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学习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宪法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认了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018年1月1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古人说:“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3年12月,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2020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必须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照宪法法律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018年12月,习近平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要加强宪法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THE END
1.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3年12月,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http://www.nmgrd.gov.cn/mtjjx/202412/t20241206_435061.html
2.民法典的意义你知道吗民法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最后,不可忽视的是,《民法典》的实施还推动司法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地方法律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各级法院正在逐步建立起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人 民司 法系统,使得案件审理速度加快,案件质量提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总之,《民法典》的意义远远超越简单文字,它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一个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590.html
3.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4.201801信息参考淄博职业学院监督和保障宪法实施的意义在于: 1.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国家的根本制度 2.有利于健全法制 3.有利于真正发挥宪法的作用 效力 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https://tsg.zbvc.edu.cn/info/1073/2096.htm
5.关于《会计法》若干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深层思考[摘要]本文从宣传和综合执法的理论和实践出发,结合贯彻实施《会计法》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对《会计法》综合执法的现实意义、法律依据进行阐述,在分析各领域实行综合执法具体做法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会计法》综合执法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阻力,并就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应对措施作了探索,旨在为各部门加强会计监管,整顿和规范会计http://www.jscj.com/jscj/yanjiu/20031221163728.php
6.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积极作用北大法律信息网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均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805
7.学习十九届二中全会心得体会16篇(全文)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普法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而且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武器,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4opjlbqr.html
8.法学汇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自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为了落实宪法精神,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这是对社会普遍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是推动合宪性审查工作的重要一步。宪法上http://www.81.cn/ss_208539/9947938.html
9.法律意识对法治的意义以及培养法律意识的措施(1)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实施的效果与公民的法律意识密切相关。上述材料说明,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法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2)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于法治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保障公民普遍守法;有助于推进依法行政;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有助于加强法律监督,保障法https://m.66law.cn/lawyers/s240283731603f_i785968.aspx
10.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激情投入伟大实践光明日报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作者:郑青(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法律实施至关重要。法律实施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做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项工作。当前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关键少数”的作用问题。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律,带头严格依法办事,法律才有权威。要敬畏https://news.gmw.cn/2018-07/04/content_29653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