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学法时习之丨以宪为纲知法守法一起学习宪法知识

学法时习之丨以宪为纲知法守法一起学习宪法知识

梁秋坪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的地位是什么?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现行宪法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一起来学习。

我国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现行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通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改。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

现行宪法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现在共有1个序言、4章、143条。其结构为:序言,共13个自然段;第一章“总纲”,共32条;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24条;第三章“国家机构”,分为8节,共84条;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3条。

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宪法由谁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宪法的修改需要多少人表决通过?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进行宪法宣誓吗?

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对公共财产及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THE END
1.诉讼地位是法律地位吗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诉讼地位是法律地位吗 什么是诉讼地位 诉讼地位指的是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相关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广义上,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当事人,也就是说诉讼地位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狭义上,第三人只是诉讼参加人,不是当事人。https://www.lawpa.cn/changshi/186425.html
2.法律地位什么意思法律地位是指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它反映了法律主体在社会关系中的实际地位,并通过法律规定来确认和保障。 一、法律地位的定义 法律地位是法律对某些主体在法律上的身份、资格、权利和义务的确认。这种地位是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的,不同的法律主体在法律上享有不同的地位,从而拥有不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51bfca1b301dca001014
3.宪法宣传周宪法引领路,法治护前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明确公民在法律范围内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行政、立法、司法等机构的设置和职权。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规定国家的象征性标志。 四 宪法的实施与监督 宪法的实施:包括宪法的执行、适用和遵守。国家机关、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DY5MzQ2NA==&mid=2247535687&idx=1&sn=7d7381e846fdf4c9e462ed24f5c783c7&chksm=ea8934c65d0a1a15e65c9668498156a4cbbc98d9c19ec046d20a077c59478410e8bcfa01d91f&scene=27
4.公民基本权利在宪法典中地位一是宪法学术语,即一些国家的宪法学界使用这个术语来指称那些表明公民在国家生活的基本领域中所处的法律地位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在第二种意义上的使用是指它是一个宪法用语,即很多国家的《宪法》都使用“公民基本权利”这个术语。[②] 本文是在宪法学意义上使用“公民基本权利”这一术语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176.html
5.2019年民法司法考试案例分析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a) 无条件的选择,如: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和侵权结果发生地法律,如果两个不一致时,人民法院可以选择适用。 b) 有条件的选择,如: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三)、准据法 1.https://www.bkw.cn/gjsfks/ask/1838027.html
6.法学: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考试题库(考试必看)考试题库21、单项选择题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拟交付给被许可方的拷贝灭失的风险,包括以电子方式交付的拷贝,于()时转移给被许可方。 A、交给承运人 B、拷贝被交到目的地时 C、被许可方收到拷贝 D、电子信息交易合同成立 点击查看答案 22、问答题 为什么说电子商务法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 23、名词解释http://www.91exam.org/exam/87-1478/1478378.html
7.《民法典》逐条解读∣第2条:《民法典》的调整对象(含条文主旨平等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各种交易行为以及行使财产权利、利用和取得财产等方面,彼此之间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不论双方的经济实力如何悬殊,都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另一方面,民事主体在从事各种交易活动时,都应当遵循公平、等价等原则,彼此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互利的,当其财产https://www.360doc.cn/article/70808058_1022851471.html
8.TOP100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内容提要:《行政强制法》是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支架性法律,其出台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从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三方面结合的视角,依次探讨了《行政强制法》的地位、所涉重要关系、行政强制的界定、原则、设定、种类、程序、执行体制和法律责任等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101.html
9.法律主体地位指的是什么律师普法法律主体地位指的是什么2021-12-11 2,064 普法内容法律主体地位指的是活跃在法律之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将法人等“人和组织”类推为法律主体。至于法律主体是否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就应当承担义务或者责任,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普遍的认识是,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义务的权利https://www.110ask.com/tuwen/1331074310571713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