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
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
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5、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6、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7、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8、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9、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10、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公定力、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12、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13、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14、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15、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分配是指各种主要法律渊源形式在设定行政许可上的权力配置。16、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17、根据行政许可法第60条和第61条的规定,行政许可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两种。
18、行政强制的对象是向对方的财物和人身自由
19、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20、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直接磋商等方式
21、行政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22、行政命令式行政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对相对方科以义务的行为
23、以行政知道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命令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24、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是警告和通报批评
25、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26、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两种形式
27、行政监督属于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同等重要
28、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
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30、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
3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32、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33、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34、追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一种是“先陪后追”的方式
35、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置原则,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
3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方式为开庭审理
37、我国行政诉讼所规定的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38、特殊地域管辖又可分为专属管辖和共同管辖
39、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40、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