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注:《行政处罚法》第3条使用这一术语)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渊源上的根据,是与其事实根据相对称的概念,它是指行政主体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既包括行政主体作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件依据,也包括不具有立法权的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杈和法律所作的其它规范文件依据.笔者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的适用依据确定为法定依据更为妥当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必须具备法定依据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行政主体对相对人作不利行政行为时需要法定依据、而作受益行政行为时不需要法定依据。但笔者认为,具体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定依据。这是因为:
2、行政主体对相对人作受益行政行为也必须有法定依据.理由是:
(1)既然是依法行政.不管是什么行为.都得有法定依据;
(2)受益行政行为具有相对性,一个行政行为在此时此地是受益行为到彼时彼地则完全可能是不利行政行为:
对甲是受益行为,.对乙则完全可能是不利行政行为:对个人是受益行政行为.对国家则完全可能是不利行政行为,受害的一方有资格对此提起行政诉讼。
二、具体行政行为可适用依据之确定
三、具体行政行为可适用依据正确之界定
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指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款而且处理的性质、形式和程序等,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上述观点只揭示了适用法律正确的含义,没有界定适用依据正确的含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事务选择、解释、援引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过程,它是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附合过程,适用依据正确包括以下要素:
2、权限正确。各个具体的适用依据都会有对应的适用主体这就是所谓的适用权限。具体而言,权限正确有两个向度的要求:从纵向而言,上下不同层级的行政主体各有自己的适用依据的范围当然也有其共用的依据。如果归属于某一层级主体独用的依据被其他主体使用,则构成不正确。从横向来看.同一层级的的不同行政主体各有自己的适用依据范围,相互之间不能交叉适用否则即构成适用依据不正确。从纵横结合起来考虑,则每个具体的行政主体均有一个适用依据的范围的方框,这个框就是该主体的适用依据的权限,在这一框中适用依据则为权限正确。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要满足什么条件
哪些行政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复议前置的行政行为有哪些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