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中对“公正司法”进行了深刻论述,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论述高瞻远瞩,意义深远。
一、“公正司法”的理解
“公正司法”就是在司法活动中确保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是司法制度的首要价值目标,历来为人类社会所追求和崇尚。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水源。”司法公正是指诉讼构成之公正,即诉讼过程的公正及诉讼结果的公正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诉讼过程的公正即指诉讼程序的公正或正当,诉讼结果的公正也就是裁判公正。
二、“公正司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体现在十一个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十一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可见,“公正司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就是新时代法治工作的“十六字方针”,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公正司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相比,其有了新时代的崭新内涵。
我们要坚定“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法律人来讲尤其要强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
三、“公正司法”的必要性
四、如何实现“公正司法”
实现公正司法应当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第二,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落实长效机制。关于树立法治观念。著名法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李龙主张,法治观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对法治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同、崇尚和遵守,法治观念存在于人们以现有法律制度构筑法治思想的过程和法治状态得以实现时与法治现实交互作用的法律意识之中。笔者认为,法治观念具体包括忠诚观念、执法为民的人本观念、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的观念、理性与平和的观念、规范与和谐的观念、客观与中立的观念、证据与清廉的观念、诚信与勤勉的观念等。
第三,注重程序的科学性。长期以来,司法工作中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现象,为扭转这一局面,必须注重程序的科学性。
一是应当确立程序的独立价值,诉讼过程本身和从该过程获得的判决结果已经分离而获得了独立的价值。由此,程序保障也就从传统上依赖于实体转为强调保障当事人能够参加公正的程序,要求程序本身应处于积极的运行状态,当事人和法官应共同支配程序的进行,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证和依据。
二是要注重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诉讼中,要运用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诉讼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在司法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法律推理中,现代技术也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其为司法活动提供先进技术手段的巨大价值。如在认定事实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已大大增强了人们认定证据的能力,借助微电子技术、计算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医学技术、摄影技术、光学、化学及物理学方法等,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获证据,认定事实。
三是科学处理诉讼各环节的关系,如立案、审理、裁判、执行和监督各环节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审监分立、审判结合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第五,严厉惩治司法腐败。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决不姑息。对司法腐败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高压态势,确保政法队伍的清正廉洁。所谓廉洁,是清廉洁白的意思,与贪污一词相对立。《楚辞·招魂》中说:“朕动清以廉兮。”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贪曰洁”。可见,廉洁是指不受贿、不贪财、立身洁白的意思。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常说“清介自守”“清白无瑕”“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赞美的就是廉洁的品德。“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一古代《官箴》,真可谓字字警策,句句药石。古往今来,人们之所以景仰包公式的人物,原因之一就在于包公的公正清廉。政法干警的道德修养则应当更加提高一层境界,加强修养,慎独自律,拒绝诱惑,清正廉洁。
公正司法是法律人的使命与担当,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司法为民,以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实际行动描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本文发表于《法治时代》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