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实行为」行政事实行为和行政法律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执行性行政事实行为:行政机关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所进行的没收物品行为;民政机关根据行政给付决定发放特定人生活补助金的行为。

通知性行政事实行为:行政机关对相对人提出的意见、劝告、提供的咨询服务。

协商性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的特征

公法上的行为

实施行政职权的行为(行政主体应在职权范围内实施,受到行政法原则的约束)

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固定资产什么时候开始计提折旧

行政事实行为可诉性问题有一演变过程,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诉讼受范围的规定,人民法院只针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而对具体行政行为之外的其他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则不予受理。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职权实施的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行为,具有行政性、不能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行政法律关系、可致权益损害性的行政行为。章建生教授认为:“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以不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具有下述特征:

行政事实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一词,虽然名称相同,但它在各国的涵义不同。在法国,通说认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用以产生行政法上效果的法律行为。《德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第35条规定:“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为规范公法领域的个别情况采取的具有直接对外效力的处分、决定或其他官方措施。”

行政事实行为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也会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造成一定的影响。

行政主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目的就在于凭借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直接为行政相对方设定权利和义务。而行政事实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行政主体不能通过行政事实行为直接为行政相对方设定权利和义务。

行政指导是行政主体为了达到某种行政目的,在其职权范围内采用希望、劝告、建议、指示等非强制性手段谋求行政相对人协助或合作的行政活动。行政指导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

行政指导行为

1、行政指导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为实现所期待的行政状态,以建议、劝告等非强制措施要求有关当事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活动。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2、可以分为以助成、促进对方为目的的助成指导和以限制对方的行为为目的的限制指导。

3、行政指导的特点在于,只要取得相对人的同意即可形成所期望的行政秩序,而无须使用权力手段。

4、行政指导可以消除相对人的抵触,确保行政得以顺利、切实地进行;国民也期望得到行政指导以趋利避害。

5、行政指导一般没有法律依据,它虽不存在权力的强制作用,但由于行政机关的地位,有可能使相对人违心接受行政指导,因此潜存着极大的危险性。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以影响或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非产生法律约束力而仅产生事实上的效果的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的特征:

(1)是一种公法行为。

(2)是一种实施行政职权的行为;行政主体应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实施,否则需要承担违法行政的责任。

(3)不以产生法律效果为目的,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不会导致行政法上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广义的行政行为既包括行政法律行为,也包括行政事实行为;狭义的行政行为,仅指行政法律行为。

(一)基本理论

1、行政行为的特征

(1)从属法律性:任何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

(2)裁量性;

(3)单方意志性: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

(4)效力先定性: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被推定有效,未被国家有权机关依法宣布为违法无效之前,对行政机关本身和行政相对方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具有约束力;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根据法律行为成立中意思表示的构成特点划分: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共同法律行为、决议行为。根据法律行为的效果领域划分财产法律行为、身份法律行为。根据法律行为成立是否必须践行特定形式划分要式法律行为、不要式法律行为。根据彼此关联的法律行为相互间依从关系划分主法律行为、从法律行为。根据彼此关联的法律行为有无独立的实质内容划分基本法律行为、补助法律行为。等等。

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实现其正当利益的行为依据。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为实现正当利益,权利人可以自己实施一定的行为,也可以依约定或法律规定请求特定他人实施一定行为。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行政诉讼的概念: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者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被诉的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行政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行政诉讼的特征:行政诉讼处理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即审理裁判对象是被诉行政行为。行政诉讼实行被告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原则。等。

营运资金管理是指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学者,教授,1985年起从事税收教学和研究,有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的多维度实战经历。

会计学硕士、注册会计师、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多年会计职称考试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扎实、授课方式多样。

多年财税教学行业经验,精通理论知识,深谙财税考试命题规律,多年专业辅导书编辑策划经验,熟悉学员学习历程和心态变化。

THE END
1.法律和行政法规有什么区别行政法规和法律之间存在几个主要的区别,这些区别体现在它们的性质、制定机关、效力以及适用对象上。 一、性质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一部分。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而行政法规,则是以条例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6ae100d788c4c4000618
2.行政法和行政法规的区别肖丹婷律师法律短视频行政法和行政法规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定义不同。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https://www.110ask.com/video/15913958540670910461.html
3.经济法,行政法区别经济法,行政法 区别 经济法,是指规范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或调控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经济法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有关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如预算法、审计法以及有关税收方面的法律等。 二是有关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规则方面的法律,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https://www.jianshu.com/p/ae980de4adf5
4.法国行政法和其他法律学科相比,行政法学大有后来居上,压倒其他法律学科的趋势。这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促成:第一,行政职能扩张,行政法的作用增加;第二,人民群众对于依法行政的认识深化。 豆瓣作者简介: 暂无内容 目录: 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行政一、行政的意义二、法国行政职能的发展第二节 行政法一、行政法的意义二、行政法http://lib.cuc.edu.cn/bookInfo_0101189426.html
5.行政法问法百科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一、主要内容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行政法是国家一类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第二,这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原则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而不是别的社会关系。 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定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6677
6.法律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硕士则宽松一些,要求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不得报考的13个法学类专业: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两年以上。 http://www.jzlawzx.com/zmt/34760.html
7.公共基础知识易错点: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公务员考试网笔者认为,为应对事业单位的考试,对于此知识点的记忆最简便且准确的方法就是记住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的表现形式:准确记忆法律渊源比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等;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比如宪法部门;行政法部门、刑法部门、民商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https://www.huatu.com/2018/0316/1626992.html
8.法学和法律专业的区别2、而法律专业,一般就比较具体了,如法律文秘等。法律和法学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法学无论从本身的考生的素质、接受到系统深入的学习等诸多方面都优于法律。二、所学专业内容不同:1、法律专业主要课程: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概论、婚姻法、国际法、法学基础、行政法、逻辑学、律师https://edu.iask.sina.com.cn/jy/hVvxEKEBh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