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解读:宪法和相关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新时期立法工作总目标。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背景是,首先,同是在十五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于1998年写入宪法修正案;其次,十五大还提出在21世纪前十年比2000年经济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第三,到1997年,一系列基本法已出台,国家法制基础已经具备,根据阶段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十五大对立法工作提出了一个阶段性的总任务和总目标。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于中国现阶段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制进步的实际需要,即通过体系化的法律制度,促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经济腾飞,完善社会管理、推动法制进步。与改革开放初期面临遭到破坏和严重恶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因而强调加强法制、树立法律权威、加强人大立法相比,经过近二十的改革开放,在社会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提出了法律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法律体系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认识已经十分明确。

(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基础,对国家的运行起根本的约束和保障作用。

执政党和国家宪法先后正式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对1949年建国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若干失误进行反思,也是基于吸取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良好发展经验的结果。只有以法治代替人治,法治中的理念和共识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将人类的普遍价值理念和全社会的利益共识法律化、制度化,才能使国家的权威真正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从而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结合,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宪法是其他一切立法的价值源泉和规范依据,是法制完善和法制统一的前提,“依法治国”的首要要求是“依宪治国”,让宪法成为法制完善和统一的保证。如果宪法本身不完善,那就既不能约束立法机关适时制订法律,也不能保证已经制订的法律符合法治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

从制度上看,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整个法律体系中,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正当性所在,而宪法凝聚了国家和人民的最根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利益,例如宪法中关于根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文化事业发展、生态环保制度的规定,这些原则性的制度借助立法扩展到整个法律体系中,规范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经济体制的完善、财富的增长、公平分配和保障,需要法制的促进,宪法在其中发挥根本性作用。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为市场经济贯穿自主、平等、契约、权利等原则,需要一套法治化的规则体系来调整,要依靠法治来对抗权力的不当侵入,用法治来激发和保护市场主体的利益。

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条款之下,宪法在经济领域的理念和规范内容随之变化,原来关于国家权力的规定,如立法和行政权力的范围、界限、方式等就需要重新解释,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制订具体立法并付诸执行,其中既包括规范政府权力的行政法,也包括规范市场主体间关系和市场规则的民法商法、经济法,市场经济形态下的刑法、诉讼法也要发生相应调整,还要重新建立社会法体系。

中国当前的法律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根据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和水平,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完成,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了从宪法到几大部门法的法律体系构成。

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植根于其深厚的法律传统和漫长的发展历史,法律体系中集中体现了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以发达的私法法律和程序法律为重要的奠基石,宪法反而是较晚近发展的结果,是对私法法律和程序法治中的价值理念的承认并上升为宪法价值。在中国,从20世纪初建立现代国家、20世纪中叶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20世纪70年代后转向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为中心,这一过程体现的是持续的、不间断的国家政治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阶段、地域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极大,要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既无历史经验可依,也不能简单引用西方成果,因此,中国法制选择的是制定宪法、树立宪法的最高法权威,在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完善宪法的基础上,逐步制订和完善整个法律体系。这就决定了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价值及其实施,它们主要根据成文宪法而逐步形成,不断反映社会需要,法律统一的目标尚需时日,明显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

THE END
1.尊宪崇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编辑:温翠萍 原标题:《尊宪崇法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阅读原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70157
2.法律在中国的地位法律在中国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引导、评判、教育、预测和强制等重要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以下从法律的地位、重要性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法律的地位 法律地位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实际状态。在中国,法律地位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52312512479361564.html
3.中国人民银行在法律中的地位郑爱利团队律师中国人民银行在法律中的地位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其比较集中的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因此自从中央银行诞生以来,便面临着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币值稳定是否有切实的保障机制,宏观调控是否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723660.html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效力的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效力的是A.A.法律B.B.宪法C.C.行政法规D.D.军事法规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https://www.shuashuati.com/ti/2e03dc0ac54646b695b9624bb72215c4.html
5.宪法知识200问答: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为严格。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6.中国的“混合法”——兼及中国法系在世界的地位法信中国的“混合法”——兼及中国法系在世界的地位 武树臣 “Mixed Law”in China——concurrent on the Position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in the World “混合法”作为基本特征使中国法律文化标新立异于世界法律文化之林。揭示“混合法”的特征,并运用“混合法”的观念或方法来研究中国法律文化,对于探索中国法律实践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38671&libid=040101
7.香港公司在大陆能查到吗?全面解析香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法律地位和在全球化进程中,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了许多企业进行注册和运营。然而,对于那些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来说,他们经常会面临一个重要问题:他们的公司是否在中国大陆可查到?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解析香港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法律地位以及实际的查验情况。首https://www.gtzxhk.com/a/121988.html
8.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的基【导读】华图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 )的基,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汇总】,备考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为你推荐事业单位备考用书,面授课程。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事业单位微信公众号(hnsydw666),微信号:(hnht678) 。 https://ha.huatu.com/2021/1110/2206983.html
9.环境标准在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授课提纲)中国的环境标准是环境行政法律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环境行政执法离不开环境标准。 (一)环境标准的定义环境标准,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人群健康、保护社会财富和维护生态平衡,就环境质量以及污染物的排放、环境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的事项,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制定和批准的各种技术指标与规范的总称。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HQL200110002005.htm
10.澳门与中国内地在WTO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际经济法网中国在WTO中“一国四席”问题的出现及其特殊性,对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和两岸四地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重大意义。明确澳门的法律地位,及在WTO中的地位,及WTO区域一体化规则的有关规定,对于内地与澳门在“一国两制”和WTO的框架之下处理相互关系和进行经贸合作,符合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合法性要求提供了依据。 https://ielaw.uibe.edu.cn/wtoflzdyj/6750.htm
11.宪法在我国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宪法在我国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314/2530374897.html
12.政治与法律姚建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法治:功能与定位转自:政治与法律编辑部 目次 一、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二、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特色 四、结语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所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https://ilaw.sass.org.cn/2023/0105/c2531a495702/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