是为了应考,可运用归类法、比较法来进行复习,同时,要重视各种典型题的复习,提高审题与解题能力。

1.复习阶段除了看书外,还要做什么

2.如何抓住复习重点

重要知识点不等于复习重点,复习的重点对每一个人来说应该是不同的,重要的知识点与自己薄弱环节都是复习的重点。

3.为什么说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复习是必要的

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社会热点是会变化的,而理论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能运用相对稳定的理论分析变化中的社会现象,表明已经学活了理论。例如:我国银行利率有升有降,而教材中只有中央银行有制定货币政策的职能表述,如果在复习时,结合当前的货币流通实际,则能明白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原因,从而得出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年级的政治知识点归纳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最新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政治上册常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7.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

8.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9.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的表现: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

4.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怎样尊重他人?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我能行!”

1.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

1.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自信有助成功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

1.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想一想)

3.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4.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5.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举例)

3.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如展示: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1.依赖思想的危害: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

6.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人生自强少年始

1.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能自强

1.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人最大的敌人:自己。

4.少年怎样才能自强?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第六课发挥性格优势养成良好习惯

一、人的性格各不相同(P2-8)

1、性格的分类:(P2)

性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大类。

2、性格的形成:(P3)、(优化设计P6)

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先天因素——遗传

性格的形成家庭——最初起重要作用

后天因素学校——起重要作用

(主要)个人经历和自我调节——起关键作用

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因素的作用。

人的性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P6)

3、性格的形成是缓慢的过程

性格的形成过程:儿童时代——不定型期;少年时代——萌芽期;中学时代——塑造期,也是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成年时代——定型期。

4、良好性格的特点/表现:(P6-8)、(优化设计P7)

——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健全的理智

二、良好性格利于成功(P9-11)、(优化设计P3)

良好性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学业成功和培养健康的人格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良好性格使个人才能得以充分施展和发挥。

2、良好性格对做好工作至关重要。

3、良好性格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坚韧是健康人格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是克服一切困难的钥匙,是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可或缺的特点)

4、良好性格促进身心健康。

三、努力塑造良好性格(P12-16)

1、人的性格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人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1)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2)各种性格都有两面性:每个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P12)

2、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方法):(优化设计P4-5)

(1)扬长避短

性格的塑造,重在发挥性格的优势。

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和缺点,重在行动。

克服性格弱点和缺点,还要有韧性。

(2)养成良好习惯

从改变习惯到改变性格,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途径。

塑造良好性格的关键,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

(3)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学会战胜自我,即用自身的力量,约束自己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

(4)置身于集体的监督之中。

第七课待人真诚热情建立真挚友谊

一、生活需要友谊(友谊的作用和意义)(P20-24)

1、友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优化设计P24)

3、友谊有助于排解烦恼和忧愁。

4、友谊促进我们进步。

(1)友谊能使我们学习得更好。

(2)友谊能使我们思想进步得更快。

(3)友谊能使集体更有力量。

5、真挚友谊建立的基础:真诚平等、互帮互谅、共同追求(优化设计P25)

二、交友要讲原则(P24-29)、(优化设计P26)

1、善交益友

益友:指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P24)

每个人都想交益友,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同时完善自我,争取成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

2、不交损友

损友:指会对自己道德品性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

3、乐交诤友

诤友:指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错误、批评帮助自己的朋友。

4、克服交际中的不良倾向(交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难建长久的友谊

(2)圈子太小难建广泛的友谊

(3)“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

“哥们儿义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讲“友情”,不讲是非,所以它非常容易导致朋友间互相隐瞒、包庇和助长坏思想、坏行为。结果一是害自己,二是害朋友,三是害集体。个别中学生因为“哥们儿义气”而酿成大错,误入歧途,这类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三、发展真挚的友谊(P29-34)、(优化设计P28)

1、以真诚换取友谊。

真诚是做人的一种高贵品质,也是交友成功的基本前提。

(1)要尊重朋友

(2)要坦诚相见

(3)要言而有信

2、以热情培养友谊

热情的真谛是两个字——主动。

(1)主动关心朋友

(2)主动去帮助朋友

(3)主动去发现朋友的优点并予以赞扬

3、以宽容维护友谊

(1)要对朋友的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

(2)要对朋友的过失持宽容态度

(3)真心实意地去成全朋友的好事,发自内心地为朋友的成功和进步而高兴。(这也是更高层次的宽容)

4、以原则纯化友谊

(1)面对是非问题,要有明朗的态度

(2)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态度

5、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同学的友谊

(1)自然地、落落大方地进行男女同学间的交往

(2)交往时男女同学都要学会尊重对方

(3)交往时男女同学都要学会自爱

第八课融入社会生活陶冶高雅情趣

一、生活处处有情趣(P38-41)(优化设计P47)

1、情趣的含义:

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2、生活处处有情趣,情趣是多种多样的。

(1)多种多样的情趣,表现在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认识、欣赏之中。

(2)多种多样的情趣,产生在人们相互交往的社会生活中。

(3)情趣的多种多样,还表现在人们的情趣是互有差异的。

——不同时代人的差异、同一人不同阶段的差异

二、陶冶高雅情趣的意义(P42-46)

(一)高雅情趣的表现(优化设计P50)

1、健康的生活情趣——指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的情趣。

2、向上的生活情趣——指对生活充满乐观、积极态度的情趣。

3、文明的生活情趣——是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生活情趣。

生活情趣的高雅,应该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都符合文明的要求。

4、科学的生活情趣——指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要求的生活情趣。

(二)陶冶高雅情趣的意义:(P44)、(优化设计P48)

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

庸俗的生活情趣,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2、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开拓眼界和开发智力。

庸俗的生活情趣,使人眼界狭隘、庸庸碌碌。

3、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助于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庸俗的生活情趣,是道德和文化修养水平低下的表现。

三、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P46-52)

1、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起点。

正当的兴趣,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不正当的兴趣,不仅不会给我们以美的感受,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不健康、庸俗的东西,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2、丰富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丰富文化生活,应该注意多样化、文明化、知识化、科学化。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有力保证。

在与伙伴们一起活动中,要注意鉴别不同的情趣,不能盲目地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的甚至是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

4、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条件。

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树立崇高理想

一、爱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P56-59)

1、情操是人们情感的一种升华

含义:情操是比情感更高层次的一种人类感情,是情感的一种升华。

——培养高尚情操主要是指培养道德情操。

2、爱国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3、构成爱国情操的三大要素(优化设计P78)

(1)深刻的爱国认知,是爱国情操的基点。

(2)强烈的爱国情感,是爱国情操的核心。

(3)坚定的爱国行为,是爱国情操的归宿。

爱国认知、爱国情操和爱国行为,这是构成爱国情操的三大要素,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二、爱国情操的表现(P59-66)

1、爱国情操是一种世界性的情感。

2、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所有国家、民族的爱国情操都建立在本国、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上。)

3、爱国情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优化设计P79-80)

(1)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①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为对生育自己的家乡、故土的爱。

②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为一种深切的眷恋。

③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

(2)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望。

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最后完成。台湾还没有回归。

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我国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3)对祖国的繁荣昌盛抱有坚定信念。

爱国是无条件的,它不应该因祖国的贫富强弱而有所差异。

(4)对祖国尊严要坚决维护。(P65)

(5)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

(6)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

(7)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

三、立志培养爱国情操(P67-74)

爱国情操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美德和高尚品格。

一切爱国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得到赞誉和尊敬;一切有损国家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必定要受到谴责和唾弃。

(一)爱国情操的意义:

1、爱国情操使人精神高尚。

(1)爱国情操决定了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2)爱国情操使个人理想的实现与祖国的需要和发展融为一体。

2、爱国情操促进青少年奋发向上。(优化设计P85)

(二)培养爱国情操的途径(方法):(P70-74)、(优化设计P82)

1、努力学习,丰富爱国情感。

2、利用情景,陶冶爱国情感。

(1)可以利用自然情景来陶冶爱国情感。

(2)要善于利用创设情景来陶冶爱国情感。

3、在报国的实际行动中,增进爱国情感。

(1)把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动。

(2)在国际交往中增进爱国情感。

第十课增强自律能力培养健康人格

一、自律——自爱、自省、自控(P78-81)、(优化设计P103)

自律,表现为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

1、懂得自爱

(1)自爱,要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①要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

②更应该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主要

(2)自爱,还应该自尊和自强。

2、勇于自省。

——能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

3、善于自控。

——善于自我控制,能够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和催促。

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惰性,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良习惯。

二、自律使人优秀起来(P81-87)、(优化设计P105)

——注重自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自律,能使人自知。

一个人能够认识他人,是智慧的表现;能够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

“自知”比“知人”更加可贵。

2、自律,能使人学会战胜自己。

要战胜自己,首先就得了解自己,随后下决心,脚踏实地地去克服缺点和弱点,最终要努力巩固进步的成果,拒绝不良诱惑。

3、自律,使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健康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4、自律,能使人获得行动自由。(优化设计P108)

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5、自律,能使人高尚起来。

要是自己的品格高尚起来,需要在两个方面多下功夫:

(1)“积”——积累美德。(积善成德)

(2)“防”——杜渐。即要预防和清除腐朽思想和不良习惯的侵蚀和污染。

三、养成自律习惯(P87-92)、(优化设计P106-107)

1、榜样法。

——利用榜样的力量,帮助自己增强自律能力。

2、自警法。

用自警格言增强自律能力,要选择格调高雅、引人向上、激人奋进的格言,要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格言,并严格地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3、自省法。

——要经常地自我回顾、检查,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肯定优点、长处,找出缺点、不足,明确前进的目标。

坚持记日记,是养成自省习惯的好方法。

4、慎独法。

——一个人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纪律和法律的事。

养成自律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加强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归根到底,在于要有理想。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普法宣传学宪法,讲宪法——以宪为纲,知法守法宪法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http://zgb.ypi.edu.cn/2024/1203/c1895a88747/page.htm
3.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为了方便大家系统复习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现将七年级下册政治必背知识点整理分享出来,供参考! 1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一)法律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http://m.chusan.com/zhongkao/65019.html
4.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通用10篇)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篇2: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 一、标具体要求 本落实的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学法用法部分: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wm2m.html
5.鲁教版政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学习七年级政治知识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教版政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希望你们喜欢。 鲁教版政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第1课生命最宝贵 一、多彩的生命世界 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https://www.xuexila.com/xuexifangfa/chuyizhengzhi/2583061.html
6.2023年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道法重点政治知识2023年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道法重点 七年级上册道法重点 1. 如何认识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2)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3)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4)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http://www.zhongkao.com/e/20221222/63a3fcf83b3ab.shtml
7.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湘教版5篇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湘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湘教版1 目标预设: http://www.jiaoyubaba.com/qinianji/2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