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必修课是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课程。然而,仅仅通过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很难实现对大学生法治观的全面教育。高校对法治的教育只有这门课程,对于一些非法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并没有那么重要,大大降低了这门唯一课程的效果。这说明大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相对简单。

(二)法治意识初步形成,但仍需提高

大学生普遍认识到法律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们有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的概念。然而,虽然大学生有法治意识,但他们自己的行为仍然违反了法律建设。例如,一些大学生贪图便宜购买盗版书籍、光盘、过马路不遵守规则、抄袭论文,实际上违反了知识产权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因此,在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初步形成中,仍需要大大提高。

(3)具有法治价值认同感,对法治现实不满意

在对湖南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学生的一项调查中,100%的受访者同意中国实施法治战略,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在2015年教育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形势的滚动调查中,2014年81.9%的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持乐观态度。这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强烈期望。在随后一年的调查中,98.1%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进一步发展”持乐观态度,这也包含了他们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在另一项调查中,超过50%的学生认为“中国的法律不是很完善,有些领域还比较滞后”,但超过90%的学生表示会支持并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1]根据这组数据,大学生对我国法律有认同感。然而,事实上,我国仍存在执法不严、执法违法等现象,大学生在受到这些现象的影响后,会对法治产生一些怀疑。

(四)缺乏法治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总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了24个字。在这些关键词中,自由、平等和公正离不开法治,法治就是依法治国。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中国,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法治的实施是当今国家发展的基本要求。党中央要加快我国法制建设,必须坚持法治、执政、行政协调发展。可以加快法制建设,实现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重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基本权益。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法治,重要的是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律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和中学都要进行,社会也要进行。”[2]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有效协助大学生了解法治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还要知道法律的运用,在合法的前提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国家富强民主作出应有的贡献。

(2)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手。培养法律观念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三个方面。是否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是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体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加强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教育。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全国性教育体制改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差异。由于相应的人员和资金建设相对落后,大学校园内的各种利益关系变得尤为复杂。大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难以处理好社会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提高法律素质,明确权利义务的含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冷静理解,自觉遵守法律,使其行为合法化,防止大学生犯罪,确保学校安全和社会稳定。

要推进依法治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各国的法治社会建设经验,都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全国人民的法治意识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大学生是专业知识水平很高的人,是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继任者。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重要条件。同时,通过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和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让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播法治意识,促进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提高。

THE END
1.论法治和司法独立的重要性论法治和司法独立的重要性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于2002年9月2日在中国国家法官学院发表讲话。下面是斯卡利亚讲话稿的译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翻译。) “法治”作为深受现代政治思想青睐的概念,说明了建立一个公正的人类社会的前提。我认为这个概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当然是建立一个规定与执行行为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664
2.1949年6月,毛泽东拟写《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法治的重要性1949年6月,毛泽东拟写《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法治的重要性 133播放 无畏契约里的9?站台 59.9万播放 空中滑步保姆级教学,高速燃脂!5分钟开启空中漫步之旅~ 129.6万播放 亚海悬城公式化暴力上分教学!! 20.4万播放 已失效 已失效视频 19.1万播放 已失效 已失效视频 7.6万播放 前0.01%的无畏契约玩家是如何复https://www.bilibili.com/list/ml136314284
3.依法治国背景下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要想切实推动高校有关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首先就要真正理解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性,并树立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正确观念,然后再根据思想确立相应的措施以及发展方向,保证校园文化的顺利建设。因此,高校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通过法律教育不断规范大学生行为,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导学生https://dxs.moe.gov.cn/zx/a/fdy_gxfdynlts_jyfx_llsk/220421/1761374.shtml
4.《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文章.pdf引言部分对于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关注至关重要。在引言中,我们将通 过概述全面依法治国的概念和背景来引出本文的主题。我们将简要介绍什 么是全面依法治国,为什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 要。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本部分将详细探讨坚持法治的重要性以及法治建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14/6153130125010212.shtm
5.法治与德治共同作用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论文主要内容集中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现实表现和问题分析,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得到启示,分析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矛盾。提出完善司法建设体系、推动和完善人民法治思维和道德意识建设、完善网络时代下对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建设和监管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62898490%3F%26
6.论《管子》与《商君书》法治思想的异同论《管子》与《商君书》法治思想的异同,《管子》法治,《商君书》法治,法治异同。《管子》与《商君书》都强调法治,虽然二者都提出法治的重要性,主张在政治实践中施行法治,其法治思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https://wap.cnki.net/huiyi-AHGZ201105001028.html
7.论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意义当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其特色不仅体现为社会主义属性,也体现为鲜明的中国性等民族特色,已经产生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丰硕成果。譬如,在论及我国民法典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法律http://e.mzyfz.com/mag/paper_50067_26017.html
8.“环境正义”视域下的环境法基本原则解读三、 环境法基本原则之于环境法治的重要性 在当今法治中国的话语倡导之下,如何实现环境法领域的良好秩序以实现“环境法治”值得反思。 根据法的一般原理,法治分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形式法治注重规则构建与程序完备以追求法的普遍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以规范为中心的形式法治最能体现法学特色;实质法治通过法的价值判http://qks.cqu.edu.cn/html/cqdxskcn/2015/6/201506020.htm
9.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重要性 法治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法治具有平等,公平,尊重人权的特点,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同时也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法治还保障社会弱势群众,是公平正义的保障,法治有https://www.jianshu.com/p/b90f53ce1e8d
10.法治自古以来的重要性是什么法治自古以来的重要性是什么 举出事例 法治自古以来便是各朝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一大法宝。“无规不成方圆”,治国亦是如此。只有有了真正符合人民的需求,与其社会实情相适应的法律,国家才能富强,社会才会发展。而法治的重要性正是如此~https://wenda.so.com/q/1504620635213968
11.论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通用6篇)篇1:论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十八大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解读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即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而十八大报告则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需要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再到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z1h7f9h.html