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行政行为可适用的依据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注:《行政处罚法》第3条使用这一术语)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渊源上的根据,是与其事实根据相对称的概念,它是指行政主体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既包括行政主体作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件依据,也包括不具有立法权的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杈和法律所作的其它规范文件依据.笔者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的适用依据确定为法定依据更为妥当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必须具备法定依据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行政主体对相对人作不利行政行为时需要法定依据、而作受益行政行为时不需要法定依据。但笔者认为,具体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定依据。这是因为:

2、行政主体对相对人作受益行政行为也必须有法定依据.理由是:

(1)既然是依法行政.不管是什么行为.都得有法定依据;

(2)受益行政行为具有相对性,一个行政行为在此时此地是受益行为到彼时彼地则完全可能是不利行政行为:

对甲是受益行为,.对乙则完全可能是不利行政行为:对个人是受益行政行为.对国家则完全可能是不利行政行为,受害的一方有资格对此提起行政诉讼。

二、具体行政行为可适用依据之确定

三、具体行政行为可适用依据正确之界定

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指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款而且处理的性质、形式和程序等,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上述观点只揭示了适用法律正确的含义,没有界定适用依据正确的含义,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事务选择、解释、援引规范性文件的活动过程,它是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附合过程,适用依据正确包括以下要素:

2、权限正确。各个具体的适用依据都会有对应的适用主体这就是所谓的适用权限。具体而言,权限正确有两个向度的要求:从纵向而言,上下不同层级的行政主体各有自己的适用依据的范围当然也有其共用的依据。如果归属于某一层级主体独用的依据被其他主体使用,则构成不正确。从横向来看.同一层级的的不同行政主体各有自己的适用依据范围,相互之间不能交叉适用否则即构成适用依据不正确。从纵横结合起来考虑,则每个具体的行政主体均有一个适用依据的范围的方框,这个框就是该主体的适用依据的权限,在这一框中适用依据则为权限正确。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要满足什么条件

哪些行政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复议前置的行政行为有哪些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THE END
1.行政的相关法律有哪些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涉及多个领域,如土地管理、投资鼓励、地质资料管理等。制定行政法规需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其法律效力低于法律但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对于保障国家行政管理的有序进行和维护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3fc8a279dff966001012
2.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贯彻实施工作指引按照行政处罚法第11条第1款、第3款规定,行政法规的设定权分三个层次:一是尚未制定法律的情况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其他行政处罚;二是已经有上位法律的情况下,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罚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规定;三是上位法律规定了违法行为,但未作行政处罚http://www.gztongzi.gov.cn/zfbm/xzhxzzfj/zcwj_5652857/202201/t20220105_72250089.html
3.「行政法」哪些法律属于行政法哪些法律属于行政法 属于行政法的法律:《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立法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监察法》、《人民警察法》、《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教育法》、《义务https://www.dongao.com/wdzt/shuiwushi_xingzhengfa_3837631/
4.法律上行政法规都有哪些法律上行政法规都有哪些 问题相似?推荐使用下方服务 专业律师在线解答 严选律师极速响应 马上提问 您好,若您的问题未解决,可直接提问,平台严选专业律师为您实时在线解答。 4分钟前 广东-揭阳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1分钟前 陕西-汉中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分钟前 海南-文昌市用户使用了在线咨询服务 2分钟前 https://m.66law.cn/v/wenda/329097.aspx
5.一文读懂!市场监管领域中的法律关系及选择适用!法律是市场监管部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实施强制措施及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法定依据,一切行政执法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 一、广义上的法律和狭义上的法律 狭义上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Q0NDUyOA==&mid=2650705456&idx=1&sn=841f79b0e08b243a743bd85af34786c0&chksm=86583611e069e43774b102ef2fcb8c67a557f9e5093616bcdb170622e7b847e793e18eaf78d2&scene=27
6.最高法行政诉讼案例指引029:行政决定未引用具体法律条款属于适用【裁判要旨】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引用具体法律条款,且在诉讼中不能证明该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应当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法律依据,适用法律错误。 【基本案情和行政救济策略】 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九批指导性案例,宣某诉某市国土资源局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案名列其中。该案虽然距今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3/23/7293128_1114992619.shtml
7.行政法(精选十篇)行政法 篇1 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其他组织、公民以及法人。在我国行政法学中, 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是相对的概念。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中不具有行政职责, 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具有的相对性实质上是指两者拥有的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身份在法律性质中是有差别的。行政相对人涵括的其他法律身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s1p273.html
8.行政法律行为包括哪三种?律师普法行政法律行为只有两种,没有三种。一种是抽象行政行为,另外一种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行为就是政府依法行政行为,也就是国家主体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https://www.110ask.com/tuwen/806130827709691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