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江秋莲事件中曾颖这样的前期江粉都犯了哪些错?江歌咪蒙陈岚徐静波傻白甜

毕竟还小。我若像她一般年纪,可能还不如她哩是吧。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以她为例,谈谈江秋莲案件中,前期江粉都犯了哪些错。

错一:不知道就事论事,就案论案。陈世锋杀了江歌,那是他跟江歌的事。与刘鑫无关。有关的话,就是刘鑫指使陈世锋,去,替我杀了江歌。或者,陈世锋杀刘鑫的时候,是江歌扑上去,替刘鑫挡了刀。前者,刘鑫是法律责任,后者,刘鑫是道德责任。

问题是,有这些么?

没有,但为什么所有人上去就去恨刘鑫,反而放过陈世锋?

认知错误呗。

错二:不知道刑事案是刑事案,募捐是募捐。哪有刑事案一发生,大家不由分说,上去拼命给被害人捐款的。经济补偿,那不是施害人的事么?即使施害人一时补偿不及,还有政府呢。哪轮得上百姓捐款?人民政府爱人民,人民政府人民爱。你们为嘛二话不说自己先上去充当二政府?真想充当。我给你报个数。据政府报,2023年,中国每十万人命案发生数为0.46起。也就是说,20多万人会有一起命案。这些当事人的家属,你们捐不?你们凭什么觉得,江秋莲就得捐,其他人就不用捐?

同样是认知错误吧。

这里有集体认知错误,还有社交底线错误。

集体错误——你看,就是认为江秋莲需要捐助的人,才会聚到一起。这叫认知错误的集合体。如果个人认知错误还可以叫小清流,但错误加错误,就可构成洪水。特别是,光签名就有450万。试想多少错误认知体汇合到了一起?黄河发大水百年不遇。不要说知识就是力量,无知才是力量,是旋涡,是黑洞,是龙卷风。

从未!

从不!

第一我不知道江秋莲家庭情况,我从哪里断定,她需要钱?我一直认为,由于中国人的素质值得怀疑,所以中国人捐款,得限于熟人社会,小共同体之内。比如一个村民需要捐款,那么请所在村的村长与村民主持。江秋莲需要捐款,请所在村的村长及村民代表——她们村拆迁了,那么请所在社区及物业和业委会办理。只有熟人社会,才知道当事人是否真正缺钱。

外围全是二傻子。

外围就不要拿着自己省吃俭用的二分钱,去给人家富婆填牙缝。人家富婆牙签都用金的,象牙的,你看你巴巴的可怜样儿。人家背后如何冷笑你们傻逼成堆,你们都听不见的。

第二,我从不给我的社交圈朋友以道德压力。别说群里倡议大家捐款,就是朋友圈各种筹,我也从不转发。你说我一旦发了,我的朋友,是假装没看见我的转发,还是假装跟我关系不够铁,或者假装自己钱也很缺?

这等于是我拿个破碗,伸到我朋友面前。求求您啦,好心人呀,给个钱吧。不给钱不得好报啦。

虽然不是给我自己求——还真不如给我自己求。毕竟他们还知道我收入几何。我拿我的信用,去给第三方背书,透支我朋友善意与善款。这种事我做不出来。

但是你看看曾颖小妖她们,就可以无缝衔接,俨然江秋莲替身。众所周知,围观公共事件,你得是法官,也就是第三方。但她们不是,她们上去就成了江秋莲的贴身小丫环,主子偷情,他们也得去给她找猛男,回头还得跟别人说俺家主子可贞烈了——即使当事人的辩护律师,也得依真相,去进行法律辩护的啊。

但是江秋莲及江粉,哪有什么真相?塞给咪蒙的那张照片,到底是谁涂了江歌的脸,现在有答案不?

这是集体认知错误+社交底线错误。

后果惨重:真相缺失,广场群众聚集,长尾效应,乌合之众的狂热,八年不散。

错四:从曾颖,到韩素,再到小妖,她们都是半中间发现了江秋莲的恶。但自己养大的蛊,自己遭遇反噬。在这种反噬面前,她们退缩了。小妖躲了,曾颖躲了。她们知道江秋莲的某些真相,但她们不敢公布,所以世人更不知了。比她俩勇敢的也就韩素。但韩素的认知错误,比她们还多一重。

韩素多了一重的错误:为目的不择手段。

她为了同情江秋莲,给江秋莲购买私人信息;

她为了同情江秋莲,认定她就应该从网友哪里多骗俩钱。一千万不少,三千万不多。只是她没想到,人家苦主报了20亿,吓死她了吧。

错五:小姑娘们既不知道自己作为路人,应该是第三方,更不知道媒体也应该是第三方,客观,理性,中立。

曾颖说徐静波是她好友,我且问你,据我长期观察,你这好友,开个野鸡通讯社。还亚洲通讯社,这口气,他娘的比别人的脚气还大。是不是社长是他一人,社员还是他一人呢?一人野鸡通讯社。王志安也去日本了好像,要不要开个非洲通讯社呢。日本办报自由,办社自由,你们就一人弄个鸡社,逗谁玩呢。有个媒体的样儿不?本老太小脚,走不到日本。要不我去日本给你们办个宇宙通讯社,叫你们知道啥叫新闻伦理,啥叫新闻专业主义?

按曾颖讲述,迅雷平台找到她们定制一些在日华人专访,编导采访了小妖,想赞扬她在公益事件中的无私付出,小妖却委婉讲出了对江秋莲的看法。编导因此厌恶小妖,认为小妖不是个好鸟。编导也是个傻逼加坏逼吧。

你知道你们媒体的职责不?

客观理性中立第三方。

声音的市场,多元的声音,才构成媒体。

若我听到了不同声音,我会欣喜接纳小妖。

小妖,快说。

有后果,我们跟你一块承担。

你一个编导,你说你是编导呢,还是江秋莲大姨妈呢?

再说江秋莲跟她姨都不可能亲——如果她有大姨妈的话。众所周知,江秋莲曾经在自媒体平台吐槽亲人不借给她钱的事儿。

所以呢,小姑娘的无知,遇上了媒体的集体无耻。包括跪在江秋莲群里的那128位媒体好汉——更多是好娘们。媒体集体的恶,致使网络黑洞越来越大。

按曾颖说法,2022年春天开始,陈岚开始质疑善款,质疑凶案真相——我能跟你们说,我从案件起初,就一直是现在的态度与认知么?

可惜,你们这样的好人太多。

声音也太噪。

导致我的声音,从来就小众到,没几个人能听到。

听到也不以为意,反而认为我太冷静,太冷血。

我也就不跟你们计较了。

因为我一直是在六环之外,清醒地观察,冷静地说话。

错五:你知道你自己站到了江秋莲的对面,遭遇了网暴,你对网络上的假善意,还不知道过滤。随便一个野网友约见,你就去见他。结果自取其辱,人家背后称你为“那个sb娘们”。原来人家是去套你的生辰八字的。也怪对方确实太傻了,说的理由,像个傻逼似的。

但你见他本身,就够傻的。

大傻子碰见二傻子。

咱傻一尺,对方傻一丈。

我对曾颖可以下判了:人品可以,但认知不行。

相反,你的另一个好友,咪蒙,人家是人品不行,但认知绝对可以。既知道真相,还知道如何利用智障流,收割傻逼。

我这里还有咪蒙的公关,找我公关的谈话呢。

我不会对外公布,因为公关是私下找我。她们也没咋着我。所以我且留一手。

但我对咪蒙的看法不会改变,而且,我逮机会就要骂她。

咪蒙没有交待那张照片谁给她的,是不是她自己涂掉的江歌。而且事后知道真相后,既没给刘鑫道歉,也不给公众道歉,甚至刘鑫官司好不容易赢了,到现在也没见她道歉。

咪蒙不傻,她就是坏。

曾颖说,自己在爱和善意中富养长大。所以呢,她是没看过韩国电影寄生虫,还是生活中就没见过江秋莲这样的底层泼皮?

放宫斗剧中,曾颖出场就得死。临死都不知道谁害的自己。而江秋莲和咪蒙,能在最后胜出。挣得盆满钵满。就剩下数金子了。

善意,加上认知错误。

让千千万万的曾颖,养出了江秋莲这样的母大虫。

你们部分的清醒者,是退出了江秋莲绞肉机的核心,但,还有多少傻白甜跟在江秋莲屁股后面,认定她卖屎我们就吃屎的,壮烈屎士?

THE END
1.从舆论狂欢到全民法治公开课——刑事大要案审判中司法与舆论的在被害人江歌遭遇不幸之后,因得知根据日本的法律判处犯罪嫌疑人陈世峰死刑的困难度非常之大,鉴于日本对死刑判决的态度非常谨慎,杀害一人很难被判处死刑,江歌的母亲在得知日本法院曾发生33 万人请愿死刑成功的案例后,便寄希望于通过万人签名推动判处陈世峰死刑,于是江歌的母亲江秋莲在微博上发起请求判决陈世峰死刑的签名活动,http://bzwdfy.sdcourt.gov.cn/bzwdfy/374169/374215/5917762/index.html
2.社会保障实例案例分析8篇(全文)社会保障实例案例分析 第4篇 一、利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采集完整的信息 审计中采集房管局管理“住房保障对毕业后即就业的学生而言, 项目式教育为其提供了从事劳动法律工作技能的训练机会;对毕业后攻读研究生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笔者专门向学生介绍了项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巧以及论文的写作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2jfx62q.html
3.读书笔记(法学方法论)书评一,所谓规范世界,仍然建基于现实生活之中,没有全然与现实世界无关的法律规则,这一点不同于数学。二,即便可通过规范世界内的逻辑进行推导、适用来生成新规则,然而,法律适用、推导出新规则的过程都涉及立法者、适用者对法条牵涉利益的选择,对生活应是怎样的价值判断,法律,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科学。本书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50698/
4.江歌案最新进展深度解析,案件进展及其社会影响科技4、法律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江歌案引发了公众对于法律宣传与教育的关注,随着案件的进展,人们意识到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律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增强公众的法律素养,使人们在面对类似事件时能够正确应对,维护自身权益。 5、对未来类似案件的启示,江歌案作为一起典型的案例,对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理具有启示作用,随着社http://www.czshengmei.cn/post/11696.html
5."网络暴力"治理研究中规范判断与理论依据的学理分析研究论文 国际新闻界 2024.06 "网络暴力"治理研究中规范判断与理论 依据的学理分析 董天策 伍晨阳 周润哲 聂茜 摘要 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关研究也持续升温,但一些基础性的学 理问题亟待澄清.本文基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采用多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暴力治理研究中的http://cjjc.ruc.edu.cn/EN/PDF/1438
6.中国法学期刊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17批指导性案例 第五届南海法律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2017年三大刊+作者·读者·编者恳谈会”成功举办 “第二届司法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研讨会”隆重召开 中日两国对江歌案都有刑事管辖权 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在杭举行 2017年世界诉讼法学大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https://zgfx.chinajournal.net.cn/
7.江歌案例分析课件.pptx江歌案例分析课件;江歌案背景及事件概述01;江歌案的发生时间与地点发生时间;江歌:受害者,女,24岁,日本;基本过程江歌与刘鑫分手后仍保持;江歌案的法律问题分析02;江歌案的管辖权问题江歌是中国公;陈某的刑事责任陈某因与刘鑫发生;江歌的死亡赔偿问题江歌的死亡给;江歌案的社会影响及舆论关注03;江歌案的道德争议江歌在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225/5102313034011112.shtm
8.无讼阅读热点解析“江歌案”的鉴定式案例分析2017年12月11日,“江歌案”在日本开庭审理。被告人陈世峰否认故意杀人罪既遂的成立,认为是故意杀人未遂。所有的真相有待调查,在“江歌案”20日宣判之前,本文尝试采用德国通行的“专业鉴定”的形式对本案进行分析。 法庭最后就事实和法律情况作出标志刑事程序结束的决定,是判决,判决书有明确的形式,包括判决结果,然后再https://victory.itslaw.com/victory/api/v1/articles/article/3da265d3-bf76-4300-a104-80d122d6fc71
9.江歌案件简要分析报告.pptx江歌案件简要分析报告xx年xx月xx日目录CATALOGUE案件背景与基本信息案件事实认定与证据分析法律责任界定与追究建议社会影响评估与舆论引导策略总结反思与启示意义01案件背景与基本信息03当事人江歌(遇害者)、刘鑫(江歌室友)、陈世峰(凶手,江歌前男友)01时间2016年11月3日02地点日本东京中野区案件发生时间地点及当事人中国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2454063.html
10.江歌案例分析范文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本文为针对江歌案进行的分析报告,深入探讨了长沙女子遇害案的罪犯刘鑫的犯罪心理学特征,并通过对案件细节的分析,深入剖析了此案的基本情况、犯罪动机、罪犯心理等方面。同时,本文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此案进行了法律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的江歌案例分析范文。 ,https://www.55188.com/tag-1010149.html
11.江歌案最新消息,江歌案最新消息,科技重塑正义,智能产品重塑生活针对江歌案,智能法律助手的运用为案件的公正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法律助手通过集成法律知识库和智能算法,能够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法律咨询服务。 智能法律助手具备解答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建议的能力,帮助用户了解案件的法律程序和法律规定,该系统还能自动分析案件细节,为律师和法官提供决策支持,在使用体验上,智能法律助手简洁http://m.hrbhysnzp.com/post/1090.html
12.江歌案例分析ppt课件江歌案例分析ppt课件由专业的PPT模板网站当图网提供,免费江歌案例分析ppt课件下载,江歌案例分析ppt课件免费下载,更多精美PPT模板,尽在当图网。https://www.99ppt.com/P_543456.html
13.江歌最新动态,深度关注与探讨杭州律动电子科技专家们纷纷发表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案件的经过和细节,为公众提供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社会反响强烈,公众对案件的关注度持续高涨。 案例分析 江歌案涉及的法律、道德问题十分复杂,我们将结合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法律专家的解读等案例,对江歌案进行深入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其内在含义和背后的社会问题。 https://www.rhythmall.cn/post/33457.html
14.“江歌案”代理律师黄乐平:这是在践行法治道路上一个正能量的案例在他的认知里,律师早已不是囿于具体法律工作的技术工作者,而更应该做个思考者。“为什么?怎么办?” 当年考大学报了法律系,却阴差阳错学了历史。从历史纵深里习得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一个律师而言,至关重要。这种影响,潜移默化施加在需要“走钢丝绳”的案例情境之上,也施加在更多社会身份的把握上。 https://www.fljg.com/news/27313.html
15.网络舆情事件治理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在网络环境下,从传统的舆情管理转向网络舆情多元治理已呈必然趋势,诸如案例分析和跨学科分析应成为本论文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围绕“网络舆情治理伦理”这一中心议题,主要讨论了以下相关问题。关于网络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的分析。在互联网时代,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发生了变化,以网络为载体的舆情治理的伦理价值目标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542-1018157653.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