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法治的重大发展进步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是相对于中共十八大以前的中国特色法治而言的。那么,“新时代”的“中国特色法治”相对于十八大以前的“中国特色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前者对于后者有什么重大发展和重大进步呢?发展和进步是多方面的,但最重大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更重视党对法治的领导,更重视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更重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更重视保障人权

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人权保障,加强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如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出关于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定;人民法院自十八大以来纠正多起重大冤错案件,如内蒙古的呼格吉勒图案、河北的聂树斌案、浙江的张氏叔侄案、福建的念斌案、海南的陈满案等。这些冤案的公开平反昭雪,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法治对人权的特别保障和重视。

更重视控制公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十八大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上任,就作出改进作风,限制其自身权力的“八项规定”。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中纪委发布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建立严格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如政务公开制度、决策程序制度、问责制度等),限制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滥用权力。

更重视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新修正的《立法法》专门就保障和促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做出了一系列规定。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应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就立法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法律、法规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应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等。此外,《立法法》还创设了对立法的可行性评价和立法前评估程序制度、立法后评估程序制度等。

更重视法治政府建设

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专门发布《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详细规定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衡量标准,以及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如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等。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行政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更重视促进公正司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而司法公正对整个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为保证和推进司法公正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如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域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避免司法机关办案受到本行政区域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干预;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权相分离;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等等。

更重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

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败力度空前加大,惩治反腐、教育反腐、法治反腐、制度反腐全面推进。反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如政务公开制度、“八不准”制度、巡视制度、领导干部向组织报告家庭财产及个人事项制度、定期述职述廉制度等)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为了扩大和深化反腐败斗争的成果,推进中国特色反腐败法治建设,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继续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要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力度;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等等。总之,要通过所有这些措施,全面建立和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反腐的体制和机制。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指引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方向,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法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范围。 首先,从顶层结构来看,我们有宪法。宪法是最高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基本权利与义务等。这一层次最为核心,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https://www.qtleqzhor.cn/nong-ye-zong-he/400023.html
3.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应该知道这些法律基础知识汇总首先,理解法律概念非常关键。所谓法律,就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规则。它包括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方面,每一条规定都有其严格的逻辑和执行力度。 接着,学习法律体系也很重要。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通常由宪法为核心,其下支撑着各类具体的立法,如刑事诉讼程序、合同law等。这就像是一https://www.erdqcvtxm.cn/jun-lei-yang-sheng/401912.html
4.宪法与民法典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层级差异: 宪法高于其他所有法律,其修改过程更为复杂严格;而 民法人事 立 法虽然也具有较高的地位,但其修订程序相对灵活。 内容范围: 宪法主要关注的是国家基本制度及其运行规则;而 民法人事 立法,则聚焦于个人的财产权利、合同行为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https://www.1lhyh3ij.cn/mei-ti-bao-dao/460568.html
5.网络普法e起学关于宪法,这些知识你要知道!澎湃号·政务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作为国家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总源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受教育权、人身自由权等;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例如维护国家安全和依法纳税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宪法,自觉成为宪法的遵守者和捍卫者!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60438
6.法规圈考点法的效力层级,小白入门必听!法规圈考点 | 法的效力层级,小白入门必听! 原创 河南中安教育 2024年12月03日 16:07 河南 请在微信客户端打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MTM1MDI5OQ==&mid=2247493609&idx=1&sn=2a8524a942066a0ed62c3ce881694e62&chksm=c2d16b1df5a6e20bdb3f8fb27c1638521b37bc9382aca18c9b523a338006f3887a8b4429e05b&scene=2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一、法律的适用范围,也称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时间效力,即法律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效力和什么时候失效;法律的空间效力,即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以及法律对人的效力,即法律对什么人(指具有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适用。 二、依照本条规定,本法适用的主体范围,包括一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https://www.hnvist.cn/column/pxfg/details/16576824835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