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多项选择题归纳1

A: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中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解释或作出规定;

B: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C: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更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D:凡关于法律、法令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用法令加以规定。

A:社会团体;B:行业协会;C:事业组织;D:企业组织;E: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在我国,一般公务员的产生方式有:

A:调任;B:考任;C:聘任;

4.在西方国家,国家公务员通常分为:

A:政务类公务员;B:业务类公务员;

5.行政行为相对于民事行为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行为,主要特征有:

A:服务性;B:从属法律性;C:裁量性;D:单方性;E:强制性;

6.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适当;C:程序合法;D:在行政主体权限范围内;

7.当场收缴罚款适用于:

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C: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的;

8.根据主持行政裁决的主体不同,行政裁决可以分为:

A:专门行政机关的裁决;B:一般行政机关的裁决;

9.根据实施行政行为时形成法律关系的特点不同,行政程序可以分为:

A:行政立法程序;B:行政执行程序;C:行政司法程序;

10.行政法制监督的特征主要有:

A:主体十分广泛;B: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C:是全面性的监督;

D:内容包括对国家行政机关行为和公务员行为的监督;E:监督权限法定;

1.一般意义的行政指任何组织为实现其目的、任务而行使的执行、管理职能,包括:

A:公行政;B:私行政;

2.行政法治原则的主要要求包括:

A:依法行政;B:控制滥用自由裁量权;

C:保护人权,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D:政府对违法、侵权行政承担法律责任;

3.行政机关根据其权限的范围,分为:

A:一般行政机关;B:部门行政机关;

4.国家公职关系的双方主体分别是:

A:国家公务员;B:国家;

5.行政行为以其启动是否需要行政相对人先行申请为标准,分为:

A:应请求行政行为;B:依职权行政行为;

6.根据现行行政立法的实践,行政立法的程序主要包括:

A:立项;B:起草;C:听取公众意见;D:审查;E:决定与公布;

7.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主要有:

A:概念不同;B:性质不同;C:内容不同;D:形式不同;E:角度不同;

8.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等方式提出:

A:信函;B:电报;C:电传;D:传真;E: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9.行政征收具有的特征包括:

A:强制性;B:无偿性;C:法定性;D:先定性;

10.行政强制主要包括:

A:行政强制执行;B:即时强制;C:行政调查;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行政关系主要包括:

A:行政管理关系;B:行政法制监督关系;C:行政救济关系;D:内部行政关系;

2.法的规范依其对社会关系调整的确定性和细密度,可分为:

A:规则;B:原则;C:基本原则;

3.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包括:

A:省人民政府;B:区人民政府;C:镇人民政府;

4.我国国家公务员任用前目前主要有:

A:考任;B:选任;C:聘任;D:调任;

5.行政行为以有无限制条件为标准,分为:

A:附款行政行为;B:无附款行政行为;

6.国务院1985年7月3日发布《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暂行规定》是:

7.根据法律规范和行政活动的实际情况,行政确认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A:确定;B:认定(认证);C:证明;D:登记;E:鉴证;

8.得设立行政许可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E:较大市政府规章;

9.目前组成我国行政征收体制的主要是:

A:税收;B:各种社会费用征收;

10.直接强制可分为:

A:人身强制;B:财产强制;

1.当事人可以申请听证的有:

A:责令停产停业;B:较大数额的罚款;

2.即时强制的特征有:

A:行政主体是即时强制的惟一主体;B:即时强制不以法定义务的履行为必要条件;

C:即时强制的程序性规范相对而言不很严格;

D:即时强制是行政主体在情况紧急时直接基于法律、法的规定而采取的强制措施;

3.国家公务员任用的主要方式有:

A:选任;B:考任;C:委任;D:调任;

4.某甲因行政侵权死亡,有遗产被继承,其亲属乙在甲死亡前,一直由甲赡养,问谁有权请求赔偿:

A:某甲的继承人;B:某乙;

5.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正确的是:

A:先取证,后裁决规则;

B: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和依据;

C: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和依据;

6.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行政诉讼第一审判决可分为:

A:维持判决;B:撤销判决;C:变更判决;D:履行判决;E:确认判决;

7.行政复议参加人有:

A:行政复议机关;B:行政复议申请人;C: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D:行政复议代理人;E:行政复议第三人;

8.属于行政管理关系的有:

A:劳动局实施行政处罚行为与被处罚人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B:劳动局登记检查用工情况与企业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9.行政处罚法定原则要求:

A:处罚设定权法定;B: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

C:被处罚行为法定;D:处罚的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10.有权制定行政规章的行政机关是:

A: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D: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E: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1.属于我国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有:

A:地区行署;B:区公所;C:街道办事处;

2.属于行政征收行为的有:

A:机场收取机场建设费;B:环保局收取排污费;C:税务局收取税款;

3.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A:从属法律性;B:服务性;C:裁量性;D:单方性;

4.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有:

A:客观真实性;B:合理性;C:关联性;

5.工商局吊销某企业的营业执照是:

A:依职权的行政行为;B:要式的行政行为;

6.行政相对人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依法对该复议案件享有复议权的行政机关有:

A:县人民政府;B:市工商局;

7.行政相对方对行政主体下列“”行为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A:非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B: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本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认为行政主体给予自己的行政罚款数额过高;

8.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方式:

A:金钱赔偿;B:返还财产;C:恢复原状;D:消除影响;E:赔礼道歉;

9.行政奖励主要有以下形式:

A:通报表扬;B:记功;C:授予荣誉称号;D:晋级(晋职);E:发给奖金或奖品;

A:权属争议;B:知识产权争议;C:民事侵权赔偿争议;D:环境污染争议;

1.行政公正原则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的要求;实体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

2.行政机关根据其管理的客体和内容,分为:

A:职能性行政机关;B:专业性行政机关;

3.导致国家公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主要有:

A:公务员退休;B:公务员辞职;C:公务员辞退;D:公务员死亡;E:开除;

4.行政行为以有无法定形式要求为标准,分为:

A:要式行政行为;B:不要式行政行为;

5.行政立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涉及以下“”事项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A:国家安全;B:外汇汇率;C:外币政策的确定;

D: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于行政立法施行的;

6.综合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行政给付的形式主要有:

A:抚恤金;B: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C:社会救济、福利金、更低生活保障费;D:自然灾害救济金及救济物资;

7.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可以不设立行政审批的事项包括:

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事项;

B: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C: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

D: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事项;

THE END
1.最新行政法全文,背景发展影响与地位解析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为、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部门,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不断进步,行政法体系日趋完善,最新行政法全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其背景可追溯至我国法治建设的长期实践,以及公众对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强烈呼声。 http://blog.xrsykj.com/post/21185.html
2.规章不属于法律规范丨全国人大官网解读如何区分法律规范与非法律如果发现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符合法律、法规,法院有权直接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规章只能作为参照。所谓参照,就是规章符合法律、法规的,法院可以作为判案依据;规章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法院可以不适用,而直接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案件作出裁判。可见,规章虽然有强制约束力,但它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2/11677680_1141536541.shtml
3.通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法令行则国治 ,法令弛则国乱,新时代下宪法的精神不断发扬。让我们一起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关于宪法 你了解多少 01 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http://www.tongshan.gov.cn/scjdgl/zwgk/wjjd/202412/t20241209_3834445.shtml
4.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bdc0d878d393.html
5.行政法规行政法行政法律规范的区别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律规范,是指由各种国家机关所制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规只不过是行政法的渊源(或者说表现形式)之一,行政法律规范则是行政法的内容。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31652733.html
6.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律规多项选择题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律规范,其遵循的原则有 A.职权法定原则 B.程序法定原则 C.公正公开原则 D.有效监督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延伸阅读http://www.ppkao.com/shiti/ea01f2401368435c8232cb01a37b0a23
7::《中国法学》2021年第5期要目内容提要自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的四部刑事诉讼法典,程序设计与证据采信等均是以自然犯作为规范对象。行政犯与自然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应该体现一定的差异:自然犯的疑难之处在于取证和查获犯罪嫌疑人,行政犯的疑难之处在于专业性和技术性的行政执法证据的认定、准确地援引数量庞杂的前置性行政法规以及如何判定“http://iolaw.cssn.cn/fxyjdt/202110/t20211008_5364797.shtml
8.美国联邦法规CodeofFederalRegulations(CFR)国外法规后来,由于行政法律全书数量越来越多,内容庞杂,查询起来极为困难。因此,1936年联邦政府参照美国法典的编纂方式开始进行行政法典的编纂。 1、《美国联邦行政法典》的结构与分类 行政法典的编纂也按照法律规范所涉及的领域和调整对象,分为50个主题。由于对于国家基本制度等方面的事项,联邦政府无权立法,因此行政法典的这http://law.foodmate.net/show-174424.html
9.公基必备考点—法律篇⑤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对等。 3.合法行政原则包括:法律优先(法已规定不可违);法律保留(法无规定不可为)。 4.合理行政原则包括:公正平等对待当事人;考虑相关因素;比例原则(合目的性;适当性;损害最小)。 5.程序正当原则包括:程序公开;公众参与;回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jMyNzE3MA==&mid=2247521472&idx=3&sn=db8f20320147d22405077494d052129c&chksm=96a8ee4add193ca9b700fd58861a943f22333bd2b547c01e7a64092d77aad6535a6ed37a16ed&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